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维格人物简介
Posted 钢轨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维格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维格人物简介
·李维格
李维格,我国近代钢铁专家,汉阳铁厂的主要开拓者。他解决了汉阳铁厂的钢质量问题,扭转了汉阳铁厂建厂以后年年亏损的局面; 规划、组织了1904~1910年汉阳铁厂的改造和扩建工程,使汉阳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他还规划了大冶铁厂的建厂方案和厂址选择; 创办了扬子机器制造厂和湖南常耒锰矿; 兴办了汉阳铁厂第一座技术学堂; 为我国近代钢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维格,字一琴,江苏吴县人。幼年随父亲到上海读书,后来进入一所外国人办的学校学习。由此,他逐渐产生了出国求学的想法。尽管当时家境并不很好,他的父母还是筹措了一笔费用资助他出国。
李维格先到英国学习英文和法文,随后又到日本和美国学习 “政教技业” (即技术科学知识)。
甲午战争爆发后 (1894年),他与梁启超、汪康年一起,写文章宣传“变法”,名扬一时。“戊戌变法” (1898年)后,他回到上海,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南洋公学教授,后任郎中。这时,盛宣怀已经接办汉阳铁厂,并改汉阳铁厂官办为官督商办。他聘李维格为汉阳铁厂总翻译。
汉阳铁厂自1894年6月正式开炉以来,由于焦炭供应不上等原因,炼铁炉时开时停,铁厂不断亏损。加以该厂贝塞麦转炉(Bessemer Converter)生产的钢质量不好,销路不畅。至1903年,钢厂停产。1904年,李维格奉盛宣怀派遣,出国考察炼铁新法。他摸清了钢质量差的原因,建议盛宣怀改建和扩建汉阳铁厂。1905年,盛宣怀委任李维格为汉阳铁厂总办 (厂长),全面负责汉阳铁厂的改建和扩建工作。
经过三年改造,到1907年第一期改造工程初步完成,钢质量改善,产量也逐年增加,汉阳铁厂的面貌为之一新。
1908年,李维格建议盛宣怀奏请清政府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简称汉冶萍公司)。清政府议准。李维格与盛宣怀共同拟定了公司章程88节。由此汉阳铁厂由官督商办改为商办的汉冶萍公司。于1909年第一届股东会议上,李维格被推选为协理,兼汉阳铁厂总办。
为了发展汉阳铁厂的生产,李维格还广泛调查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并开办了湖南常耒锰矿。
1907年由商人宋炜臣、顾润章集资银40万两,并由汉阳铁厂供给旧机器设备以及银5万两作为资本,在李维格主持下,于汉口湛家矶创建了扬子机器制造厂。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李维格随盛宣怀出走日本。盛宣怀为维护其本人及故旧僚属的利益 (汉冶萍公司共有股份743.6万股,其中极大部分为盛宣怀及其故旧僚属所有),决定与日本人合办汉冶萍公司。李维格受盛宣怀的委派,于1912年2月在日本神户与日本财团代表小田切会谈,签订了 《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 草约。草约一出,全国哗然,群起反对。汉冶萍公司股东会也以“《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草约有损国权、商业”予以否决。同年5月,汉冶萍公司股东常会批准盛宣怀辞职,委任李维格、叶景葵为经理。
1913年5月,盛宣怀又被推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维格受到董事会和盛宣怀的责难,遂辞去经理职务,他的汉阳铁厂坐办(汉阳铁厂总办于1912年改称坐办)职务也由吴健接替。公司聘请他为高级顾问,并委派他参与筹建大冶铁厂的工作。同年6月,李维格到汉阳、大冶、萍乡等地考察,他分别与各厂、矿工程师商谈,筹划建厂方案。同时还到石灰窑镇以上地区(今黄石市区)、石灰窑镇以下袁家湖地区(今大冶钢厂厂区)、石灰窑镇车站(今黄石市上窑天桥处)等地考察,将三处地址作了比较,决定把新厂厂址设在石灰窑镇以下1公里处的袁家湖地区。8月,李维格向汉冶萍公司董事会呈报了《筹建汉冶萍厂矿事宜请折》,建议在大冶新厂中建两座日产250~300吨生铁的新式炼铁炉,并建议把厂址设在大冶县袁家湖地区。公司批准了他的建议。
1916年9月,公司委任李维格为大冶铁厂厂长,吴健为副厂长。翌年6月,李维格辞去了大冶铁厂厂长职务,改任汉冶萍公司高级顾问,自此年老多病,遂赍志以没,终年63岁。
改进钢质量,使汉阳铁厂起死回生
汉阳铁厂初建时的炉机设备是张之洞委托驻英、德大臣刘瑞芬和洪钧在国外订购的。当时刘瑞芬问要订购何种形式的炉机,张之洞答称,中国是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何种形式均可。遂从比利时订购了100吨(248立方米)炼铁炉两座,从英国订购了10吨马丁炉(Martin Furnace,即平炉)一座,5.5吨贝塞麦转炉(Bessemer Converter)两座以及轧钢设备。马丁炉钢用于生产鱼尾板等零部件,贝塞麦转炉钢用于轧制钢轨。但所制钢轨容易脆裂,受到用户抵制,销路不畅,长期亏损,延到1903年,转炉停产。
