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一個月內,兩次重大火箭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暴露出一個問題
Posted 火箭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一個月內,兩次重大火箭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暴露出一個問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一個月內,兩次重大火箭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暴露出一個問題
就在最近一個月內,中國航天接連遭遇兩次重大火箭發射事故。一次是3月16日,長征7號乙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起飛升空。結果,在短短几分鐘內就偏離軌道,凌空爆炸,發射失敗。另一次則在4月9號,長征3號乙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顆印尼PALAPA-N1衛星。一級和二級火箭飛行姿態都正常,可到第三級飛行過程中,發動機突發故障,火箭墜落太平洋,再次失敗!中國航天火箭發射素來以穩定著稱,為何進入2020年,中國航天在短短不到30天內,接連遭遇兩次重大失敗呢?長征7號乙因為採用大量新技術,發射失敗,倒是情有可原。但長征3號乙可是中國火箭的金字招牌,在過去的66次飛行任務中,僅首飛失敗,隨後的65次飛行全部取得圓滿成功。
這說明,長征3號乙是一款技術非常成熟可靠的火箭。在技術完全可靠的情況下, 發射失敗的原因就不能再歸結於技術,更多的可能是人的因素。小編無異於責怪投身於中國航天事業線上的科學家,他們的奉獻是有目共睹的。但有一些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思考。面對失敗,總要找原因。
在2018年時,西安航天六院發生一件不大不小的跳槽事件。作為火箭發動機設計師的張小平意欲跳槽,最初航天六院予以批准。後來,六院發現,張小平離職後,火箭發動機的某些關鍵技術工作缺了他,根本做不下去。而且,他的離開,將直接對中國登月工程造成影響。面對這種沒有辦法的情況,航天六院又發出一份通告,要求上級機關使用行政命令,要求張小平復職。
六院在中國航天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負責研髮長征7號和長征3號乙的火箭發動機。偏偏這兩次發射失敗的,正好又都是這兩款火箭。這難免不讓人質疑,是不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航天人才的待遇偏低,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
對新一代航天人而言,尤其是軟體方面工程師,年收入20萬的人才,跳槽去互聯網公司任職,技術強度低得多,年收入卻能輕鬆破百萬。而在航天線上奮鬥,不僅要面臨高強的技術壓力,收入還要少很多。航天人也要結婚,也要奉養父母,也要買房子。一邊是高企的房價,一邊是航天線上並不豐厚的收入,這不禁讓一些傑出的航天人才開始逃離。
近些年來,一些民營航天公司更是高薪挖角,像張小平這種重量級火箭發動機設計師都有離職的願望,其他青年航天人是不是也會產生同樣的想法呢?航天事業,不能僅僅靠情懷和夢想去支撐,讓航天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明星演一部電影就能收入幾千萬,一個航天科學家將我們的航天器送上月球,年收入卻只有幾十萬,這種差距確實太大了!
提供科學家收入待遇,已是迫不及待的第一要務。否則,頂尖的青年人才都不願意投身於中國的航天事業,未來,中國的深空探索又該由誰去完成呢?一次兩次的失敗,並不可怕。最後,希望奮鬥在航天線上的科學家們儘快振作起來,不要被眼前的失敗所打倒。再接再厲,勇往直前!
相关参考
4月9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擁有成熟技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衛星和火箭最終墜毀,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失敗,歷史罕見。在此前,3月16日21時34分,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的一枚長征七號甲火箭發
4月9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擁有成熟技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衛星和火箭最終墜毀,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失敗,歷史罕見。在此前,3月16日21時34分,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的一枚長征七號甲火箭發
历史军事 不到1個月,中國航天發射經歷2次失敗,會對我國航天造成多大影響
我們知道,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連傳2個噩耗。首先是今年3月16日,我國的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沒有成功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成為2020年我國航天第一次發射失敗。緊接著,4月9日,搭載
不到一個月前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傳來失利消息,由長征七號改裝而來的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火箭在僅發射起飛三分鐘後便成為了火球,故障時間定格在火箭一二級推進器進行分離時,第二級所裝載的YF-115發動機點火後
疫情情況正在好轉,社會全行業都已經開始了全面復工,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同樣如此。但就在近一個月內,航天發射卻出現了接連兩次的失敗,這在我國整個航空航天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況且這兩型號還是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历史军事 19時46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敗,未能將印尼衛星送上太空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將於本月下旬進行,組裝完畢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已經豎立在發射塔架上。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
历史军事 美國又要失望了,兩次失利讓中國越挫越勇,2個月內找出原因解決
中國的北斗系統已經日漸成熟,根據官網公布的消息,只要今年在發射四顆左右的衛星,北斗系統就可以實現在全世界普遍使用的目標,但是這一切的背後也是中國的科技人員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才得以實現的
历史军事 1個月內中國航天連傳2次噩耗,美軍衛星干擾器被曝光,可限制北斗
我們知道,世界上擁有先進航天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除了中美俄三足鼎立之外,歐盟在航天領域的實力也還算可以。在這4個航天強大群體中,美國的技術無疑是最強的,中俄其次,歐盟墊底。但因為俄羅斯這麼多年來,一直
历史军事 航天大國遭遇火箭爆炸,19顆衛星墜入大西洋,多國索要賠償遭反擊
任何科技的發展都是在不斷失敗的基礎上一步步走來的,特別是走在前面的,肯定失敗更多也更慘。但當科技進步到一定的高度,成了成熟的技術,成本就會降低,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俄羅斯2017的一次航天發射過程中發
最近一則關於蘇25的新聞在網上成了熱搜,這架飛機在正在維護的時候,因為意外發射一枚火箭彈,火箭彈在擊穿了一個空的燃料箱之後偏離了方向,最後擊中了一個辦公室,導致5人死亡。這起事件本身倒沒有什麼值得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