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张振仁人物简介
Posted 石油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张振仁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张振仁人物简介
·张振仁
张振仁,石油机械制造专家。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的研究与制造工作,组织测绘大批图纸在上海生产多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供给解放初期的玉门油田和延长油矿,确保恢复和发展生产急需。组织上海多家工厂成为石油机械制造的重要基地,致力于宝鸡、抚顺等石油机械工厂的改造工作,支援了克拉玛依、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会战的需要,努力开创石油机械国产化之路。
张振仁,1913年4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祖籍江苏省吴江市。1931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后又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1937年6月毕业。他在天津学习时,日本侵略军屡屡寻衅,经常炮击平津一带。南开大学与在天津的日本侵略军的军营近在咫尺,他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和国民党政府的节节退让恶果,激发了爱国热情。张振仁胸怀工业救国之志,在大学读书期间,接近很多进步同学,接受他们传播的革命思想,积极参加了 “一二·九” 运动。1940年,他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电业司工作,任工程师。1941年3月,他在重庆国民政府时期成立的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业务处任材料课长、工程师,从事石油机械制造和器材物资供应等工作。1945年4月他由重庆经印度转抵美国学习,先后在洛杉矶、纽约电力公司发电厂实习。1946至1947年,他在纽约学习和工作期间,曾在哥伦比亚大学选修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这对他以后的石油机械制造等工作中很有帮助。
张振仁一向痛恨国民党政府腐败,期盼新中国的成立。听说北平解放就急着要回国。但当时由于他的妻子孙观华系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工作人员,合同期未满,暂时不能成行。张振仁就一方面与上海地下党联系,一方面积极作回国准备,毅然决然舍弃了安定舒适的生活,于1949年2月乘机回到祖国的怀抱。孙观华以接孩子名义请假,乘船于5月初回到上海。张振仁回到上海立即到中国石油公司报到,在工程室任工程师。
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成立上海办事处,张振仁担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主要负责技术方面工作。1955年2月,他调北京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计划处担任主任工程师。1960年初,开始大庆油田会战,张振仁千方百计组织各地石油机械制造生产厂家,以最优质的器材、机械零配件供应大庆油田会战。1969年初下放湖北省潜江干校劳动锻炼。1973年3月,调天津大港油田供应处任主任工程师。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坚守岗位,保护石油机械和配件。1981年2月,他调石油工业部成套技术引进公司,担任顾问、高级工程师。
1989年,张振仁于北京病逝,为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中国石油机械制造工业的先驱者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许多港口被日军侵占,进口物资极为困难,重庆以及大后方的飞机、汽车等所需石油来源几近断绝。1940年开始在玉门老君庙开发石油矿藏,并于1941年3月在重庆成立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张振仁到油矿任材料课长、工程师,从事石油机械的设计、制造、石油器材物资供应等工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一线服务。当时玉门老君庙是一片戈壁荒漠,从钻井、采油所需各种石油机械设备都没有,全部需依赖进口。开采石油所用的第一台钻机是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同意从解放区延长油矿借来的。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来从香港或仰光进口器材物资的途径被切断,外国器材设备无法进口,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自行设计、自行选厂生产。
1941年冬,甘肃油矿局领导提出第二年产量增加9倍的计划,对机械器材的需求更加紧迫,如何将这些机械器材设备制造好并且运输到玉门更是个难题。张振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选厂加工生产所需设备器材。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将器材设备包括人员以及矿区职工所需用品运送到矿区,对生产一线及时完成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方面设计、制造石油机械供应矿区。张振仁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45年5月赴美国学习。