为了摸清情况,找出问题,保证汉阳铁厂的利益,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派李维格出国考察炼铁新法并洽购设备。李维格认为:“铁厂命根,全在铁矿、焦炭,应将所有生料带往外洋考验(化验),倘生料不合化炼,则旧厂必须停止,断无扩充之理; 如果合用,承炼成钢铁,本轻质佳,可期与欧美争胜,然后放手去做。司员 (指李维格自己) 行止,全视生料为断”。于是李维格率领英人彭脱(Thomas Bunt)、德人赖伦(Gustavus Leinung),携带矿石、焦炭、生铁、钢材等样品,于1904年3月赴日本、美国和欧洲考察。每到一地,他广泛搜集同行们的经验和建议,并请英国化学家梭德(J.E.Soad)将所带样品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表明,铁矿石含铁60%~65%,是好矿石,但含磷高 (>0.1%); 焦炭质量上佳; 用于轧制钢轨的贝塞麦转炉钢中含磷0.20%。由于钢中含磷量高,超出了钢轨允许的含磷量,磷高钢铁冷脆,所以发生脆裂。
考察历时8个月。回国后,他在给盛宣怀写的考察报告中说:“炼钢有酸法、碱法之别,酸性法不能去铁中之磷,惟碱法能之。汉厂贝塞麦系酸法,而大冶矿石所炼之铁,含磷过多,以致沪宁铁路公司化验轨样后,不肯收用。谓其磷多,含炭(碳)少。卜聂(外国工程师)炼钢,减少含炭(碳)分数,使其柔软,以免断裂。然柔则不经磨擦,软易走样,……此汉厂具 (巨) 轨之所以不合用也。汉厂鱼尾板等钢,系马丁碱法炼成,沪宁公司称为上品。司员博访周咨,并从梭德之议。决定废弃贝塞麦而改用马丁碱法,成效昭著,似无疑义。贝塞麦改用马丁碱法后,现所剔除之磷重矿石,均可取用,亦大有用处也。”他在报告中还指出,钢质量提高后,国内销路将大量增加,还可“苟中国以全力大举,不但东方销路在我掌握,并可运销美国西滨太平洋各省。”于是向盛宣怀提出“购制新机,改造炉座,聘请外国新工程师”的建议。盛宣怀接受了李维格的建议,并委任他为汉阳铁厂总办,全面负责汉阳铁厂的改建、扩建工作。
经过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汉阳铁厂的钢铁质量明显上升,同时对产品质量制订了明确的规格要求和严格的检查制度。例如对钢轨,在化学成分方面规定:含碳量>0.40%,含磷量<0.04%,含硫量<0.06%,含硅量<0.10%,含锰量<0.90%。在机械性能方面要求:每50吨钢轨取6英尺长试样一根,架于间距为3.6英尺的支点上,两端距离相等,中间悬一28吨重锤,经1.5小时后,其弯曲度不得大于5/16英寸; 再将同样长的钢轨置于同样的支点上,用1吨重锤从试样中间上方20英尺高处落下两次,钢轨不得有任何裂缝,同时每次落下后钢轨的永久变形不得超过4英寸。此外,对钢轨的外形尺寸、断面组织等也有明确要求。由于要求严格,规定具体,产品质量得到可靠保证。1914年2月,在意大利首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汉冶萍公司的钢铁产品获得最优等奖,并奖给李维格奖状一张。当时欧美行家均称汉阳铁厂产品为精品,上海各铸造厂家更是唯汉阳铁厂生铁是用。结果,销路日广,利润日高,1908年汉阳铁厂扭亏为盈,汉阳铁厂终于起死回生。
扩建汉阳铁厂 使其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钢铁厂
李维格就任汉阳铁厂总办后,决定新建一座250吨(477立方米)炼铁高炉,将原有两座贝塞麦酸性转炉和10吨小马丁炉拆除,改建为30吨马丁炉4座,建150吨混铁炉一座,辊径为1016毫米的初轧机一座,辊径为760毫米的钢板轧机一座,以及其他辅助设施。他随即赴欧洲订购新炉机。他先开列设备清单,招英、德、美等国数十家工厂投标,分别择优于9家厂家购置。他还聘请德国汉堡工厂总工程师吕柏(Eugen Ruppet)担任汉阳铁厂总工程师,同时又请了另外4名德国工程师。
李维格回国后,立即开始了改建、扩建工程。到1907年冬,完成了两座30吨马丁炉的建造工作。其余扩建工程也于其后三年中陆续完成。汉阳铁厂面貌为之一新。美国驻汉领事曾惊叹地说: “登高下瞩,使人胆裂,……是为中国20世纪之雄厂耶!观于斯厂,即知研究西学之华人,经营布置,才略不下西人也。……”
改造后的汉阳铁厂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其产量、质量也名列前茅。该厂1902年产铁15 825吨,1908年增至66 410吨,1910年猛增到119 396吨。钢厂1903年起停产,一直到1907年部分新建平炉建成才恢复生产,1908年产钢22 626吨,1910年增至50 113吨。钢中磷含量降到0.012%。炼铁焦比也从1904年的每吨铁耗焦1.75吨降到1910年的1.05吨。由于钢材质量的提高,销售情况大为好转,不仅国内各大铁路所需的钢轨和零件都在汉阳铁厂订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南洋诸岛、日本、美国西雅图的钢铁公司也来汉订货。1910年销售给日本的生铁就达65 362吨。当时西方国家担心失掉市场,发出了“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呜呼! 中国醒矣”的惊呼。
兴办汉阳铁厂第一座技术学堂
早在1896年,当时汉阳铁厂总办郑观应就建议盛宣怀在厂内设立学堂,招考略懂算法的学生40名,上午读书,下午进厂实习操作。但未能实现。李维格接任铁厂总办后又提出办学的建议,得到盛宣怀同意后,在厂内办起了学堂,分设化算学堂、炼铁学堂、炼钢学堂和机械学堂四部分。首次招收12~14岁的学生30名,培养技术人才。
