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一个寒门子弟怎么在群雄割据时期占一席之地

Posted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一个寒门子弟怎么在群雄割据时期占一席之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一个寒门子弟怎么在群雄割据时期占一席之地

一个寒门子弟怎么在群雄割据时期占一席之地?孙坚用一生诠释!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混战的时代其实质是世家大族们争权夺利的时代,有个著名的段子就是说“袁术是东汉末年所有人物的爸爸!”这形象地说明了东汉末年世家大族之间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人物关系,可以说东汉末年的诸侯战争就是几大家族、几个亲戚之间的战争。> >袁术是东汉末年所有人物的爸爸!>而如果我们把东汉末年整个社会比作整个资本市场,把各路诸侯比作创业公司,把开疆拓土的过程比作创业过程的话。那么东汉末年,在整个资本市场上创业的人基本都是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代、甚至富五、六、七、八代。因为在东汉末年能够割据一方的诸侯个个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身后都是整个家族在支持他们开疆拓土。>袁绍、袁术自不用说,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对袁氏家族最好的概括;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幽州刘虞他们这些刘姓刺史都是出身皇族宗室,各个带有皇族血统;徐州陶谦、兖州张邈、豫州孔伷等异姓刺史虽非皇族宗室,但也都是出身“世二千石”的世家大族(“世二千石”的意思是家族中世代有人担任刺史、郡守一类的高官,而刺史、郡守一类的官职相当于现今的省部级、厅局级干部);就连曹操这类所谓“阉宦之后”那也算是东汉末年的政治暴发户,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家里钱多人多,也算是新兴的世家大族。>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为了出人头地、开疆拓土,出身世家大族的诸侯们只需要出人出钱就够了,他们自己完全可以安居后方坐享其成,而孙坚这种寒门子弟没钱没人,那就基本上只能出命了!>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时任下邳县丞的孙坚因为骁勇善战而被虎贲中郎将朱俊特聘为佐军司马去镇压黄巾起义。孙坚在自己家乡吴郡招募乡勇,号称“淮泗兵”,而后每战必身先士卒。攻打重镇宛城时,孙坚亲自上阵,率先登上城墙,为攻城队伍开辟通道;西华野战时,孙坚部受创,孙坚本人也被敌军挑落马下,临危之际他只能躲在野草里自求多福,也是孙坚命不该绝,他的坐骑颇通人性,跑回营地后蹬地悲鸣,将士们跟着战马才一路找到了孙坚,此战孙坚身负重伤,但是才不过短短休息了十几天就立马再次出战,在整个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孙坚这种九死一生、命悬一线的次数估计数不胜数!>正是因为孙坚在平定黄巾之乱中悍不畏死的优异表现,他的直属上司朱俊在战后特地向东汉朝廷为孙坚请功求赏,朝廷也升任孙坚为别部司马!(别部司马是大将军的直属将官,直辖一部兵马。)> >黄巾起义>后来长沙郡爆发区星叛乱,区星在长沙郡自称将军,带领着几万人在长沙郡一带攻城略地。因为孙坚是江东人士,熟悉长沙郡的风土人情,所以东汉朝廷就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去平定区星叛乱,孙坚刚到长沙郡,毗邻的零郡、桂郡也分别爆发了周朝、郭石叛乱。三郡集体叛乱而且事发突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败名裂,但是孙坚这个极度渴望出人头地的白丁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此战不仅东汉朝廷在密切关注,而且整个江东地区各个世家大族也是瞩目以待。此战孙坚为主帅,如能平定,则必然扬名立万、天下闻名!可谓是高风险与高回报同在。>孙坚不负众望,在此番平定三郡叛乱的战斗中,他继续发扬“拼命三郎”悍不畏死的精神,最终彻底平定了叛乱,江东地区重归安宁,朝廷因此加封孙坚为乌程侯!(此时东汉王朝的侯爵不同于后面的乱世时期唾手可得。如果不是立有匡扶社稷的绝大功劳是不可能被加封侯爵的)> >平定三郡叛乱!>可惜孙坚虽然骁勇善战能够平定地方上的叛乱,但却无法挽救朝堂腐败的东汉朝廷。汉灵帝病死、汉少帝继位后,西凉董卓率军进京,祸乱朝纲,关东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孙坚时任长沙太守也起兵响应。此时的袁术看到孙坚骁勇善战就有心收为己用,于是他上奏朝廷为孙坚求个破虏将军的名号和豫州刺史的职务(因为当时董卓在把持朝政,所以袁术所请的这些名号和地盘都没得到朝廷的许可,只是袁术单方面宣布的,就连关东联军也基本不认同,后来的袁绍也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彼此争夺未决)。>当时董卓军力强盛,而关东诸侯又各怀鬼胎,都想保存实力,所以他们日夜聚会饮酒、高谈阔论却都不发兵攻打董卓,只有孙坚始终积极谋划如何讨伐董卓。董卓看穿了关东诸侯面和心不和的松散联盟,所以也告诫部下只需要将孙坚列为强敌即可。>被董卓特殊关照的孙坚起初作战十分不顺利,军队在梁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被彻底冲散,孙坚部只有数十人成功突围。不过孙坚很快收复散兵然后突然杀个回马枪、在梁县阳人城取得大捷,不仅斩杀董卓军无数,而且还成功斩杀了董卓的悍将华雄!(关羽根本没有参与讨伐董卓的战役,自然更不可能“温酒斩华雄”了。实际上华雄是被孙坚斩杀的)而后孙坚愈战愈勇,一路对董卓穷追猛打,双方甚至在洛阳郊外的东汉皇陵里发生激战,最终董卓决定火烧洛阳,退守长安,而孙坚也就率先进入被董卓烧毁的洛阳城中。> >孙坚积极讨伐董卓>从黄巾起义到讨伐董卓,孙坚一直在发扬他拼命三郎、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面对世家大族子弟们雄厚的家族背景和人多钱多的社会资源,出身布衣白丁的孙坚只能凭借一腔热血和一身武艺打天下!>同时,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孙坚只许胜不许败。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因为家族关系和社会资源,哪怕失败了也有极大的可能被新主人赦免。因为新主人征服了该地区后,只会铲除掉当地的龙头家族,而需要当地的地头蛇家族为他们维持地方秩序,所以绝大多数的世家大族不会被斩草除根。例如曹操征服了冀州后,只是铲除了袁氏家族,而同时期的崔氏家族不仅没有被铲除,而且还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孙坚不一样,他身后没有家族来为他保驾护航,他一旦身死,其家族面临的就是被他人兼并的结果。>事实就是如此,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奉袁术军令前去攻打荆州刘表,刘表也派遣部将黄祖在襄阳一带阻击孙坚。黄祖以诱敌深入的计策将孙坚引入岘山之中,而后又以乱箭射杀了孙坚,将星孙坚就此陨落,死时年仅三十七岁!而孙坚死后,其部队就被袁术全盘接收,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孙策非常有出息,或许江东孙氏就会彻底消亡了!> >孙坚被黄祖射杀!>在东汉末年以征战杀伐建功立业的孙坚看似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其实如果有的选择,谁愿意九死一生、出生入死地在沙场上摸爬滚打呢!而孙坚在东汉末年不得不以军功安身立命,这种无奈的现实选择似乎又预示着作为一个寒门子弟在东汉末年要想出人头地有多艰难,孙坚的一生就是一个寒门子弟艰难出头的人生轨迹!

