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袁世凯当年给的建议最有效

Posted 条约

篇首语: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袁世凯当年给的建议最有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袁世凯当年给的建议最有效

如今说起古代中日之间的交往历史,相信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浮现出盛唐时期的遣唐使团,当时日本为了学习我国先进的文化科学,曾先后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来华访问。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都可谓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但是大家殊不知,日本人之所以在数百年间不断派使臣向唐朝学习,其实是源自于一场国际性的战役,那就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是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一场战役,也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锋,当时唐朝水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日本水军打得大败,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自此日本人畏惧中国的强大,近一千年间,日本都未敢再对中国开战,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才敢侵略朝鲜。而自日本战败后,就对中国文化奉行“拿来主义”,尤其是在借鉴我国典章、律令后,日本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让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除了唐朝时期的白江口首战外,历史上中国与日本还发生过四次重大战争,分别是元朝的元日战争(主要是中国讨伐日本),明朝的万历朝鲜战争,清朝的甲午战争,以及民国时期的抗日战争。而纵观这几场中日战争,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每场战争朝鲜地区都是切入点,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假如要取得优势,那就必须要借助朝鲜半岛作为跳板。而历史也证明要想降服日本就须控制此地,朝鲜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非常重要。

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两次讨伐日本就是从朝鲜半岛起航,虽然这两场战争均未能取得胜利,但是由于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日本幕府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加剧了国内矛盾,最终使镰仓幕府走向灭亡。到了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又重新迎来统一时代,而日本太阁丰臣秀吉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并且也为削弱国内诸侯势力,决定再次入侵朝鲜以获取更多的土地。作为藩属国的朝鲜果断向明朝求援,随后在中朝两国军民的努力下,先后两次击退倭寇的入侵,从而奠定了之后亚洲三百年的和平局面。

然而,到了近代由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外部的帝国主义势力不断入侵,致使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遂使我国疆土日蹙统治力量开始衰落。反观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国家实力迅速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后日本国内对外扩张的欲望十分强烈。而且日本自古以来就觊觎朝鲜半岛,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日本,当时有不少人士都大力鼓吹“征韩论”。公元1876年,日本最终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历史上有名的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江华条约》签订后,列强纷至沓来,到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缔结,朝鲜的门户全面开放,从此引发了朝鲜深重的民族危机。而日本以武力胁迫朝鲜王朝签订的《江华条约》,其主旨也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国在朝鲜“宗主权”的野心,此后,日本加速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酿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面对日寇的入侵,朝鲜王妃闵妃立刻请求清廷出兵平乱,作为宗主国清廷很快就派兵前往镇压,而正是这两次入朝平叛造就一代枭雄袁世凯。

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晚年因复辟王朝让其名誉扫地,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但不可否认,袁世凯能成为北洋军阀的领袖,他还是有超出常人的本领与见识。在朝鲜平叛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赢得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为此他在朝鲜被称为“袁司马”。在朝鲜任职期间,袁世凯始终认为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敌人,为此他特地在上李鸿章的《朝鲜大局论》中,主张坚决同日本力争朝鲜。他说:“越缅僻处海荒,朝鲜近在肘腋,北则咫尺盛京根本之地,西则控扼津烟咽喉之冲,无朝鲜则无东壁也。……故缅甸可容,越南可缓,而朝鲜断不可失。”

随后袁世凯又为了京畿重地的长治久安,他多次上书建议将朝鲜划为清朝的一个省份,并且在日本不成气候之前,灭了日本。当时对于袁世凯在朝鲜设省一事,也得到清末状元张謇响应,为此张謇还撰写了《朝鲜善后六策》向清廷建议,废除朝鲜王国,设置朝鲜省“请援汉玄菟、乐浪郡例,废为郡县;援周例,置监国”。但可惜的是,袁世凯和张謇没能被掌权李鸿章认可反而受到一顿呵斥,怒斥他们的建议是“多事”。而显然,当时袁世凯这种对朝鲜之于中国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精到,远超时人。

