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这些三国名将遗言都说了些什么?蜀国将领尽显忠诚本色
Posted 将领
篇首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这些三国名将遗言都说了些什么?蜀国将领尽显忠诚本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这些三国名将遗言都说了些什么?蜀国将领尽显忠诚本色
大家看了三国可能会发现,蜀国的将领一般都是最忠诚的,背叛蜀国的人很少,魏延还是被冤枉致死也是很无奈。所以蜀国的将领死前遗言都是尽显忠诚本色,宁死不屈。所以在三国里罗贯中才把这种精神放入蜀国中,虽然他们是三国里最弱的也是最先灭亡的国家,但并不影响这种精神的传达。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位三国名将的遗言,来看看他们死前最惦记的是什么吧。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在这段时间,涌现出了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但毕竟美人白头,老将迟暮,无论他们如何战功累累,都逃不过死亡的到来。在死之前,他们或许会交代遗愿,或许会抒发感慨。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五位将领的遗言。
一 赵云
赵云算是跟随刘备比较早的一批将领,只可惜等到刘备去世,诸葛亮北伐之时,当年跟随刘备左右的将领都已经战死的战死,老死的老死,五虎上将中就剩下了赵云一个。更为可惜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就失了街亭,使得诸葛亮不得不下令撤军。等到第二年诸葛亮想要再次北伐时,赵云已经病重而卧床不起,临死前,赵云声嘶力竭,呼喊着:“北伐!北伐!”此情此景,让人感动。
二 吕布
由于演义的渲染,吕布常常被称作“三国第一猛将”。只可惜这位在东汉末年割据一时的诸侯,在曹操率军亲征时因为部下叛乱而被生擒并献给了曹操。当时吕布连连哀求曹操,称自己勇武冠绝三军,此刻愿归顺曹操,并帮助曹操一统天下,说得胸怀天下的曹操几乎要将吕布放走。只可惜被吕布夺走徐州的刘备想要他死,于是在曹操身边说了一句:“曹公可不要忘记了当年丁原和董卓的下场啊!”一句话断送了吕布的性命,而吕布在死前的遗言并没有总结自己的一生,也没有抒发感慨,而是大骂刘备:“大耳儿最叵信!”可见吕布对刘备的愤恨。
三 姜维
虽然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街亭而告终,但毕竟让诸葛亮遇到了幼麟姜维,可以算是稍微挽回了一些损失。而姜维自投降蜀汉后就一直忠心不二,在诸葛亮死后还坚持北伐,以完成先主和诸葛亮的遗愿。只可惜蜀汉疲敝,导致姜维九次北伐均无功而返。后来钟会率领大军南征,姜维率军在剑阁抵抗。此时邓艾率领三千士兵从阴平出发,来到了成都城下,逼得刘禅开门投降。而姜维为恢复蜀汉政权,假意投降曹魏,并在暗中唆使早有异心的钟会造反。只可惜造反失败,邓艾和姜维在乱军之中被杀。可怜姜维一心恢复蜀汉政权却不得成功,只能带着满腹遗憾,朝天怒吼一句:“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仅此一句话,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四 太史慈
其实早在解北海之围时,刘备就曾与太史慈见过,当时刘备对这个弓马娴熟,最善百步穿杨,敢单骑救北海的将领十分感兴趣。只不过可能是太史慈与刘备无缘,最终没能成为刘备手下的虎将,而是投奔了孙策,在孙策手下南征北战,为孙策扫荡江东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以勇猛著称的太史慈仅四十一岁就不幸身亡,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临死前,太史慈不仅感慨道:“大丈夫出生在世间,就应当佩戴三尺长剑,开疆拓土。只可惜如今壮志未酬,却就此身死,实在是太遗憾了。”可以说,这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话引起了后世无数人的共鸣,而太史慈更因为他的遗言而闻名于世。
五 关羽
当年刘备入主益州,安排关羽镇守荆州。要知道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而此时曹魏、东吴和蜀汉三分荆州,荆州自然是极为危险的地方。而当时曹魏势大,因此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诸葛亮一直贯彻的战略方针,联吴抗曹。只可惜关羽刚愎自用,在得罪了东吴的同时还发动了襄樊之战,虽说有了后来威震华夏的水淹七军,但没有将胜利之势扩大,不仅北边被徐晃牵扯得极为难受,后方更是被东吴偷袭,两面夹击下,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将领马忠生擒。当时孙权有意让关羽投降东吴,关羽却厉声骂道:“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孙权见关羽没有投降之心,无奈之下,只能将关羽斩首,成全了关羽的忠义之名。
相关参考
51年前的今天,1967年10月17日,溥仪在北京病逝。 1962年,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并请末代皇帝溥仪吃晚饭,此次历时5个多小时的接见,其谈话内容和细节至
在古代,由于是世袭制,每一位帝王或者大官在去世的时候都会立遗嘱,而且这是对其家族安排的最重要的凭证,历史上很多宫廷政变都跟遗嘱有关,甚至有的遗嘱是导致政变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他死的时候仍然
在古代,由于是世袭制,每一位帝王或者大官在去世的时候都会立遗嘱,而且这是对其家族安排的最重要的凭证,历史上很多宫廷政变都跟遗嘱有关,甚至有的遗嘱是导致政变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他死的时候仍然
晚清名臣张之洞一生仕途通畅,尤其是在晚年时慈禧太后将他调任军机大臣,希望他能全心全意地辅佐摄政王载沣。但上任后,就因不满意载沣在军政方面尽用一些亲贵人物的做法,且在湖广铁路建设借款问题上遭到后辈人物唐
民国年间,大混混袁文会,那在天津卫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跟上海滩杜月笙一样「”悟”字辈青帮大佬,开赌场,贩卖鸦片,强占码头,贩卖华工,当日本人的汉奸走狗,通过这些不正当手段积累了无尽的财富,手下徒
世界历史 日军口述,再现张自忠将军殉国全过程,尽显英雄本色,吓破敌人胆
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很多的民族英雄,他们不怕牺牲,敢于赴死,传递出的英雄气概让敌人胆寒!张自忠上将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一位日本兵讲述杀害张自忠全过程,尽显中国军魂!“忠义仁孝,50岁殉国”张自忠将军
李贺应该算是唐朝最令人心疼的诗人了。他本是宗室王孙,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亲叔叔,连李世民都要尊称一声「”叔公”。可惜的是传到他的父亲李晋肃这一代,早已是家道中落。虽然他常以「”唐诸王孙”自居,但其实
三国后期蜀国的将领姜维是一个在历史里并不甚被关注的人物。一方面,三国里名将太多,而这些名将所聚焦的历史都在三国前期,而姜维所在的后期并不是名将活跃的舞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谋反之臣,晋朝时所写的正史《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末期蜀国名将。姜维自幼少孤,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喜好郑玄的经学,在郡中做上计掾,不久,任州中从事。姜维的父亲姜自为郡中功曹,羌族、戎族叛乱
曹操年表曹操,字孟德,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开创者。颇有才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令后世追捧的传奇人物。曹操像曹操年表如下:熹平三年,20岁,初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