相关参考

揭秘西汉匡衡如何从寒门子弟变成一代名相?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

中国数十个省,唯独此省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寇侵华都懒得占

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而抗日战争更是国民最悲惨的时期。1937年的时候日军就意图占领泉州,之后一路进军广东,占领福建、广东等地。然而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多次侵袭福建,但始终没能占领福建全境。日军侵

历史人物 有勇无断的东汉末年割据群雄袁术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袁术字号:公路所处时期:东汉民族族群:汉人诞生地:汝南汝阳作古时刻:199年重要造诣:与孙坚共破董卓,称雄淮南;称帝,建号仲氏职业:军阀袁术人物平生身世王谢袁术身世于东汉四世三公王谢之家

历史上共产生592名状元,三分之一来自一个省,被称为 ”学霸省”

科举制无疑是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科举制诞生之后,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在历史上,科举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同时根据科举考试,很多寒门子弟走入了朝廷,这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名臣出现。因此古代的时

三国打成一团…外族为何没趁机入侵

在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侵入成为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凡是中原内乱,边境之地的部落便会趁机入侵。但奇怪的是,东汉末年的三国,军阀割据、群雄纷争,当时可说是打得乱七八糟,但为何没有外族入侵呢?其

古代状元共592人,有1/3来自这个南方省份,堪称 ”学霸省”

科举制无疑是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科举制诞生之后,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在历史上,科举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同时根据科举考试,很多寒门子弟走入了朝廷,这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名臣出现。因此古代的时

历史秘闻 三国打成一团…外族为何没趁机入侵

在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侵入成为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凡是中原内乱,边境之地的部落便会趁机入侵。但奇怪的是,东汉末年的三国,军阀割据、群雄纷争,当时可说是打得乱七八糟,但为何没有外族入侵呢?其

隋朝历史 隋唐时期大英雄最终竟因亲信的陷害而尸首分离

在隋唐演义之中,众多天下豪杰在中原大地之上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大戏,在这个过程之中,罗艺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从演义中看,这个时期天下群雄蜂起,很多人都依靠自己的军队割据一方,每一个割据一方的首领

曹操傲视三国群雄的秘密武器

纵观三国时局,可以说,在战术层面上,曹操并不比对手强大,也没有占到很大的优势。可是曹操有一个强大的智囊集团,进行战略方面的策划,这点才是曹操傲视天下的绝对优势。开始的时候,曹操与吕布争霸濮阳,相持不下

战国时期匡章和白起谁更厉害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是东周列国诸侯争斗的最激烈时期,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杀伐割据的混乱年代,很多英雄人物顺势脱颖而出,所谓欲治兵者,必先选将,一个国家没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