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将领们的真实实力

Posted 谥号

篇首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蜀国将领们的真实实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时期蜀国将领们的真实实力

2、三国著名将领马超的军事实力如何

三国时期蜀国将领们的真实实力

在说到蜀国的谥法之前,先说说谥法的来历。周公旦和姜子牙有殊功于周室,死后获谥,此为谥法之源。《逸周书》:“谥者,行之迹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所谓的盖棺论定就是指这个。周制有封爵者即有谥号,秦汉之后,等级渐多,爵位泛滥,无法一一封谥,故关内侯以下不得谥。蜀汉立国,礼制阙失,将谥法作为一种恩宠,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制度,斯失礼之甚也。先主之时,唯法正见谥,后主时陈祗以恩宠见谥,后来诸葛亮、蒋琬、费玮、夏侯霸陆续都得谥,在这种背景下,追谥功臣就成为蜀国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才有五位开国武将得谥。

关羽所得壮缪,实在不能说是个好谥号,有人说是武而不遂曰壮,这是一个讹误,武而不遂曰庄才是正确的谥法。也有人说壮通庄,是为了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用此字,汉明帝是东汉的第二个皇帝,但在西汉初年,就有壮这个谥号,击杀项羽的五位将官死后都谥为壮,此说是有点站不住脚的,壮字当有另解,下面慢慢分析。魏国有很多大将被谥为壮,查三国志共有张A、徐晃、文聘、许褚、庞德、桓阶、邓艾、曹休8人,由于只是在我所认为可能是武将的传中查找,可能会有错漏。现在就这几个人的情况来分析一下壮字会是什么含义。首先这几人都是当时镇守一方的大员,都有着或者说曾有着不错的领兵作战的战绩,在三国时都有很高的声望;其次这几人都亲历战阵,作战勇敢,用游戏里的话说叫做武力值很高;再有就是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死于任上。他们的相同点就是这些,当然还有一点是他们的爵位都比较高,但这是得谥的前提,就不算在内了。

再来看看他们的结局:死于军事的有张A、庞德、桓阶,曹休兵败之后惭愤痈发而死,邓艾虽然是在晋朝的时候才得谥,但晋延魏制,也可以把他统计进来,从现在的资料看得善终的有徐晃、文聘、许褚。再看魏国大将,死于军事的除了夏侯渊外,就是上面这几位被谥为壮的将军了。夏侯渊被谥为愍,在国逢难曰愍,这个谥号在谥法里只能算作是平谥,考虑到夏侯渊和曹操的渊源还有他以往的功劳,一旦兵败身死,也不过得了一个平谥,那这几位也都是兵败身死,评价应该是不会高过夏侯渊的,最多也是平谥。这样就又牵扯出来一个问题,徐晃、文聘、许褚都是善终,他们的谥号又该作何解释呢?还是先看一下庞德的谥文:“昔先轸丧元,王绝,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从这里看谥文对三位善终的将军并不是非常贴切,那么壮字至少当有两个解释,牺牲于战场的人主要就是取这个“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的含义,魏承汉制,蜀汉也以汉朝正统自居,两方的谥法都应当是依据汉代的谥法得出联系到关羽也是死于军事,其含义当和庞德相差不多。当关羽斩杀庞德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和庞德得到一样的谥号吧。这样看来壮字的含义有一种应该是壮烈,也就像现在我们民政部门所说的非正常死亡,悼词里说的牺牲,关羽的谥号应该是这个意思,再加上名与实爽曰缪,意思是有武力但是没干成什么大事反而功败身死、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原先人们认为,蜀之名将唯羽,关羽的声望是很高的,但是他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领兵打仗就一般了,好容易带领几万人马将魏国几千守军打得喘不过气来,后路却被东吴给抄了,不但落得功败身死,还丢掉了蜀国一大块重要的地盘,给他这样的谥号也就不奇怪了。还有的专家考证说谬通穆,是布德执义的意思,是个很好的谥号,这也是站在维护武圣的立场上用后世的名声来反推当时的评价了,蜀国刘备的吴皇后就被谥为穆,在同一时期两个谥号是并存的,谥法一字千金,说成互通有点勉强。张飞所得谥号为桓,辟屠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不但说他攻城略地有功,还暗示他性情凶暴,从张飞的结局上看,这个谥号也是恰如其分的。一般认为谥法只取一个意思,但从赵云的谥号解释来看,蜀国并不是完全执行这个规则,所以把这几个意思都列举一下。马超得谥威,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黄忠得谥刚,强毅果敢曰刚。这两个无论用哪一个解释都是不错的谥号。

问题比较大的是赵云的谥号,大家都知道原先追谥时是没有赵云的,但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追谥,这里面就说明在姜维等大臣心目中赵云是不配得谥的,但后来不知道是由于赵云后人的争取还是后主感念赵云在长坂坡没有将他丢给曹兵,总之赵云被照顾了一个谥号,叫做“顺平”,姜维还对后主解释说:“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好像是个不错的谥号,这完全是在欺负后主不读书。按照谥法:慈和便服曰顺,也就是说是一个没有什么威仪的老好人,这对一个文官可能还算不错,但一个武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讽刺;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眚是过失的意思,从这里看这几个解释虽然都只是说赵云没有什么过失,还不算太坏的谥号,但关键是还有一条:惠无内德为平,这条可就很严厉了,总之一句话,赵云就是不配得谥,可是又拗不过领导,于是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在这里“克定祸乱曰平”是在糊弄人,“克定祸乱曰武”才是谥法。

