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易寅亮人物简介
Posted 知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易寅亮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易寅亮人物简介
·易寅亮
易寅亮,雷达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无线电与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与管理工作,组织领导研制成功了多型炮瞄雷达、盲目着陆雷达、舰载雷达以及导弹无线电控制系统,成绩显著。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工作期间,为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易寅亮,191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其父易洪畴,一生从事会计工作,工作认真,亷洁奉公,孝悌忠信有口皆碑。易寅亮为其长子,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7岁入私塾。1934年在湖南联立长郡中学初中部毕业,参加湖南省第一届中学会考得第二名。1937年7月在长郡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194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当时的中央无线电厂昆明分厂。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随厂东迁,最后在南京板桥建厂复工。1948年12月此厂要搬台湾,易寅亮不愿随往,于是申请遣散回家。1949年3月工厂在南京城内复工,遂又返厂任职。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不久,此厂改称为南京无线电厂。此后,由于易寅亮成绩突出,被委任为设计科科长,技术职称为三级工程师。
南京无线电厂接到新中国的第一个任务是支援第二野战军解放西南用的20W发报机和7管收讯机。7管收讯机任务由易寅亮负责设计。由于深知该任务关系到解放大西南的伟大意义,所以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积极性都很高,100部收讯机从设计到交货总计不过6个月。易寅亮接着组建电气元件车间,解决真空密封工艺问题。1952年 “三反” 运动期间,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工矿企业人民法庭,易寅亮被任命为企业系统人民法院审判员。1952年的第四季度,工厂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年来的成绩,易寅亮被评为二等功臣。1955年3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2月易寅亮被调到西安786厂。此厂1953年开始筹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易寅亮调去时主要厂房已基本竣工,亟待开展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由于当时的厂长和总工程师均在苏联实习,因此产品与技术上的开发工作自然就由担任副总设计师兼生产准备办公室副主任的易寅亮负责。他根据党委决定的 “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58年10月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部松-9A型炮瞄雷达。这样,我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雷达厂遂告初步建成。
786厂在试制之初请有苏联专家,易寅亮按组织指派向苏联专家学习,最主要的是掌握了一套科学工作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为他以后任总工程师抓技术工作很有帮助。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易寅亮带领厂内技术人员,依靠自身的努力,在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办法,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了搞好设计和试制工作,成立了机构比较齐全、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设计所。
1958年 “大跃进” 时期,786厂开始试制pn-5全天候机载雷达。当时只有一部样机,没有图纸,设计人员就带着样机下到车间,按照测绘的图纸投产了20部。后来苏联资料来了,经过图纸的核对和已投零件的检验,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有2000多个。经过认真分析和实事求是处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全数完成了试制任务。1961年6月试飞鉴定合格后,移交绵阳780厂,即该厂以后生产的201机。
1960年12月开始质量整风。1961年5月易寅亮参加厂的质量整顿,总的原则是不停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但当时国内的元器件厂,很多是停产整顿,生产任务很难如期完成,直接影响到786厂的整机生产。1961年7月,786厂决定由易寅亮带队,奔赴各元器件厂协商解决按期交货问题。总计在外3个半月,行程1万km,走访8个城市的30个工厂,将存在的质量问题一一分析,实事求是地各个解决。结果做到了元器件厂心情舒畅,整机厂拿到了合格的元器件,786厂也于当年底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生产任务。