远涉重洋 奋发学习科学技术
1944年以后,美国租借法案用 “庚子赔款” 返还的钱,同意重庆国民政府选派技术人员去美国工矿企业学习培训。1945年4月由重庆经印度转抵美国,先后在洛杉矶、纽约电力公司发电厂实习。美国的发电厂设备先进、发电量大,他在实习中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请教,获益匪浅。当时重庆国民政府原计划修建长江三峡水力发电厂,由美资助,曾在电力组挑选一半人留在美国南方田纳西峡谷实习,张振仁是其中之一,后因三峡开发计划取消而作罢。
1947年春,电力组学习人员回国,张振仁留在资源委员会驻美办事处工作,为甘肃油矿局订购所需器材设备。原玉门油矿所需采矿、炼油等器材、设备都是整套从美国进口,他在美国对各石油公司及其机械装备都可以直接了解,又可比价,选购其质量高、价格低、适合我国生产情况的设备,不但节约了外汇,又省却了不少中间环节。
张振仁在美国学习期间,看到美国的工矿企业不仅生产技术先进,其管理经验也很先进、科学,可以很好借鉴,因此,1946年至1947年他在纽约学习和工作期间,曾在哥伦比亚大学选修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他的理想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盼望祖国早日强大。
为开发建设玉门油矿研制设备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张振仁赶忙回到上海,到中国石油公司报到。他想,石油是国家急需物资,发展我国石油工业需要大量石油机械和设备器材,上海是国内先进的工业生产基地,工业设备好,生产技术先进,应当而且可以生产出各种石油机械设备,支援生产一线。所以他决心留在石油岗位,用过去学到的技术和经验为发展新中国的石油工业贡献力量。1950年,张振仁在上海办事处主要负责技术工作。他不辞辛劳,到上海各机械生产厂家深入调查,了解其设备情况、生产条件和技术力量,根据矿区的要求组织上海各厂家生产矿场钻探、石油炼制的设备、配件。玉门油矿原来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都是从美国整套进口,解放后美国对我国实行禁运,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制造配件乃至整机。上海的工业生产水平在国内虽属先进,但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较当时仍落后很多。而石油生产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及配件的要求又比较高,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各异,零配件用量大,材料质量要求高,生产中遇到不少困难。当时上海工厂连合金钢都不能生产。上海办事处虽有技术人才,但人员少,力量不足,连绘图的技术员都没有,必须组织外力绘图。因此组织生产困难很多。张振仁不畏艰难,带领技术人员奋力工作,对测绘的图纸逐张认真审核,一丝不苟,全力支援油矿生产,使得玉门油矿和延长油矿很快恢复生产,解放初期,玉门油矿的生产持续上升。
开创石油机械国产化之路
随着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等陆续开发,生产石油所需物资设备数量大增。当时,美国对我国禁运,1960年苏联又撕毁合同,停止向我国供应设备,我们必须自力更生,自行制造石油机械设备及配件,走国产化的道路。但是,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业几乎是空白。时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计划处主任工程师的张振仁,主动组织技术人员对各地工厂的设备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一方面组织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较为先进的工厂生产急需的石油机械零配件,如组织上海大隆机器厂以及其他六家工厂制造钻井使用的钻头; 同时又到西安、宝鸡等地工厂了解生产能力,研究攻关,生产各种零配件,提高产品质量。宝鸡石油机械厂原来是陇海铁路的一个机车修理厂,1953年划归石油管理总局。抗日战争初期张振仁曾在该厂工作过,所以对厂况比较熟悉,于是他多次到该厂蹲点。这个厂的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也薄弱。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不断改造扩建,发展成为工种比较齐全、专业配套、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检测手段较完善的工厂。到了60年代,就已经能设计制造中型钻探设备以及专用工具。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抚顺石油机械厂的改造工程。
张振仁在组织领导石油机械生产中深入细致,思考缜密,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他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精神得到上级领导和基层同志的赞扬。他为我国石油机械及零配件的研制和石油机械国产化作了坚实的基础工作。
为石油机械制造事业鞠躬尽瘁