至于诸葛亮的谥号“忠武”,忠是没的说的,危身奉上曰忠,诸葛亮也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武就有点问题了,除了克定祸乱曰武,还有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联想到诸葛亮死后,后主的诏书中“无岁不争”之语,对于诸葛亮来说,这只是个毁誉参半的谥号,既夸奖了他平定南蛮,又讥讽他伐魏无功,徒耗国力,还有一点埋怨他峻法严刑,执政过厉。这也和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但偏偏却被谥为魏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国著名将领马超的军事实力如何

三国马超

马超生于176年,卒于222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马超是马腾的儿子,早年时期,马超跟随父亲马腾征战四方,马腾进入京城之后,让儿子马超在雍州三府驻守。公元196年,马腾和韩遂部下有矛盾,结果引发了马腾和韩遂反目成仇。

马超剧照

马腾和韩遂决定讨伐对方,这年马超刚满20岁,他跟随父亲作战。马超在军中有健勇之称,韩遂军队也有一名号称健勇的将领,此人就是阎行。阎行和马超在战场上交战,阎行用武器长矛刺杀马超,马超将阎行的矛折断了,阎行只好继续用这根折断的矛和马超继续作战,阎行用矛攻击马超的脖子,马超差点被阎行刺死。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对峙,爆发了官渡之战。曹操担心自己率军攻打袁绍时,马腾和韩遂会借机作乱,便封马腾为征南将军,但是没有给马超封任何职位。公元202年,关中成为很多将士争夺的领土,把守关中的钟繇一人无法对付袁尚与匈奴的联军,便给马腾写信让他率兵来援救关中。马腾收到钟繇的来信后,便让马超率兵前去关中讨伐郭援等人。马超在郭援渡河时,截杀了郭援军队,两军交战猛烈,马超的脚部被郭援士兵射伤,马超没有管箭伤,依旧指挥军队作战,袁尚军队被马超打败。马超捉到郭援后,下属庞德斩杀了郭援。马超因为这一战,让很多人看清了马超的实力,马超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虎臣罴士。

马超是谁的部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英雄辈出的乱世,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时期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我国不仅出现了了吕布,董卓,关羽,张飞等著名的大将,而且还出现了了一位气血方刚的少年将,他就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马超。马超17岁的时候就征战沙场,所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少年英雄,而且他也是五虎将中年龄最小的。那么这位少年英雄到底在谁的麾下为谁效忠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影视剧中的马超

起初马超跟随他的父亲马腾征战沙场,他们父子二人是西凉一方的军阀,所以起初马超自然是他父亲马腾的部下。后来马腾和韩遂在曹操的挑拨离间下反目,马韩二人反目后,曹操将他们逐一击破,马超的父亲也被曹操杀害。马腾死后马超投奔了张鲁,做了张鲁的手下。后来,在张鲁的建议下马超前去投奔刘璋,在投奔了刘璋之后马超自然就是刘璋的手下,后来刘备借荆州时刘璋被刘备所杀。最后经过张飞和马超一战,马超被收服到刘备麾下做了刘备的部下。马超成为刘备的部下后被任命为将军和关羽,张飞,赵云处于同一地位。马超从成为刘备部下之后一直为蜀国征战,直到马超47岁的时候病逝为止。

如果要说马超是谁的部下,那么通过纵观马超的一生来说马超是刘备的部下,他效忠的是蜀国。

相关参考

三国著名将领马超的军事实力如何

三国马超马超生于176年,卒于222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马超是马腾的儿子,早年时期,马超跟随父亲马腾征战四方,马腾进入京城之后,让儿子马超在雍州三府驻守。公元196年,马腾和韩遂部下有矛盾,

三国将领夏侯霸怎么死的

夏侯霸怎么死的夏侯霸是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国两国的高级将领,现是在魏国效力后又避难到蜀国,被蜀国重用。字仲权,沛国人。其父亲是三国有名征西将军夏侯渊,其母亲是曹操的妾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的时候官至右将军、

东吴的实力比蜀国还要强盛一些 东吴为什么没有进行北伐

还不知道:吴国为什么不北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

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三国时代,可谓是一个群雄割据将星闪耀的大时代。无论是决胜于千里的谋士,还是冲锋陷阵的将军,都能在这混乱的局势下展现自己最为真实的实力,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一位蜀国的谋士,此人虽然才智皆为上人之资,单在三

三国马谡深受诸葛亮赞赏却导致蜀国面临亡国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

三国马谡深受诸葛亮赞赏却导致蜀国面临亡国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

两将领公然火并

三国时期的蜀国的刘备儿子阿斗登机之后,蜀国大大事情都有诸葛亮一个人来承担。阿斗其实就是一个傀儡,但是诸葛亮一心为国,不贪恋皇位,否则以诸葛亮的威望,阿斗不要说当皇帝,就算是否能或者都是一个未知数。所谓

三国时期一共有12位皇帝

  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因此统一战争的主角最后落在魏晋方面。三国鼎立局面对东汉末年军阀大混战来说,是一历史的进步。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45年;再次为蜀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实力有多厉害

原标题: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实力有多厉害?五代十国时,政权更迭频繁。公元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北汉灭亡。北汉将领杨业也随北汉降宋。杨业本名叫杨崇贵,他年少时很受刘崇的看重,刘崇以其为养孙,改名为刘继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路线分析

诸葛亮北伐路线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诸葛亮北伐是由于当时蜀国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为了平定其他的几个政权诸葛亮决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打下一片江山,因此制定了好几个北伐的方案,也因此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