1962年11月,易寅亮调到宝鸡782厂任副总工程师。782厂同为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782厂虽比786厂早一年开工,但由于深受大跃进高指标瞎指挥之害,致使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积压在厂。易寅亮到职后,经过调查研究,着重抓了技术关键的解决和基础建设两个要害,包括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设计所作用的发挥、每种产品的实施计划安排、明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使当时的1号、2号和3号产品一一按要求出厂。1963年全面完成任务,1964年全厂的各项经济指标又都超额完成,形势大为好转。
东二导弹无线电控制系统归国防部五院设计,782厂负责生产。该产品为地面设备,结构复杂,工作量大,已有试制方案和总的进度,但具体计划未落实。工厂和设计单位对职责分工有不同看法,工厂认为设计单位对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卡得过死,工厂没有一点主动权。对此,易寅亮提出在工艺方面一定要以工厂为主,经过多次协商与讨论,达成了共识。双方在认真履行己责的同时,主动征求对方的意见,择优吸纳。结果双方相处得比较融洽,工作开展得也较为顺利,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使得东二导弹于1967年5月30日一次发射成功。
1964年,四机部给782厂下达了试制盲目着陆雷达的任务。易寅亮认为将要仿制的苏联样机结构太复杂而且性能也并不先进,因此要求自己进行设计。但使用单位认为苏联产品毕竟已装备部队,性能可靠,并且要急于拿到产品。四机部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决定由工厂先按仿制型生产。易寅亮也只好表示服从部领导的决定,但保留同时进行自行设计的意见。后来自行设计的样机和仿制型的样机在临潼机场对比引导飞机,发现自行设计的样机画面直观,图像清晰,结构简便,转动灵活,能适应风向的随时变化,其总重量比仿制品减轻近5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机场降落,用的就是这种雷达。由于性能优良稳定,屡立战功,后来国务院批准授予该产品国家质量金质奖章。
1973年8月,易寅亮调到贵州都匀4110厂任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这是一个新建的三线海军雷达厂,尚处在创业阶段,其主产品343型舰载雷达虽已进行试制并完成分机,但由于厂内技术人员不少来自通讯机厂,对雷达技术不大熟悉。因此有人向四机部建议改为通讯机厂,部里也下达了试制800W单边带通讯机的任务,致使工厂的方向不能确定。易寅亮到厂以后,决定首先把已试制的分机调试起来,并做整机联调的准备。1973年11月,王诤部长听取易寅亮的汇报后,决定撤消原已下达的生产通讯机任务,并指示可先参加小322型海岸炮瞄雷达的试制,从此明确了全厂的努力方向。小322型雷达的试制工作从1973年11月下旬正式开始。
原由天津电表厂试制、津华无线电厂生产的小322型雷达,在设计上有不足之处。为稳妥计,厂里决定按原样仿制型与改进型同时并进,同时将摸清了原委的132个问题,列出包括解决措施、完成日期和负责人的方案。1974年春节一过就逐项检查落实。经过全厂上下共同努力,终于在1974年12月30日按原样仿制和改进设计的两套样机均如期完成。1975年开始调试,1976年6月由驻厂军代表验收,12月改进型4部交付出厂,随之投入小批量生产。1977年贵州083基地召开工业学大庆会议,评定4110厂为大庆式企业,进入了三线厂的先进行列。到1980年,批量生产的有小322雷达,开始试制的有343雷达,已取得图纸开始试制准备的有341雷达。诚如当时雷达局所形象描述的: “有吃的,有看的,有想的”。同时还有地面通讯设备331工程接收系统和民品功率因数补偿仪及工业电视等。此外,生产技术管理上也形成了一套成文的规章制度。就一个当时在三线比较困难的雷达厂而言,可以说是任务饱满,形势大好。
1980年9月10日,易寅亮调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任副院长。这是一所在20年中专基础上筹建的高等学院,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何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团结和发挥各种力量,关键在于领导有开阔的胸怀和排除万难的才能和勇气。在院领导中,分管科研工作的易寅亮,明知不几年即届让贤的年龄,但他仍然本着一如既往的奋进精神,接手此前未曾经历过的工作。他认为高等学院必须开展科研工作,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在部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实验室,改善了实验条件,开展了科研工作。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使近300名首届毕业生获得了学士学位的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部级鉴定并交付生产的有逻辑功能测试仪和污水处理装置2项,经过院级鉴定并已实际使用的有曲线振子天线和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机等3项,完成协作任务的有橡胶机械厂的硫化器应力测定等10余项,得到了部局的好评,上级拨给的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
在大型电子企业的技术领导岗位上历练了近40年的易寅亮,对于如何做好工厂总工程师工作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主要有:
1. 重视产品方向
一个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产品方向。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不断改进老产品的同时努力试制新产品,因此拥有一个力量比较充实的设计所是非常必要的。易寅亮在786厂担任过设计所所长,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认为一个发展的企业,不仅要有正在生产的产品,还应有经过试制通过样机鉴定正在试生产的产品,有正在设计的产品,更要有适应客户长远发展或市场需要的产品,要密切注意世界上新出现并能用于产品更新换代的新技术,真正做到 “嘴里有吃的,眼睛有看的,心里有想的”。为了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必须狠抓人才培养,使技术力量迅速成长,包括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外出进修,鼓励他们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等。
