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这才是抗战第一大捷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看开狠多事情之后、更好的生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这才是抗战第一大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这才是抗战第一大捷

提起“抗战第一大捷”,人们往往想到林彪指挥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最近,经过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多年考证认为:1932年3月由共产党员李延禄(后任东北抗联四军军长)直接指挥的“镜泊湖连环战”,才是东北以及全国“抗战第一大捷”。

此战发生于1932年3月13日至27日,在东北东部的镜泊湖地区。在东西100里、南北300里的深山野岭里,李延禄调动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部队和义勇军等,先后部署5次伏击,5战4胜,基本歼灭了日本关东军天野旅团7000人。特别是第一战“墙缝”战斗,以地下共产党员为骨干的补充团700人利用有利地形和日军骄狂心态,以手榴弹为主要武器,在10小时战斗中毙伤日军3500人以上,而自己只牺牲7人,从而创造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伤亡人数最多、我方损失最小的战斗记录,也为镜泊湖连环战取得了首战和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九一八”事变后,驻吉林省的东北军王德林营长率全营500余名官兵起义抗日,中共派王德林旧友、共产党员李延禄去帮助他,并担任王任总司令的“国民救国军”参谋长。李延禄在军中建立了由我党秘密领导的700人的补充团并兼任团长(孟泾清任地下党书记)。国民救国军1932年2月连克敦化、额穆和蛟河三县,队伍壮大到5000人,声震远近,引起日军恐慌。关东军司令部急调天野第十五旅团等部,从敦化向镜泊湖进行“征讨”。

天野少将是关东军第二师团的旅团长。在侵占军事要塞沈阳市、吉林省会吉林市、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市,以及侵占哈尔滨特别市等军事行动中,天野旅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九一八”侵略东北的急先锋。

日军兵分两路,以“北隔南攻”战略,对国民救国军发动钳形攻势。北面,以一个大队左右兵力占领海林、宁安,阻隔吉东的抗日救国军与北满的李杜自卫军联合作战;南面,同混合第八旅团主力共同集结到敦化,组建号称万人的天野部队,意图一举消灭活动在镜泊湖南湖头一带的王德林救国军,然后从南向北,占领整个“吉东”(吉林省东部)。

大敌当前,李延禄说服王德林,利用镜泊湖一带的有利地形和日军的骄狂心理,在“墙缝”一带伏击日军。他们用20匹马往返多次,把救国军全部库存的手榴弹运到伏击地点。

1932年3月13日清晨,当地爱国猎户陈文起为日军“带路”,将日军诱入我军埋伏圈,李延禄率700名补充团官兵随即打响战斗。

“墙缝”的地形地貌,是补充团最强大的秘密武器。天野部队在人数、装备、训练、作战经验等方面都大大超过救国军,但因为“墙缝”独特的地形地貌,双方优劣势发生根本的转变。

“墙缝”是夹在牡丹江和一个山坡中间的一条5华里长小路,路边耸立一人多高的石壁,时断时续,隔一段有个裂口,被称“墙缝”。小的缝隙只能露脸,大的缝口数米宽。埋伏两端可形成交叉火力。

“墙缝”战场长5华里,陈文起把日军带到最远端的5号阵地后,李延禄一声令下,5华里长的战场上30多个袭击点(缝口)同时对敌发动袭击,令7000多人的日军被分散在30多个岩石缝口,优势兵力被化解。

“我们的勇士,三五成群”布阵,守大缝口的每组5人,守小缝口的每组3人,有的负责拧盖子递手榴弹,有的负责投弹,投累了轮换。李延禄后来回忆。

高大的岩石,让日军的装备优势被化解。岩石高过人头,补充团战士躲在岩石缝口后扔手榴弹,日军的步枪、机枪无法伤及抗日战士。又因为战场狭窄,日军的炮弹飞过战线老远,失去用场,机械化部队在山地窄道和巨石缝口也无从施展,飞机又无法对与日兵近距离作战的我军投弹。

日军习惯用两面包抄、中间突破战术做进攻,也注意撒开散兵线。但在狭长的“墙缝”,无法两翼包抄,也无法攀登垂直光秃的岩石,撒开散兵线更无意义。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协同作战能力,在这里都起不到作用,日军唯一的选择就是向30多个缝口冲击,因为只要能突破其中一个缝口,日军就能横向反包围抗日军。

