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尹邢避面”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尹邢避面”这个成语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尹邢避面”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尹邢避面”这个成语什么意思?两个美女成就的一段佳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汉武帝不仅是雄才伟略的帝王,更是因为许多后宫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后宫佳丽众多,光是著名的女子,就有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王夫人、钩弋夫人等等,可见他的后宫规模不小。就是因为他的嫔妃众多,还闹出了一个笑话。

汉武帝是一个专情而不长情的皇帝,他先后宠爱过陈皇后、卫皇后,却还是因为她们的年老色衰,转移到了更为年轻貌美的女子身上。在宫廷乐师李延年和平阳公主的推荐下,绝代佳人李夫人得以入宫,并迅速获宠,但李夫人很早就离世了,这让汉武帝一度非常空虚。

他曾经为李夫人招魂,也曾经写下过《李夫人赋》,最终还是因为源源不断地后宫女子,让他重新找回了快乐。李夫人之后,几乎同时得宠的,就是邢夫人和尹婕妤。

只不过,邢夫人和尹婕妤虽然年龄相仿,进宫的途径却不相同,再加上汉朝后宫太大,两人竟然很久都没有见过面。不过,因为她们都是汉武帝身边最为炙手可热的宠妃,所以汉武帝自己就经常提及,经常把她们挂在嘴上。

要知道,和现在的漂亮女孩子一样,当时的美女也是非常骄傲,非常自负的。尹婕妤正得宠,自己都感觉征服了全世界,却还在皇帝嘴边听到另一个宠妃的存在。她三番两次请求汉武帝,让她和邢夫人见一见面。汉武帝也知道女孩子的心思,知道她的醋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每次都拒绝了。

可是,尹婕妤的决心很强,总是缠着汉武帝要和邢夫人见面。汉武帝没有办法,总不能为这点小事生气吧?于是,他随便让一个宫女穿上邢夫人的华服,还安排了许多随从,浩浩荡荡经过尹婕妤的住所。汉武帝告诉尹婕妤,中间那个穿着光鲜的,就是她的情敌邢夫人。

尹婕妤先是一愣,然后摇了摇头:“陛下骗臣妾,她不是邢夫人。”汉武帝大感意外,连忙问尹婕妤为什么能够猜到的。尹婕妤却说:“不是猜的,中间的女子,穿着虽然华丽,但相貌身段,不足以配皇上。”

汉武帝这才有了兴致,他让邢夫人穿上普通的旧衣服,单独前来。老远的时候,尹婕妤就低声对汉武帝说道:“这才是真的。”汉武帝还没来得及夸她,尹婕妤却低头哭泣起来,甚至越来越伤心,达到了痛哭流涕的程度。

这就让人不能理解了,汉武帝再问原因,尹婕妤才告诉皇帝,就是因为自己的颜值比邢夫人差远了,自惭形秽,所以才这么失态。其实,尹婕妤也用不着如此,因为从此之后,即便有见面的机会,她躲着邢夫人,邢夫人也在躲着她。邢夫人其实也看到了尹婕妤,而且认为她也长得国色天香,所以也避免相见尴尬。

这段后宫之中,争风吃醋的儿女小事,竟然就演变了“尹邢避面”这个成语。对于这个成语和它背后的故事,相信很多人知之甚少。它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意思。一个人不要以为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足够优秀,就会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那么优秀,其实强人很多,只是你不一定时时遇到了而已。

《史记》记录这一段的时候,却还引用了一个谚语,说明了另一层意思: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在组诗《落花》中,也有一句极为经典:

茵溷无心随上下,尹邢避面各西东。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人面桃花的意思 人面桃花并非形容女人美丽

说起“人面桃花”,恐怕只要是读书人大都知道这个成语典故。古代有许多的诗词中都使用过这个成语。譬如北宋词人柳永的《满朝欢》:“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再如南宋诗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熟能生巧的故事成语熟能生巧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典故_熟能生巧的故事成语熟能生巧的意思是什么  【熟能生巧的意思】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熟能生巧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陈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

  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祖逖(tì)传》,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建立汉国。公元316年,刘渊的儿子刘聪攻下长安。西晋王朝维持了五十二年,终于灭亡。晋朝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熟能生巧的故事 成语熟能生巧的意思是什么

  【熟能生巧的意思】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熟能生巧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的意思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 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yībūzuò,èrbùxiū)  解释: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不做二不休”这个词,其意是:不做则已,做了就索性做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和秦昭襄王有什么关系?这个成语的来历

  战国时期,七雄逐鹿,各国之间会有不同的矛盾和间隙,而在此时,外交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由于这些故事富有哲理,人们口语相传,最后就变成了有历史真实故事的成语。  鸡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鲁难未已的历史典故鲁难未已的意思是什么

  【注音qìngfùbùsǐ,lǔnànwèiyǐ  【出处】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闵公元年》  【例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毛泽东《南京

历史人物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和秦昭襄王有什么关系

  战国时期,七雄逐鹿,各国之间会有不同的矛盾和间隙,而在此时,外交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由于这些故事富有哲理,人们口语相传,最后就变成了有历史真实故事的成语。  鸡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叶公好龙意思是什么

  成语典故_成语叶公好龙意思是什么?叶公好龙故事简介  【叶公好龙的意思】  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叶,旧读shè。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