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太宗晚年腐败程度有多不堪
Posted 史书
篇首语: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太宗晚年腐败程度有多不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太宗晚年腐败程度有多不堪
纵观浩浩盛世,一代明君,在52岁时就英年早逝,是天命还是人为?两征高丽,修造宫殿,毁魏徵墓碑,赐刘洎自杀,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传说中的辉煌圣殿或许早已蛛网盘结、荒草没膝,让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障,展开贞观画卷,用智慧的心灵做出一个合理的评判。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声色犬马和个人享乐。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
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他曾接受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但是,到贞观中晚期,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和其权力的日益巩固,他骄傲自满的情绪大大地滋长并渐渐地趋向了奢侈腐化。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如下:
一、自恃才高,刚愎自用。史书记载,唐太宗晚年,自认为文韬武略都大大超过了古人,经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开始对群臣意见置之不理,而且常常威吓那些和他意见不同的人。宰相房玄龄临终时就难过地说,现在朝廷已经无人敢犯颜强谏了。贞观十年(636年),魏徵发现他“渐恶直言”,他恼怒之下差点杀了魏徵,后来是贤惠的长孙皇后以“明君贤臣”之华词才劝其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最后还是毁魏徵墓碑,赐刘洎自杀。直到武则天当朝,刘洎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恢复官爵。
二、他不听劝告,好大喜功,两征高丽。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耗资巨额,民不聊生,以至于激化了阶级矛盾,结果引发农民起义。
三、大造宫殿,奢侈腐化。贞观十一年(637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647年)又修翠微宫,宫中多用金玉装饰,还大量挑选民女入宫。贞观十六年(642年)又下诏称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浪费现象加剧。
这样的做法确实不是一个明君所为,但更为荒唐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白星多次在白昼出现。这本来是宇宙间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而太史却占卜说,这应在“女主昌盛”。当时民间流传说“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让李世民更加担忧,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让“武王”取代呢?于是,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个“武王”。
在一次普通的宫廷宴会上,大家行酒令,说自己的小名。有个叫李君羡的左武卫将军说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太宗想到了那个传说,令太宗更加疑心的是,他的官衔、爵号、籍贯和职务里,一连串占了四个“武”字:“左武卫将军”里占了一个,“武连县公”占了一个,他又是“武安县”人,是宫城北门“玄武门”的守将。太史的占卜正好应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于是太宗就找了个借口杀掉他,这样李君羡就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牺牲品。直到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李君羡的家属来申冤,他才被平反。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病体稍愈。可此时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后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王玄策把他献给了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说他自己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李世民对此深信不疑。一年之后,药丹配好,李世民毫不迟疑地吞下,结果中毒暴亡,就这样荒唐可悲地过早离开了人世。
最为人们所不能原谅的就是,唐太宗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于是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虽史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书其事”,但据考证,史家认为李世民曾多番修改两书。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无法与人言说的痛。终李世民一生,宫门喋血永远是自己心里抹不去的阴影,修改史书的原因大概是这位帝王为了掩饰自己心里的痛吧。
相关参考
纵观浩浩盛世,一代明君,在52岁时就英年早逝,是天命还是人为?两征高丽,修造宫殿,毁魏徵墓碑,赐刘洎自杀,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传说中的辉煌圣殿或许早已蛛网盘结、荒草没膝,让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障,展开...
纵观浩浩盛世,一代明君,在52岁时就英年早逝,是天命还是人为?两征高丽,修造宫殿,毁魏徵墓碑,赐刘洎自杀,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传说中的辉煌圣殿或许早已蛛网盘结、荒草没膝,让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障,展
如果把「腐败」限定为狭义的「贪腐」,那么国民政府在「党」这个方面,因其地方各级党部力量异常薄弱、地位异常低下,其实并不具备大规模「贪腐」的条件;但若把「腐败」的定义扩大到「不作为」、「反作为」的程度,
唐朝无疑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国度,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也包括相对其它朝代而言的性开放。唐朝之所以性开放的原因很多,愚以为唐朝皇帝的“乱伦”失德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当...
唐朝宫廷秘史:揭秘唐朝私生活糜烂不堪的四大公主【图】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二十六位公主改嫁,其中许多公主还是三嫁、四嫁。唐太宗纳弟媳杨妃为妇,唐高宗封庶母武则天为皇后,唐玄宗占
唐朝宫廷秘史:揭秘唐朝私生活糜烂不堪的四大公主【图】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二十六位公主改嫁,其中许多公主还是三嫁、四嫁。唐太宗纳弟媳杨妃为妇,唐高宗封庶母武则天为皇后,唐玄宗占
自古以来,在龙凤呈祥中都是龙主凤从,不管凤的地位如何显耀,都逃不过附属的命运。而在诸多“真龙”执掌天下的中国历史中,偏偏有一只凤不甘心命运的安排,跻身到了帝王的行列,并且成
一、堵上耳朵,踹开诤臣,拎着鞭子办事儿。《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了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怎样拐弯抹角地哄骗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因为魏征多嘴多舌,处处制肘,皇帝感到不舒服,甚至在背地里恼羞成怒,一边骂街,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作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应该说李世民是皇帝中的一位难得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从谏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