2. 重视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关系工厂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要搞好工厂产品质量,一定要树立严格要求的作风。对技术问题的处理,一定要寻根问底,要求技术主管人员将问题吃透,从理论上得到明确解答,树立起 “全面质量” 的观念。
3. 重视安全生产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是20世纪50年代就树立起来的观念。《安全生产规程》 是从血的教訓中总结出来的,至关重要。他曾形象地提出: “对安全事故要大事敲钟,小事敲锣,无事敲木鱼”。一旦出了工伤事故,必须彻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据以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今后再犯。
4. 重视科学管理
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三结合的产物。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生产力息息相关。一个企业由过去的生产型变成生产经营型,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方法、管理原理和管理观念,要由过去的小生产观念转变为大生产观念,进而树立起大经济观念。把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放在第一位,并在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使管理最终体现为经济效益。1988年12月,易寅亮在管理工程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发表了 《用系统工程观点探讨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 的论文,受到大会的好评。
有了好的规章制度,还需要领导者以身作则才能贯彻执行。在执行中,各有关单位必须互通情报,各个单位各个人之间必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样才能使三结合的管理得以实现。
在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下,重大问题应多商量多通气,力求认识一致,同心同德。在搞好共同事业的前提下相互支持,形成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政治思想工作与业务工作必须密切配合: 抓业务从政治思想入手,抓政治思想从业务出发。
《鞍钢宪法》 的精髓是两参一改三结合。易寅亮认为通过劳动可以了解车间生产情况,和工人建立感情,帮助工人解决生产问题。在工人参加管理方面,他提出开展车间算活账活动,使工人知道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效果非常显著。
作为总工程师还必须重视生产技术准备中的关键部门,对设计所 (科)、工艺科的工作固然应该重视,但同时还应重视其他的基础单位,如研究新品开发一定要情报室人员参加,靠他们提供信息查找资料。新产品试制的快慢、生产进度的安排落实、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工装设计制造、专用仪器与特种器件的设计制造关系密切,总工程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领导。加强标准化工作,编制好厂标,努力贯彻国家标准,对加速新产品试制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作为总工程师还必须重视资料室的工作。图纸资料是工厂进行生产的依据,如何存档分发和更改都应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而对新产品试制阶段的图纸资料如何管好又必须有另外的办法。易寅亮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曾为之建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与制度。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纸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已进入实施阶段。硬件设施的改变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如何使原有、行之有效的资料存档分发制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易寅亮也给予密切的关注。
5. 重视深入实际
“千言万语听汇报,不如现场转一转”,这是易寅亮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作为领导者多到现场了解真相,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会议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按组织分工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作用,使问题得到解决。为此,他认为一个领导者有必要学一点 “行为科学”,研究点人际关系理论,吸收其合理部分,以使工作做得更为切合实际,更有成效。
