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东周始君周平王,国力不济,含辛忍辱而死
Posted 诸侯
篇首语: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东周始君周平王,国力不济,含辛忍辱而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东周始君周平王,国力不济,含辛忍辱而死
周朝分两段,西周与东周。我们上回说到了西周的末代君主周幽王,今天我们来说说东周的始君周平王。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分为西、东两朝,其是: 周、汉、晋。这西、东朝的叫法,虽是因首都从西向东的迁移,却包含了同姓王朝覆亡再建的因素。就近三朝而言,东朝总不如西朝。三个东朝相比,东汉最强,它仍然是大一统的王朝;东晋次之,但确实地拥有半壁江山;东周最等而下之,它的君主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实际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傀儡,受春秋霸主要挟,受战国列强支配,尔后又分裂成‘东周”、“西周”两个小朝廷,最终为强秦所灭。
周平王的第一次在史书中的出现,是在他父亲周幽王登基时,以太子的身份被告示天下。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不久,卷入了两个女性的纷争,一个是他的生母申后,一个是他的庶母褒姒,他为生母出气,派人打了庶母。庶母是父王的宠妃,他的行为遭到了父王的惩罚,被逐到他外公的封地------申国。
他和母亲想扭转不利的局面,不慎秘密泄露,母子的处境进一步恶化,一起被剥夺了政治身份和权力。
若非父王和庶母弄得亡了国,他肯定永远翻不了身。昏君、妖妇的倒行逆施,对国家是种灾难,但对他个人来说,却是种绝佳的转机。当外公联合犬戎杀了父王,又召集诸侯重立天子时,他被椎上了台。
但是从这时的王位上向天下观望,景象是令人心寒的,作为首都的镐京已残破不堪,宫阙被焚烧得十不存五,犬戎虽然退走,但侵占了大片周土,它的军队逼近镐京,烽火不时燃起。一愁没有巨资建造新宫室,二怕犬戎早晚入寇,所以周平王决定迁都。
当政府从镐京迁到洛邑后,西周变成了东周。从此有了一条新典故,叫做 “平王东迁”。
东周建国建得相当窝囊,它的问世,不是靠周中央王室本身的力量,而是依赖诸侯的鼎力相助。俗言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在这样背景下成立的东周王朝,根本无国威可言,在如此氨围下即位的周平王,也毫无天子的神圣感。
国家是没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天子是头上无光环的天子,从这一点来看,东周的国运已经确定了,周平王的遭遇也可想而知了。
东周有过“辉煌”的片刻,那是周平王初进洛邑之际,诸侯莫不进表称贺,贡献方物。然这只是大家在凑热闹,做表面文章,恐犯了不尊王的舆论之忌。但南边的荆国却没有任何表示。周平王大怒,要集结军队前去讨伐,在群臣的劝阻下才同意从长计议。
其实,周平王根本无力南征,他说的是大话,说给诸侯们听听而已。
同样做天子,什么时代条件下做大有讲究。大乱之后坐上王位的周平王,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的责任是维持祖上传下的共主地位,要维持共主地位,得有相应的实力为依托,然他手中的实力竟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叫他拿什么去威慑那些比他强得多的诸侯?周平王顶着个越来越虚弱的名分,把苦水咽到了肚里。中央的软弱,诸侯们没谁不知,只等着出头椽子的出现。
第一个出头椽子是郑庄公,他凭着父祖们的救驾功劳,仗着郑国的国力,口中说着好话,白眼斜视着周平王。为求得郑庄公的支持,周平王扔掉了面子,用太子姬狐和郑世子姬忽互换质子。
当双方质子的车马朝相反方向启动后,东周王室沦落成了诸侯国。
腹心手足本无私,一体相猜事可嗤。
交质分明同市贾,王纲从此遂陵夷!
当了五十一年难当的王,周平王吐出了最后一口难以咽下的气,令人哀哉!
相关参考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朝代,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八百年,还分为两个时期,西周和东周。经历过西周厉王的“国人暴动”,周宣王的武力干涉鲁国君位继承,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之后,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
周平王姬宜臼简介东周建立者,东周第一代帝王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年―前720年),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平王姬宜臼,姬姓,名宜臼,是周幽王姬宫ぶ子。其母为王后申后,姜姓,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在位时,将姬宜臼立为太子。后来,周幽王宠幸妃子褒姒。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5年),周幽王竟
春秋战国 周平王没有复兴王室 周平王东迁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为何没让周朝变强反而走向衰落
历史上将周平王东迁视作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也是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那么,一次迁都行为何以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实际上在这次迁都行为的背后所蕴藏着的,是周王室与其分封的诸侯势力间的一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东周君王的威严一落千丈,周王室再也无力控制各地诸侯,从而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面对这种局面,周平王也一度想要改变自己被任人宰割的局面,因此周平王打算首先从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完之奔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前720)前770年—前720年在位50年。 周平王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侯之女)。 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
...,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倘若周平王没有迁都的话,还会有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吗?首先,还是将目光投向到西周末代帝王周幽王时期。在从周宣王那里继承了王位后,周
春秋战国这名词来说是史学家划分出来的,依据春秋和战国策两本书定名。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西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西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
春秋战国这名词来说是史学家划分出来的,依据春秋和战国策两本书定名。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西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西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