在骄狂的日军指挥官看来,救国军不过乌合之众,只要冲过某个缝隙,胜券就在握,于是按小队、中队建制反复驱赶士兵向上冲。这样一来,等于主动向补充团战士喂食,扩大了手榴弹的杀伤力。据参战村民李长发说,岩石下敌兵一批一批倒下,肢体横飞,成堆成片的“死倒”垛,一片鬼哭狼嚎。

补充团战士由于伏在巨石缝下边投弹,伤亡风险大大降低,伤亡仅7人。“墙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和日军的狂傲,让补充团有效实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根据战后打扫战场缴获枪支的数量,估算歼灭(含亡和伤)日兵至少3500人。

战斗持续到10个小时,天野终于发现救国军的薄弱环节。他们改向埋伏在西山掩护补充团后翼的“戴营”发动强攻。见“戴营”撤退,为避免被抄后路,李延禄才下令补充团按预定路线及时撤退。

此后,李延禄又在“松荫(乙)沟”组织火烧伏击战,日兵身上和马匹背上的弹药遇火爆炸,毙伤日兵数千。据事后调查,逃出火网的日兵大约400人。这400残兵后来在“关家小铺”战斗中被击毙100多人、在“高岭子”战斗中又被击毙200多人。最后,7000人的天野部队成功西逃的不足百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这才是上海第一大恶人,被毒死后,戴笠高兴得手舞足蹈

提起吴四宝这个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他可是尽人皆知的大恶人、大汉奸,暗杀、绑架、贩烟土、抢地盘,无恶不作。据说,当戴笠得知他的死讯时,竟然高兴得在办公室里手舞足蹈,比杀掉王

老照片:这才是八路军真正的武器装备

如果有人问你「”抗战时期八路军有怎样的武器装备”?你会想到那些?是「”小米加步枪”还是「”二营长我的意大利炮呢”?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很多爱看抗战影视剧不看历

历史秘闻 他指揮了抗戰第一大捷,七百人殲滅七千鬼子,建國後任副省級職務

有人認為,抗戰第一大捷是「平型關大捷」。其實在這之前,還有一次大捷,七百人殲滅了日軍七千人。因為雙方損失不符常理,甚至有人懷疑此戰的真實性。抗戰第一大捷的指揮者,建國後成為了副省級幹部。此戰就是鏡泊湖

他指揮了抗戰第一大捷,七百人殲滅七千鬼子,建國後任副省級職務

有人認為,抗戰第一大捷是「平型關大捷」。其實在這之前,還有一次大捷,七百人殲滅了日軍七千人。因為雙方損失不符常理,甚至有人懷疑此戰的真實性。抗戰第一大捷的指揮者,建國後成為了副省級幹部。此戰就是鏡泊湖

历史秘闻 这才是天下第一商帮衰落的原因

话说明王朝建立以后,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就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边重镇,其中固原、宁夏、延绥、甘肃四镇属于陕西管辖,总计兵力20余万人,马10万余匹。九边重镇为维持规模如此巨大的边防驻军,后勤供应就

这才是民国第一狂人,鲁迅不敢骂的人,他敢骂

在民国那个乱世,出现了很多「”狂人”,口无遮拦,肆无忌惮,谁都敢惹,谁都不怕,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龚德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看看他对自己的评价吧——「”胆大狂妄这四个字,生是我的美评,死是我的嘉谥。”说

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让孩子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1、中央层面:夏王为最高统治者,在中央政府层面下设分管各个领域的文官。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第一个朝代,尝试了在管理层面的探索2、地方层面:施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国,诸

历史秘闻 万人驻足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盛典

在祖国70年华诞之际,北京首都机场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振奋人心,引人落泪!当我看完这个视频,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感动!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盛典!当音乐响起,在场的中国人全部驻足,跟随着音乐一起歌唱《我和我

不忠不孝,晚年惶恐,这才是锦马超的真面目

三国演义和民间戏曲中,马超英武过人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一杆长枪所向披靡,号称「”神威天将军”,渭水河畔曾经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然而真实历史中的马超,却堪称不忠不孝,甚至于晚年都十分凄凉。不孝——三国第一

这才是西安事变活捉蒋介石的人,张学良奖励了他5000块钱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西安事变打响第一枪并活捉蒋介石的人,是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实际上,孙铭九当时只是负责外围的协助工作,真正打响第一枪并活捉蒋介石的,其实是王玉瓒,辽宁黑山县人。王玉瓒从小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