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正面观点就是以《三国志》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诸葛亮屡次北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是这样说的:“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志向,往大了说他要统一中国,往小了说他要实施割据,震动全国。又因为他怕自己死后,没人有能力对抗北方,因此才在有生之年,屡次北伐。
这个种观点一言以蔽之: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北伐,是因为自己的志向和对后人的负责。
陈寿的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杜甫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诸葛大名垂宇宙,千载谁堪伯仲间”,无疑就是这种思想。
反面观点则是认为诸葛亮北伐目的不纯,这一派是非主流,但却越来越有市场。
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北伐,宁愿累死也不停止,因为诸葛亮不想放权。
其实,这派观点绝非近代才有,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蜀汉官员李邈就曾说:“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坚持北伐,并不是因为情操多么高尚,而是因为他想用战争保住自己的权力。
我们看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几分道理,诸葛亮的真实想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这两派观点究竟谁是谁非呢?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正确的成分更大,但也不全对。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自己北伐的目的表述的很清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家族世代在汉朝为官,是汉朝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他本人是铁杆的拥汉派,可以说他之所以不选择曹操而选择刘备,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启用魏国降将姜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姜维“心存汉室。”
所以说,诸葛亮坚持北伐确实是一种对信仰的忠诚,对自己理想的坚持,这一点无可非议。
但是,从现代人的观点的分析,笔者并不认为诸葛亮北伐是正确的对待理想和信仰的方式。
史书称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就是说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胸怀大志。
诸葛亮和姜维一样,都是不甘寂寞,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的人物。
他们这种精神和志向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我们现代人可以说,这种精神和志向用在只与自己有关的事业上尚可,而用在关乎亿万百姓生命幸福的军国大事上,则是百姓的悲剧。
天地不仁,古代百姓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军阀混战,谁来了就跟着谁,无从选择。
当国家民族遭受侵略,受到外敌威胁,那么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但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为了让自己封官晋爵而发动战争,让无数苍生卷入战火,我们还能说他的是对的吗?
当然,我们用现代人的观念衡量古人,未免有些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了。
其实,古往今来,百姓对自己的命运多无法掌握,看看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岂不是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时光吗?
相关参考
诸葛亮和姜维的故事,三国演义里面讲得很精彩,姜维也成了蜀国皇帝刘禅北伐的大将军。虽然因为蜀国国力的弱小,最后兵败身死,但是姜维的英雄气概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葛亮在北伐时突然病逝,对于是否还要北伐,蜀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
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辅助刘备称帝,又数次击退曹操的诸葛亮,最终死在了五丈原。起因就是,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在当时,蜀国的国力是不能支持孔明北伐曹魏的。连普通人都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为何诸葛亮会看不
提起谋士,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诸葛亮,作为三国中最有名的人物,诸葛亮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有关于他的故事也有很多都被写进了课本之中,现代的成语和俗语也都是有他的身影的,由此看来诸葛亮可谓是影响了中
三国是东汉时期之后的历史阶段,前后持续了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我们对于三国的了解多数源于《三国演义》,其中表现出的智谋、忠勇常被人津津乐道,但是,从220年曹丕称帝开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不仅仅是诸葛亮,只要肩膀上的六斤半里面装的不是浆糊,都会选择北伐。诸葛亮是聪明人,但是到北伐是注定失败,但他只能一个人扛起北伐大旗。或许有人
诸葛亮如果不搞北伐,蜀国能否强势续命?话分两层说,首先是诸葛亮搞北伐是否就一定让蜀汉短命,亦既诸葛亮搞北伐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诸葛亮如果不搞北伐,蜀国是否一定能够长久?首先是第一个问题:诸葛亮北伐的真
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国?真相究竟如何?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诸葛亮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而诸葛亮
的后半生几乎和“北伐”紧密相连,就连生命的终结也是在北伐的路途上。人们对此的普遍认识是因为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遗志,誓要“匡复中原,恢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首先,蜀汉已经没有能力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