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千年第一太监”魏忠贤是忠是奸

Posted 阉党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千年第一太监”魏忠贤是忠是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千年第一太监”魏忠贤是忠是奸

“千年第一太监”魏忠贤是忠是奸?魏公公发迹史和覆灭记!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一、“社会青年”魏忠贤不学好。>魏忠贤,河北沧州人氏,年轻时候不学好,琴棋书画样样不会,终日混迹于街头,不识字却精通骑马、射箭等公子兴趣,是名典型的“三无”人员。>家人(父母都是戏班子的)安排其成亲后仍不务正业,染上赌博恶习,为了还债竟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女儿卖进窑子,这是何等禽兽……> >魏忠贤画像>二、为了生存进宫寻份差事。>魏忠贤抱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心态去应聘太监这份差事(据说没割干净),还真选上了。进宫后巴结太监做了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后又与宦官魏朝走的很近,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魏忠贤勾结客氏,客氏于是冷落魏朝而喜爱魏忠贤,魏忠贤成功上位。> >二、等待多年,机会来临。>万历48年,1620年明朱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与客氏深受朱熹宗喜爱,不久就封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太监头目),封客氏为奉圣夫人。接下来魏忠贤将自己残忍阴毒的“特长”发挥的淋漓尽致:魏阴谋杀死主张公道的王安并打击正直大臣和潜在威胁。> >因为魏忠贤深得皇帝信任,他就利用手中权利提拔阉党的人。以致后来阉党党徒众多,羽翼甚丰,遍布朝野。阉官除王体乾外,还有李朝庆等三十余人,做左右拥护。文臣有崔呈秀等五人主谋议,称为“五虎”;武臣则有田尔耕等五人主杀戮,称为“五彪”。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等人,称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阉党后期遍布朝廷内外,全国各地(包括边塞地区)。> >三、独断专权,把持朝政。>因“东林党”不满魏忠贤独掌大权,一内阁首辅叶向高,首席言官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党人士开始劝谏皇帝勿听信小人谗言,置社稷百姓于不顾,因为正直人士的坚持,魏忠贤没有得逞。>此后,魏忠贤深知自己实力不够,开始“养光韬晦”:低调行贿,广结党羽,利用自己的权势和皇帝的信任提拔亲信和阉党。更令人气愤的是魏忠贤将内操军人数增加到万人(造反军队),并假传圣旨赐死皇帝选侍爱妃,并与客氏设计使皇后流产。朝廷上下知道魏忠贤的狼子野心和凶残行为,但怕遭到报复而缄口不言。>四、党争胜利,走向高潮。>天启四年,魏忠贤和东林党的斗争日趋激烈,东林党人杨涟、魏大中等人弹劾魏忠贤,而魏忠贤则趁机反击,魏忠贤指示依附于他的浙党、齐党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三大案”——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推翻,将三大案的罪责全部推向东林党,于是东林党的主要成员都受到了冲击。之后又将五十余朝中大臣撤职逐出朝廷。整个朝廷变成了阉党的天下。> >五、一人独大,残害天下。>①闭塞言路:魏忠贤掌管东厂后,随意窃听,逮捕民众。民间偶有言语触犯了魏忠贤,便被捉拿杀戮,甚至被剥皮、割舌,被杀者不可胜数,人们路上相遇,只能以目传意,不敢言语。>②残害忠良:经过六年的党争,东林党已被彻底整垮,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六人,牵连进熊廷弼案中,投进监狱,拷打至死。>③小丑上梁:朝堂之外,地方官员将魏忠贤与孔子并论,兴建生祠,每建一祠,多者用数十万,少者也要数万。生祠飨祀,按王公规格。>魏公公做了太多坏事(罄竹难书啊),伤害黎民百姓,不顾国家安危。写得小编难受,如有兴趣,自查百度。> >阉党的终结者–崇祯皇帝>六、坏事做尽,宦官末路。>1627年朱由校驾崩,临死前将皇位传给其弟信王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他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行,刚来皇宫时,为防止魏忠贤陷害新皇帝,崇祯不敢吃御厨做的饭而在袖子里藏了几块大饼。晚上拿着棍子坐在床上不睡觉,不是因为初来皇宫兴奋的睡不着,而是怕魏忠贤派人陷害他……>初登帝位的崇祯对魏忠贤还是十分忌惮,九月初一,魏忠贤提出辞去东厂提督时,崇祯还假意挽留。而在十月初,他却勒令阉党崔程秀辞职。这一举动是天子施放出的第一个信号。于是,许多官员闻风而动,攻击的矛头也开始直指魏忠贤。> >魏忠贤被捕>十月二十六日,钱嘉征上疏,公开声讨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并帝、蔑后、弄兵、无君、克剥、无圣、滥爵、滥冒武功、建生祠、通关节。”崇祯帝把魏忠贤召入内廷,让内官把奏书读给他听。魏忠贤惊惧不已,连连谢罪,后魏忠贤托病不朝,并辞去爵位、诰券、田宅。崇祯则全部批准,此时朝中大臣皆知阉党土崩在即,争上弹章,列数魏忠贤的罪状。> >七、伤天害理,不得好报。>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吧:崇祯不满魏公公的行为,派兵捉拿他,而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便于同伙自杀于阜城。>后崇祯皇帝又下令将魏忠贤肢解,挂尸街头。二年三月,皇帝向天下颁布诏书,公布魏忠贤逆案的结果:阉党为首的魏忠贤与客氏被判凌迟,同谋崔呈秀等六人被判处斩立决,勾结内侍的陆万龄等十九人被判秋后处斩,魏广微等十一人被判处充军戍边,其余二百余人分别被判流放、徒刑、革职等处罚。>可谓斩草除根,不留余孽。一时百姓张灯结彩,上街欢呼游行,朝廷上下一派新气象。>总结:宦官的势力说到底是皇帝给的,阉党其实是皇权向外的延伸。魏忠贤再无法无天,充其量是皇帝的“家奴”。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宦官就会暴毙街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实质是反皇权,反人民的。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终会被人民和时代所抛弃。化作滚滚历史长河中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魏忠贤是忠是奸

