历史人物 损失六十万人神宗因此郁郁而终
Posted 损失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损失六十万人神宗因此郁郁而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损失六十万人神宗因此郁郁而终
宋神宗的精神之战!损失六十万人神宗因此郁郁而终!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067年,年仅19岁的赵顼继承皇位,成为北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即宋神宗。别看宋神宗年轻,他自幼就胸怀大志,“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自己立志要“雪数世之耻”。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做宰相,积极变法,想以此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然后现实却是残酷的!>宋神宗的战略计划是“先西后北”,先解决西夏,然后再出兵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宋神宗任命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斩断西夏的右臂,这个目标很快就达成了。此后,宋神宗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夏身上。1081年,西夏发生内乱,西夏皇帝李秉常被梁太后囚禁,鄜延总管种谔上书,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宋神宗也非常高兴,他认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举灭掉西夏。为此,宋神宗调集重兵,兵分五路,李宪部出熙河路,种谔部出鄜延路,高遵裕部出环庆路,刘昌祚部出泾原路,王中正部出河东路,五路大军兵力在40万以上,此外还有数十万役夫。交战支持,宋军一度取得胜利,先后工区数座城池。>然后西夏的梁太后听取老将的意见,“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其馈运,大兵无食,可不战而困也”。结果宋军顿兵坚城之下,粮道又被断绝,加上冬天到来,结果损失惨重,最终五路大军被迫撤退。这一战宋军将士损失二十多万,此外还损失了同等数量的役夫。> >损失虽然惨重,但宋神宗并没有灰心。1082年4月,李宪再度上书要求讨伐西夏,宋神宗非常支持,与此同时,沈括提议在横山筑城,作为进攻西夏的前沿阵地。经过一番调查考证后,宋军开始在夏、银、宥三州界筑城,取名永乐城。西夏方面闻讯后,视永乐城如芒刺在背,于是派兵围攻。>西夏梁太后亲自出征,倾全国之兵力,号称三十万人,来攻打永乐城。宋军也不示弱,双方在永乐城爆发了一场大战。然而永乐城在修建时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缺乏水源,“城中乏水已数日,凿井不得泉,渴死者大半”。战斗持续到九月二十日,永乐城被攻破,“死者将校数百人,士卒、役夫二十余万”。> >当永乐城陷落得消息传到开封时,已经是半夜时分,宋神宗失眠了,“起环榻行,彻旦不寐”,甚至临朝痛哭。宋神宗在西夏交战过程中,北宋官军、蕃兵、义保死者达六十万人左右,“钱、粟、银、绢以万数者不可胜计”。王安石变法的努力几乎付诸流水,而宋神宗的身心也遭到了沉重打击,宋神宗明白自己再也无法为祖宗雪耻。>据史书记载,宋神宗此后“亦厌兵事,无意西伐矣”。不过西夏也因战事而疲惫不堪,无力发起攻击,双方于是又恢复了和平。1085年,郁郁不得志的宋神宗病死,时年37岁,他贵为天子,胸怀大志,却最终也无法实现。相关参考
桂柳会战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部分,发生在1944年9月至12月,国军投入约80万人对抗日军约16万兵力,最终国军损失五六十万人也没能胜利,其中有何原因?桂柳会战伤亡桂柳会战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六十
左良玉是一位在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明末的军事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左良玉在南明初建的时候,左良玉真有八十万吗?明朝名将左良玉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
秦灭楚 秦王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一日,秦王问青年将领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随口答道:「不过用二十万人」,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则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自以为「
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将大片土地拱手让于后金。孙承宗被重新启用后,就打算修复右屯、大凌河等地
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将大片土地拱手让于后金。孙承宗被重新启用后,就打算修复右屯、大凌河等地
说起甲午中日战争,这是一场令中国人感到无比屈辱的战争。原本信心满满,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甚至还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损失巨大。在这场战争中,清军损失了四万人。那么,日军到底死了多少人呢?按
...性的作用。那么左良玉在南明初建的时候,左良玉真有八十万吗?明朝名将左良玉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
六十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损失惨重1931年入夏以后,长江各支流洪水严重泛滥,发生了60年未遇的特大水灾。河南省自6月底开始大雨连绵不断,至7月初山洪暴发,洪业河、沙河、石羊河、泉河、洛
长平一役赵国损失四十万将士,为何还能存活几十年?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赵长平之战,这场两个军事强国之间的世纪大战,不仅改变了这两个国家的国运,而且也决定了后面几十年究竟是谁能一统全国。要说长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公元前224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