1960年初,大庆油田会战开始,急需大量钻机以及各种石油机械零配件。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的高级技术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奔赴油田,一部分留在北京。张振仁在北京几乎每晚都通过电话与大庆会战指挥部联系,了解油田开发所需设备物资,及时组织供应,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有力地支援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对胜利、任丘、克拉玛依等油田开发的支援也竭尽全力。
张振仁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更严格要求自己。1973年3月,他到天津大港油田供应处任主任工程师,已经年届花甲,而且患有高血压及冠心病,他不顾自己的健康状况,每天在油田奔走,到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制订组织设备、机件的制造计划,对扩建油田作出了积极贡献,并且还担任大港油田国外器材进口计划的顾问。在工作中多次获奖,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坚守岗位,不离矿区。大家赞扬说: “大港油田生产的每一吨原油,都凝结着张振仁和他的战友们的心血。”
简 历
1913年4月8日 出生于山东省黄县。
1930—1937年 在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
1937—1940年 在陇海铁路连云港电厂、长安机厂、宝鸡机厂任工程师。
1940—1941年 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电业司任工程师。
1941—1945年 在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业务处任材料课长、工程师。
1945—1947年 由资源委员会选送美国实习。
1947—1949年 在资源委员会驻美办事处工作,期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研究生。1949年回国。
1950—1955年 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上海办事处副主任。
1955—1969年 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计划处主任工程师。
1969—1973年 在湖北潜江 “五七干校” 参加劳动。
1973—1981年 任石油工业部大港油田供应处主任工程师。
1981—1989年 任石油工业部石油成套技术引进公司顾问、高级工程师。
1989年 病逝于北京。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张振勋生平故事简介,张振勋历史评价,张振勋怎么死的?
张振勋,字弼士,号肇燮。1841年12月21日(清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生,广东大埔县黄堂乡人。其父张兰轩为乡村塾师兼业医。他幼年随父读书三年,之后进了一家竹器店学徒。1858年只身漂流海外,赴南洋
近代人物本名:张振福逝世日期:1944年籍贯:河北省丰润县张振福人物生平(历史lishixinzhi.com)张振福,男,中共党员,河北省丰润县人。189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16年,张振
近代人物本名:张振国字号:正之出生地:湖北仙桃出生时间:1905年9月张振国接受特殊任务(历史lishixinzhi.com)张振国,字正之,湖北仙桃人,190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
1912年8月15日晚,张振武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宴请姜桂题、段芝贵等北洋将领,以消除南北军界隔阂,融洽感情。席间张振武与众人开怀畅饮,谈得十分投机。10时左右,酒阑人散后,张振武才驱车回寓所。道
张振亚福建福州人。1922年生。毕业于马尾海校第十期。1980年任海军驱逐第二舰队政治作战部主任,同年7月任两栖部队司令部政战部副主任。1989年任海军舰队司令部政治作战部主任,军阶海军少将。后升任“
张振国字正之,湖北沔阳人。曾入中华大学预科。1924年入河南建国军军官学校。后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曾任陈诚的副官。历任第十三师及第十八军排、连、营、团长。1938年2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参谋
彭富九四江西永新人,他的妻子是周士第将军的女儿周博雅,这两个人就组成了将军世家,彭富九在1932年的时候就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从事的是情报工作他最擅长的是破解电报密码,张振汉被活捉
清末民初的豫西直隶汝州地区(汝州汝阳鲁山宝丰郏县)土匪蜂起,刀客横行。1913年河南督军张振芳,把汝州烧汝窑大营镇划归宝丰,贬直隶汝州为临汝县,归许昌地区管辖。「”蹚将”是民变武装大大小小头目们的自称
对于钱壮飞这位谍海奇侠牺牲的地点和原因,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大体上有以下说法:一是空袭遇难;1940年,周恩来把钱壮飞家人接到延安,钱妻张振华在重庆苦苦等待了八年,此时才得知丈夫的死讯。钱壮飞次子钱
据萧克将军的回忆:“一九三五年六月在湘鄂西一次战斗中,我们俘虏了国民党部队一个名叫张振汉的纵队司令兼师长,按过去左倾路线那一套,早就把他枪毙了。一个月后,打破了‘围剿’,我兼任红军学校校长,请他担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