明朝魏忠贤是忠是奸?他撑起了半个明朝  一般人提起魏忠贤,总是带着对整个太监阶层的歧视嫌恶,不假思索认定为一个变态反派。魏忠贤这个人,由于他和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的矛盾,他的坏处被无限放大了。其实,魏忠

历史人物 明朝魏忠贤是忠是奸

明朝魏忠贤是忠是奸?他撑起了半个明朝  一般人提起魏忠贤,总是带着对整个太监阶层的歧视嫌恶,不假思索认定为一个变态反派。魏忠贤这个人,由于他和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的矛盾,他的坏处被无限放大了。其实,魏忠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高柔是忠是奸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

历史人物 魏延到底是忠是奸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延到底是忠是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带兵北伐,从汉中进军关中,在五丈原遭到魏国司马懿的顽强阻击,寸步难进,眼看蜀国此次出兵又将一无所获。对战局的忧心,

历史人物 大太监冯保是忠是奸

  生平简介:有明一代,权势层出不穷,然而中也有忠有奸,其中的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冯保(?-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明代嘉靖时为秉笔太监,穆宗驾崩时通过篡改遗诏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贾似道到底是忠是奸

人物生平政治之路公元1238年,登进士第,时姐已为宋理宗贵妃,遂擢为太常丞、军器监。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公元1241年,淳v元年,改湖广统领,始领军事。三年,加户部侍郎。五年,以宝章阁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贾似道到底是忠是奸

人物生平政治之路公元1238年,登进士第,时姐已为宋理宗贵妃,遂擢为太常丞、军器监。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公元1241年,淳v元年,改湖广统领,始领军事。三年,加户部侍郎。五年,以宝章阁

贾似道是忠是奸? 忽必烈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

贾似道是忠是奸? 忽必烈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

贾似道是忠是奸? 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