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共592人,有1/3来自这个南方省份,堪称 ”学霸省”

Posted 科举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状元共592人,有1/3来自这个南方省份,堪称 ”学霸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状元共592人,有1/3来自这个南方省份,堪称 ”学霸省”

科举制无疑是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科举制诞生之后,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在历史上,科举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同时根据科举考试,很多寒门子弟走入了朝廷,这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名臣出现。因此古代的时候,科举是重中之重。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朝廷用举孝廉的方式选拔人才。不过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肯定是不完善的。要知道,参加举孝廉的人,几乎都是当时的门阀士族,这就很难让寒门子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隋文帝时期,科举应运而生,只不过这时候的科举存在很多缺陷。同时这时候的科举没有完全的运用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隋文帝是历史上的明君,只不过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近170余年乱世。现如今看来,隋文帝能够将大乱世统一,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了。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发明了科举,为的就是能够吸引天下人才。 即使是在隋炀帝时期,科举制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整个隋朝阶段,科举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的运用依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到了武则天在位时期,由于她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在当时的唐朝影响力有限,这时候的武则天急需一批治世之能臣。 就这样武则天将科举运用了起来,也正是因为武则天的运用,让科举制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时期,科举制才废除。要知道历史上的科举制发展了1300余年,到了清末才废除。科举经过不断的发展,早就变得非常完善了。 不过能够考中科举的状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寒门子弟苦读的过程中,能够中一个举人,就已经是非常厉害了。举人考试是通过乡试进行的,能够在这时候考中,就已经代表了出人头地。之后就是殿试,主考官是皇帝。殿试考过了就是进士。 能够考到这里,就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殿试的前三名。能够成为状元,绝对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这代表着自己以后的前途无量。考中状元的读书人可谓是极少,纵观科举存在的1300余年,状元只出现了592位。 换句说,就是一年也不一定能够出现一位状元。历史上出现的进士一共是十万多人,在这之中,出现了592位状元。那么在592位状元中,有三分之一出自福建。592位状元中,有两百位都是来自福建。古代封建王朝中,中进士的数量超过一千人的县,一共才有18个,在这之中,福建就占有4个。 在这四个县中,莆田县最为厉害,一共出了1400多名进士。592名状元当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出自现在的福建省。由此福建被称为「 ”学霸省”。福建之所以在历史上出现了这么多状元,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唐末五代十国,战乱不断。 五代十国大部分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由此北方的世家大族开始南迁,到了中原王朝统一之后,这些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就开始考取功名。唐宋时期,南方普遍比北方富庶,文人墨客多出于此,读书人自然也多了不少。现如今看来,科举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历史上在科举制出现之后,改变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从隋文帝开皇七年,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存在了1300余年的时间。不过世界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候的科举已经是非常完善了。古代的时候科举最怕的就是作弊,由此出现了很多作弊方式,不过这些方式到最后都失效了。作弊能够中乡试就已经很不错了,假如是殿试,作弊是不可能的。科举完善之后,作弊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传奇的十大状元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

中国最“能打”的四个省份,其中有一个省,拥有清朝40%的武状元

现在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人都选择在节假日的时候出门旅游,去看一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36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份的风土人情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看一些影视作品的

历史人物 古代最传奇的十大状元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

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是谁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

历史人物 现实有的时候比作品还要虚幻 明朝顾鼎臣堪称传奇的一生

在历史上,要想考状元,首先你得读书;而要读书,首先你得有钱又有闲。所以,古代的大多数状元都出身不错,才有条件让你读书考状元。>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一些身世不好但天赋极高的人考上了状元,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

字迹堪比印刷体 古代唯一留下了的状元试卷

古人认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人生四大幸事。尤其是金榜题名,堪称古代读书人最为激动的时刻,其激动指数超过洞房花烛夜。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一定会有状元的

中国历史上有过400多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份,一位皇帝也没有出过

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的时期已经看到过无数位皇帝。而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而这些皇帝遍布当前的省份。但大家在研究这些皇帝生平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有一个省份自古以

慈禧太后钦点的旗人状元,位极人臣,最终为何全家共赴黄泉?

慈禧太后钦点的旗人状元,位极人臣,最终为何全家共赴黄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科举,无疑是古代士子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那些金榜题名的状元郎,更是凭借这场考试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壮举,就此改

历史秘闻 慈禧太后钦点的旗人状元,位极人臣,最终为何全家共赴黄泉?

慈禧太后钦点的旗人状元,位极人臣,最终为何全家共赴黄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科举,无疑是古代士子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那些金榜题名的状元郎,更是凭借这场考试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壮举,就此改

赴日留学势在必行,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打算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中国于1896年春夏之交向日本派遣了第一批留学生,共13人,他们是:唐宝锷、朱忠光、胡宗瀛、戢翼翚、吕烈辉、吕烈煌、冯訚谟、金维新、刘麟、韩筹南、李清澄、王某和赵某。他们的年龄从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