后来清廷虽在朝鲜驻军,重申“朝鲜永列藩封”,帮助朝鲜训练新军、开展“洋务运动”,加强了宗主国的权力。但是对于朝鲜是否仿效新疆和台湾设立行省一事,清廷则犹豫不决,直到最后都没能在朝鲜设立行省,反而是采用将朝鲜问题国际化、中立化的“和平发展”政策,妄想在朝鲜半岛施行“以夷制夷”的方针。而清廷希望通过软性的手段缓解朝鲜半岛的危机政策,无疑使清政府错失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最佳时机,吞噬了自己本来充裕的外交回旋余地。

由于日本并不满足于当时在朝鲜的利益,在其准备就绪之后,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甲午战败后,国际形势大变,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自此结束。而事实证明,只要朝鲜一乱,日本肯定会趁机而入,后来的抗日战争,朝鲜半岛简直成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运兵基地。而朝鲜也是遏制日本对外扩张的桥头堡,唐朝和明朝都在朝鲜击败了日本,使得日本老实了很长时间,清朝在朝鲜败于日本,才造成了日后的劫难。

最后我们要说,在中日两国的数次交锋中,历史已经证明要想降服日本就须控制朝鲜半岛,而当年袁世凯给的建议也最有效!毕竟清朝在新疆、台湾的设省活动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果能够在朝鲜设省,必然对中国的国防有巨大的作用,可惜机会一去不复返了。日本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就加紧对朝鲜的控制。1910年,日本再胁迫韩国皇帝将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史称《日韩合并条约》,自此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半岛并开始进行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袁世凯曾提出一个建议,若被清政府采纳,就不会有甲午战争的惨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他登基称帝之事,被认为是倒行逆施的行为。但是,在某些事情方面,他的眼光不可谓不犀利,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逐渐得到清廷的赏识,从一个普通的小兵,成为手握

历史秘闻 袁世凯曾提出一个建议,若被清政府采纳,就不会有甲午战争的惨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他登基称帝之事,被认为是倒行逆施的行为。但是,在某些事情方面,他的眼光不可谓不犀利,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逐渐得到清廷的赏识,从一个普通的小兵,成为手握

高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高一有效的学习方法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1、要改变观念,变记忆为理解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高中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

乾隆最无宠的妃子,宫女出身,43年名分未变,乾隆给的封号很特别

导读:乾隆是清朝皇帝中“多情种”的典型代表,关于他的风流韵事也是数不胜数,自凡是多情就会到处留情,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受宠爱的女人,比如说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一位——恭嫔!恭嫔是乾隆早期的一位妃子,姓林氏

曹操堂弟曹洪 命可以给钱不能给的曹魏大将

据说古代打了败仗受伤,最害怕的是伤到了腿,因为伤了腿就不能跑,逃走保命的机会渺茫。同理,将军没有了马,就如同伤了腿一样,其危险程度会极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给你一匹马,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半条命给了你

命可以给钱不能给的曹魏大将——曹操堂弟曹洪

据说古代打了败仗受伤,最害怕的是伤到了腿,因为伤了腿就不能跑,逃走保命的机会渺茫。同理,将军没有了马,就如同伤了腿一样,其危险程度会极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给你一匹马,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半条命给了你

命可以给钱不能给的曹魏大将——曹操堂弟曹洪

据说古代打了败仗受伤,最害怕的是伤到了腿,因为伤了腿就不能跑,逃走保命的机会渺茫。同理,将军没有了马,就如同伤了腿一样,其危险程度会极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给你一匹马,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半条命给了你

钱不能给命可以给的曹魏大将 曹操堂弟曹洪

据说古代打了败仗受伤,最害怕的是伤到了腿,因为伤了腿就不能跑,逃走保命的机会渺茫。同理,将军没有了马,就如同伤了腿一样,其危险程度会极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给你一匹马,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半条命给了你

明朝谋士刘伯温竟被朱元璋给的一份名单吓瘫

刘伯温,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军事上是一把好手,朱元璋能一统天下,缺不了刘伯温的辅佐,出谋划策,可谓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虽说刘伯温很厉害,但是最厉害的还属于朱元璋,不然怎么是朱元璋当主人,他只是辅佐。

明朝谋士刘伯温竟被朱元璋给的一份名单吓瘫

刘伯温,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军事上是一把好手,朱元璋能一统天下,缺不了刘伯温的辅佐,出谋划策,可谓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虽说刘伯温很厉害,但是最厉害的还属于朱元璋,不然怎么是朱元璋当主人,他只是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