李维格非常重视技术人才和人才的培养,并且深深体会到,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人才,才能发展本国的产业。这一认识在他于中华民国初年(20世纪10年代初)写的《汉冶萍公司历史说略》一文中曾有透彻的叙述。他在该文中首先分析了汉冶萍公司造成困难的原因。他认为造成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资金不足,官税重重,洋商竞争,输出税重而入口税轻,“洋工程师”刁难掣肘等等,但他把办厂人员不懂技术,缺乏本国技术人员列为第一原因。他在文中写道:“东亚创局,事非素习,自张、盛二公 (指张之洞、盛宣怀) 以及二公所用之人,无一非门外汉,暗中摸索,何能入室登堂。此困难原因之一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他积极办学,特别在他临终前数日,还把所置产业的1/3,捐赠给苏州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资助贫寒学生,发展教育事业。
李维格虽与世长辞,但为祖国创建钢铁事业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注:李维格约于1918年去世,终年63岁,按此推算,当出生于1855年。确切生卒年月待考。
简 历
约1855年 生于江苏省吴县。
1898年 任上海江南制造局提调兼南洋公学教授。
1898~1904年 任汉阳铁厂总翻译。
1905~1908年 任汉阳铁厂总办。
1908~1911年 任汉冶萍公司协理兼汉阳铁厂总办。
1912~1913年 任汉冶萍公司经理兼汉阳铁厂坐办。
1913~1916年 任汉冶萍公司高级顾问。
1916~1917年 任大冶铁厂厂长。
1917年 任汉冶萍公司高级顾问。
约1918年 病逝。
主要论著
1 李维格. 报告赴英添购设备折. 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十二日.
2 盛宣怀,李维格.商办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推广加股详细章程.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三月 .
3 李维格. 筹建汉冶萍厂矿事宜请折.1913.
4 李维格. 汉冶萍公司历史说略. 民国初年.
相关参考
李维嘉(1976年11月4日-),男,湖南电视台主持人,湖南长沙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9年,在何炅的推荐下,从《快乐新战
李维嘉(1976年11月4日-),男,湖南电视台主持人,湖南长沙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9年,在何炅的推荐下,从《快乐新战
李维嘉(1976年11月4日-),男,湖南电视台主持人,湖南长沙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9年,在何炅的推荐下,从《快乐新战
李维汉,又名罗迈。湖南省长沙人。1896年6月生于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年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同毛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维钧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724年,李维钧被雍正皇帝任命为直隶总督,在这之前直隶总督这一职位本是一个临时职位,但在李维钧当上之后这直隶总督才被固定下来。要想在清朝的官场
历史人物 格蕾丝·赫柏是谁 格蕾丝·赫柏有着怎样的成就 格蕾丝·赫柏生平
中文名:格蕾丝·霍珀外文名:GraceHopper别名:格蕾丝·赫珀国籍:美国出生地:纽约出生日期:1906年12月9日逝世日期:1992年1月1日职业:软件工程师www.cha138.com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 格奈瑟瑙简介生平 普鲁士参谋长格奈瑟瑙的故事 外国军事人物格奈瑟瑙
中文名: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 外文名:AugustWihelmAntonNeithardtvonGneisenau 国籍:德国 出生地:萨克森 出生日期:1760年
博劳格——绿色革命之父博劳格——绿色革命之父博劳格简介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姓名:诺曼·欧内斯特·博劳格(NormanErnestBurling)出生年代:1914年-职称:美国植物学家国家:美国个人情况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中国清代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一年(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中国清代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