1983年,易寅亮退居二线,1987年退休,此时已年届70。在1985年至2003年期间,他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心态,为了能使自己得之不易的治 (科学技) 术治厂的得失经验和重在述怀言志的治学心得,有可能供同好和后人共享或参酌,先后编著并自费印制了如下5种文本或文集: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四十年》、《人生哲学英语名篇选》、《回首集》、《音尘集》、《余韵集》。在这些文集中,不乏对党的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及其成就的讴歌; 有对于曾经和自己一道、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完成各类军用电子设备研制任务而奋战不已的同仁们的称颂; 有对于曾经使他这位从蒙童成为一位合格人才的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员乃至塾师的不尽追思与缅怀; 更有关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孔子学说的认知和如何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并使之传承下去的见解; 还有对中外人生哲学的理性感悟和由于对矛盾斗争欠有辨证认识而造成事与愿违的自嘲,以及在每一履新之初怀有美好愿望,由于估计不足或措施不力而招致损害的失落与自责的反思。其间虽有过气馁,但从不言败。概以言之,他以理性心智驾驭自己言行的修养,很有值得时人与后人仿效之处,这也是对他本性的一种写照。
简 历
1917年9月 生于湖南湘乡县。
1931年 在长沙育英小学毕业。
1934年 在湖南省联立长郡中学初中毕业。
1937年 在湖南省联立长郡中学高中毕业。
1941年 在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
1941—1945年 任原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器材厂昆明分厂助理工程师。
1946—1948年 任中央无线电公司南京无线电厂副工程师。
1949—1956年 任南京无线电厂 (即714厂) 三级工程师,设计科长。
1956—1962年 任西安786厂 (即黄河机器厂) 设计所长。
1962—1973年 任宝鸡782厂 (即长岭机器厂) 副总工程师。
1973—1980年 任贵州都匀4110厂(即长洲无线电厂) 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
1980—1983年 任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副院长。
1984—1987年 退居二线。
1988一迄今 退休。
相关参考
鲁易鲁易,原名鲁其昌,湖南常德人,1900年出生在沅水之滨一个“亦耕亦读”的家庭。他早年留学日本、法国、苏联,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1932年10月在洪湖苏区反“围剿”的战斗中被
国外名人传 罗易人物生平简介,罗易怎么死的,罗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罗易,马纳本德拉·纳特(ManabendraNathRoy,1887—1954),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共产国际初期著名的活动家,晚年堕落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1887年3月21日①,罗易出生在印
国外名人传 拉姆·摩罕·罗易人物生平简介,拉姆·摩罕·罗易怎么死的,拉姆·摩罕·罗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拉姆·摩罕·罗易(RamMohanRoy,1772—1833),印度早期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思想和活动对以后印度社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被尊为“近代印度之父”。罗易生于西孟加拉胡
历史人物 窦易直简介 新唐书《窦易直传》 窦易直(唐朝宰相) 民间故事:唐朝宰相窦易直传
本名:窦易直字号:字宗玄出生地:京兆始平www.cha138.com职务:补秘书省校书郎 窦易直,字宗玄,京兆始平(今陜西兴平南)人。明经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授蓝田(今陜西)尉。累迁吏部郎中。元和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易中天的相关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他因为在《百家讲坛》讲述历史而广为人知,他的讲述非常的有特点,但是他的观点却引来了不少的争议,至今依旧有非
历史人物 我的美女老师萧易扮演者个人资料,我的美女老师萧易扮演者个人资料
萧易|演员王鑫尧 穷奇;应天、轩辕樱姬的大师兄。 萧易扮演者王鑫尧个人资料 王鑫尧新生代演员型男主持人 生于新疆,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北京电视台,2011年起进入央
燕易王姬姓,名不详,是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七任国君,他在位期间曾被齐宣王夺去十城,最后被苏秦游说而归还,不知是苏秦为大局着想还是因为与燕易王生母文公夫人有染?燕易王后是谁>燕易王的妻子为秦国公主,秦孝公
易天雄外号“发瘟”。成家班的人搏命是出了名的,而在众多成员之中,易天雄又是最不要命的,一些极度危险的动作,他都拍胸口上。因此同行认定他发了瘟,不要命,外号由此得来。(在许鞍华那部讲武师故事的《阿金
对明朝的影响:江南八艳里的之所以比其他的任何一个姐妹都具知名度,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吴三桂为了她冲冠一怒把大清的军队放进了三海关,大明江山从此易了主人。那么,陈圆圆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历史贡献呢?我看未必
近代人物中文名:易熙吾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87逝世日期:1968(历史lishixinzhi.com)清宣统二年(1910)北京高等实业学堂电机系毕业,三年后曾任广西勤工所所长、广西高等学堂预科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