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

Posted 乾隆 马戛尔尼

篇首语: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皇帝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乾隆皇帝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

天朝遭遇国际法

为了扭转逆差,还在乾隆朝时,英国就派马戛尔尼到中国来了。

没想到,双方发生了一场争执,乾隆说,天朝应有尽有,无需贸易。

为什么会起争执?是英国人不懂礼,他们没有向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回英国后,写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谈到“礼仪之争”时,说:中国人称这个礼为“叩头”,它包括双膝下跪,前额碰地九次,还有什么礼节比它更下贱呢?

是不是世界已经进入了“外交”时代,而中国还停滞在天朝体系中呢?

有人说,当时的英国也没有进入“外交”时代,因为,过了三年以后,英国思想家伯克谈起“管理或处理国际关系”,才开始用“外交”一词,使“主权平等”的“外交”原则在英国确立起来。也就是说,马戛尔尼来中国时,并没有带着主权立场和外交原则来,所以,“礼仪之争”,还不能算作主权国家与天朝体系的冲突,亦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误解,而是“两个扩张性帝国”的霸权之争。

此为一说。然而,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早在1648年,欧洲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交战各国聚集在今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明斯特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市召开国际会议,签订并确认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法体系。

虽然均势并不巩固,但和约确定的“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却很牢固。

此后,欧洲战乱频仍,但战争的性质已改变,各国不再以宗教名义以神圣原则发动战争,而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战,无论各国如何纵横捭阖,却无不自称忠于国家主权,奉行各国平等。

构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的基本原则,现在看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国家主权至上,教皇神权退出,民族国家以国际法替代了神权。二是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和约涉及领土划分、战争赔款等复杂问题,各国以国际会议方式有效地处理了这些问题,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从此召开国际会议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模式。三是关注人权问题。和约对信仰自由和宗教平等以及为战争受难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也提出了国际化的解决方案,为后来的日内瓦公约作了准备。四是对违约国的集体制裁以及协约各方一致行动原则。和约规定,参加协约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侵害,如有侵害,协约各方必须站在受害者方面,为受害者提供支持,还击侵害者,并对侵害者施以集体处罚,这就使该和约成为了国际法的摇篮。

英国是“三十年战争”参战国,也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缔约国,到了马戛尔尼时,英国已经在这个体系里待了一百多年,说此时的英国还没有主权立场和外交原则怎么也说不过去。“礼仪之争”提出了国际关系的合法性问题,是用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来挑战中华天朝帝国。

相关参考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之谜

海外贸易由来已久,与英国是在明崇祯时开始建立联系。清开放了四个口岸通商。在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英国很快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只有广州面对西洋人。要通过行商来交易,这是官府的特许商人。这些人去收购产品,运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之谜

海外贸易由来已久,与英国是在明崇祯时开始建立联系。清开放了四个口岸通商。在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英国很快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只有广州面对西洋人。要通过行商来交易,这是官府的特许商人。这些人去收购产品,运...

马戛尔尼和乾隆谈贸易制度为何谈崩

马戛尔尼和乾隆谈贸易制度为何谈崩?马戛尔尼肯下跪清朝会打开国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793年8月,英国使团在马戛尔尼伯爵的带领下抵达中国。使团对外宣称来华是为了给乾隆皇帝贺寿,真实

英国大使向乾隆皇帝提出了哪些对外开放政策

马戛尔尼向乾隆提出开放通商口岸、设立英使馆及减免课税等请求。乾隆认为大清乃天朝上国,物产丰厚,因此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条件,最终以“与天朝体制不合”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马戛尔尼没有完成英王的使命,但

马戛尔尼是谁?他见乾隆皇帝时行了什么礼

马戛尔尼是英国的一位伯爵,曾经在大英帝国的多个殖民地担任过总督,在世界各地广为游览,可谓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后来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传到了英国,大英帝国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好奇,于是1792年英国派

马戛尔尼是谁?他见乾隆皇帝时行了什么礼

马戛尔尼是英国的一位伯爵,曾经在大英帝国的多个殖民地担任过总督,在世界各地广为游览,可谓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后来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传到了英国,大英帝国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好奇,于是1792年英国派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 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

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马戛尔尼生于1737年,是大英帝国的一位伯爵,曾经多次代表大英帝国到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任职,马戛尔尼曾经在加勒比岛国任总督,也曾经在印度的马德拉斯任总督,后来在1792年出使中国,这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 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

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马戛尔尼生于1737年,是大英帝国的一位伯爵,曾经多次代表大英帝国到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任职,马戛尔尼曾经在加勒比岛国任总督,也曾经在印度的马德拉斯任总督,后来在1792年出使中国,这

马戛尔尼率使团来访,乾隆的傲慢愚昧达到了何种程度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接到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上说,有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英吉利国”,派人到广州来送信,恳请天朝大皇帝能允许他们进京朝贡。奏折的后面还附上了「”英吉利

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遣正使伯爵马戛尔尼(Macarney)、副使斯当东(staunton)等来到中国,要求和清政府商谈通商条件。自天津赶往北京的时候,中国官吏按照惯例,发给他们新的旗帜,上面写明是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