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不到1個月,中國航天發射經歷2次失敗,會對我國航天造成多大影響
Posted 火箭
篇首语: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镌刻奋斗的功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不到1個月,中國航天發射經歷2次失敗,會對我國航天造成多大影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不到1個月,中國航天發射經歷2次失敗,會對我國航天造成多大影響
我們知道,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連傳2個噩耗。首先是今年3月16日,我國的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沒有成功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成為2020年我國航天第一次發射失敗。緊接著,4月9日,搭載著印尼帕拉帕-N1通信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也沒能成功入軌,星箭最終墜毀,成為本年度我國航天發射任務的第二次失敗案例。那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航天發射任務中連續兩次失敗,這對我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專家表示,一點影響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影響雖有,但只是短期的。YF-75火箭發動機身經百戰,整體可靠性還是非常高的,因為我國已經進行了67次發射任務,然而該火箭發動機僅失敗過兩次,可見成功率還是非常高的。對此我國專家表示,儘管短時間內接連兩次失敗,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中國依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航天大國。
我們知道,航天是嚴謹的,是講究科學數據的,但再嚴謹的東西也難免有失誤的時候。這兩次失敗好比是中國航天前進路上的一次小插曲,並不會對中國航天的強大造成太大的影響。經過航天人員的詳細檢查和改進之後,長三乙很快又能復飛。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航天發射任務任重道遠。
預計今年的發射任務或將超過40次,既然經歷了失敗,那我們就要從失敗中找原因,吸取教訓。此時我們更應該給航天人和科學家們鼓勵,而不是質疑。應該相信和支持他們,還有什麼比上個世紀更難經歷的困難,那麼難熬的階段我們都挺過來了,這次的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
相关参考
不到一個月前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傳來失利消息,由長征七號改裝而來的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火箭在僅發射起飛三分鐘後便成為了火球,故障時間定格在火箭一二級推進器進行分離時,第二級所裝載的YF-115發動機點火後
4月9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擁有成熟技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衛星和火箭最終墜毀,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失敗,歷史罕見。在此前,3月16日21時34分,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的一枚長征七號甲火箭發
4月9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擁有成熟技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衛星和火箭最終墜毀,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失敗,歷史罕見。在此前,3月16日21時34分,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的一枚長征七號甲火箭發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直是我國引以為傲的一部分,然而,在最近的一個月,我國衛星接連兩次發射失敗,3月16日晚,長征7號改中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失敗,4月
历史军事 1個月內中國航天連傳2次噩耗,美軍衛星干擾器被曝光,可限制北斗
我們知道,世界上擁有先進航天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除了中美俄三足鼎立之外,歐盟在航天領域的實力也還算可以。在這4個航天強大群體中,美國的技術無疑是最強的,中俄其次,歐盟墊底。但因為俄羅斯這麼多年來,一直
疫情情況正在好轉,社會全行業都已經開始了全面復工,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同樣如此。但就在近一個月內,航天發射卻出現了接連兩次的失敗,這在我國整個航空航天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況且這兩型號還是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历史军事 19時46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敗,未能將印尼衛星送上太空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將於本月下旬進行,組裝完畢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已經豎立在發射塔架上。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
历史军事 航天大國遭遇火箭爆炸,19顆衛星墜入大西洋,多國索要賠償遭反擊
任何科技的發展都是在不斷失敗的基礎上一步步走來的,特別是走在前面的,肯定失敗更多也更慘。但當科技進步到一定的高度,成了成熟的技術,成本就會降低,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俄羅斯2017的一次航天發射過程中發
历史军事 連續兩次失敗之後,終於找到問題關鍵,中方在70天內解決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因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發展完全落後當時的西方各國。在很多西方國家都研製出槍支、導彈時,當時的清政府還在使用著火炮等十分落後的武器。隨後的抗日戰爭,我國更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軍事基礎,不僅土
历史军事 美國又要失望了,兩次失利讓中國越挫越勇,2個月內找出原因解決
中國的北斗系統已經日漸成熟,根據官網公布的消息,只要今年在發射四顆左右的衛星,北斗系統就可以實現在全世界普遍使用的目標,但是這一切的背後也是中國的科技人員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才得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