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崇祯除了勤政似乎没啥优点了

Posted 权力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崇祯除了勤政似乎没啥优点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崇祯除了勤政似乎没啥优点了

历史上超高评价的亡国之君!崇祯除了勤政似乎没啥优点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644年,随着衣衫破烂、满眼绝望的崇祯吊死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明朝正式成为了历史。而亡国之君崇祯也因勤政、尽力挽救明朝这艘破船所做出的努力收获了满满的同情,并得到了不同于以往亡国之君的超高评价: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崇祯>史学界一直有明朝亡于万历之说,也正因为万历的怠政、军事上的重大失利使得后金崛起成为了明朝不可忽视的劲敌,最终演变成为了明朝最大的外患;而崇祯的兄长明熹宗养了一只恶狗魏忠贤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且贪腐成性,导致帝国内部起义连绵不断,铸就了明朝的内忧。如此内忧外患的纵横交错似乎都印证了一点:崇祯接手的摊子是有多烂,也似乎为他充当明朝覆亡的背锅侠喊冤不断。>但抛开这些繁冗的细节来看一个数字,似乎有那么一点不是这个味道。崇祯执政期长达17年,也即意味着他的兄长将这么烂的一个摊子交给他,明朝还支撑了17年。> >崇祯上吊>17年什么概念?在混乱的南北朝阶段,最长的刘宋王朝不过才59年,最短的萧齐王朝也不过才23年。到了五代十国阶段,朝代更迭更如走马观花一样频繁。所以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崇祯好好酝酿国策、一施拳脚,将国家政权打上浓浓的个人特色。>那是不是被权臣架空,施展不出拳脚呢?没办法做到政令畅通呢?>众所周知,强大的唐朝因安史之乱进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唐朝中央政府权力大为削弱,不仅如此,雪上加霜的是:手握兵权的宦官登上历史舞台,权力大到可以对皇帝行废立之事。> >影视剧中的李自成>正是由于权力未能集中到合法的唐朝皇帝手中,致使各实力派相互不服,动不动就大打出手,进一步加剧了唐朝朝政的腐败和政权的分崩离析。因此,虽然唐朝皇帝名义上位列国家最高统治者,但着实被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中,形同傀儡。>但反观崇祯,虽然表面看,他兄长留下的恶狗魏忠贤已然登顶九千岁,权力大到随时可以将其取而代之,但实际情况是:在他这个根正苗红的万岁面前,魏忠贤终究是纸老虎,不堪一击。最终,魏忠贤的轻易倒台很能说明这个九千岁本就不足为虑。> >影视剧中的魏忠贤>不仅如此,崇祯登台前,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权势熏天,而对立派东林党则被被打压得可怜兮兮。崇祯一登台,只几个动作就轻易扳倒“阉党”,重用东林党,并破格提拔年轻的魏藻德为内阁首辅,足可以证明他的权力仍不可撼动,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统治者,这不知比那些傀儡的末代帝王好上多少倍,倘若汉献帝也有这等权力,给他17年会如何?>而且,崇祯还有明君的特质——不荒淫无道、沉湎酒色,不仅如此,还很勤政节约,不乱花钱。>如此说来:崇祯啥都有了,而且在位时间够长,那为何挽救不了大明?总不能说不是崇祯不努力,只因对手太强大这样的推脱之语吧。>对于这个问题,已有很多答案。个人只想说一点,纵使崇祯啥都有了,但没有这一点全都白搭。> >影视剧中的魏忠贤>这一点便是责任担当,而崇祯恰恰极度缺乏。>崇祯很勤政,貌似也很民主,一有问题便召开内阁会议让大家发表意见、举手表决。比如李自成在即将攻破北京城门之时,曾提出了一个要求:只要崇祯封他为王,他立马归顺明朝,并且率兵攻打清军。>虽然封异姓王有违祖制,但明朝灭亡在即,既然有一条生路摆在眼前何不死马当活马医呢?但崇祯偏要大家给意见。当魏藻德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就是不吱声时,崇祯着急之余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快说啊,我立马差人去办”。>这么说貌似明朝不是他的,是魏藻德的。> >影视剧中的魏藻德>在面对要不要国都南迁、延续国祚时,崇祯一如既往召开御前会议进行举手表决。结果众人也是莫衷一是,不仅毫无结果,而且延误了南迁的时机。>按理说非常时期就得采用非常手段,哪能这么频繁地开会墨迹呢?再说了,明朝是他崇祯的明朝,他也是最高统治者,遇此非常时期难道不应当机立断、果断决策吗,还管那些祖宗家法、圣人之道作何用处呢?>所以说,崇祯缺乏的是责任担当,纵使他手握帝国最高统治大权,纵使他执政时间足够长,纵使他很勤政,但没有责任担当,一切均是白搭。>如此说来,崇祯除了勤政,似乎没啥优点了。也难怪有人说,他越勤政国家就越乱。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崇祯是勤政的皇帝,他在位时有多勤奋呢

对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天启二年,崇祯被封为信王,不过因为年纪还小,所以还暂时居住在京城,只要等时机成熟,朝廷就就给他封藩地,让崇祯去就藩。不料崇祯却等不到就藩的旨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历史秘闻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为何却亡了国? 崇祯帝比前任勤政多了

公元1627年,23岁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因病去世,其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从史书上来看,崇祯帝可是个勤快人,比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要勤政,在位17年来比鸡起得早,比狗睡的晚,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但

为何却亡了国? 崇祯帝比前任勤政多了

公元1627年,23岁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因病去世,其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从史书上来看,崇祯帝可是个勤快人,比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要勤政,在位17年来比鸡起得早,比狗睡的晚,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但

清朝这个皇帝,比崇祯还勤政节俭,却直接导致清朝衰败

乾隆让位给嘉庆后,朝政仍然是乾隆控制,一直到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开始拥有实权。嘉庆在位二十多年,这与他的父皇乾隆帝相比,确实有些短,再加上在乾隆后期,政治腐败,致使嘉庆在位期间,政务繁多,政治几近崩溃

历史秘闻 成都除了历史文物博物馆还有没啥有意思的博物馆啊

看这篇文章在成都,除了四川博物馆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那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内的藏品可能要比四川博物馆内的更具有历史感,收藏的大部分珍品是商周时期的文物。很值得一看。博物馆内一

史上最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朝的末代天子,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咋看上去,这哥们优点很多:一、不贪色,相传他接过老哥天启皇帝的大位后,阉首魏忠贤想象过去糊弄天启那样继续糊弄崇...

崇祯,崇祯是不是误杀忠臣崇焕

崇祯是不是误杀忠臣崇焕?没啥大问题。就是这个样子的凡是都应该自身去了解一下就是这个样子的崇祯究竟是走错了哪一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先说崇祯时政治和军事概况,明朝开国以来政治黑暗,特务锦衣卫诏狱如人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