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荔枝膏没有荔枝却是宋朝甜点的代表

Posted 荔枝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荔枝膏没有荔枝却是宋朝甜点的代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荔枝膏没有荔枝却是宋朝甜点的代表

宋朝人孟元老回忆说,北宋都城开封最大的夜市叫作「州桥夜市」。每年夏天,该夜市生意兴隆,通宵达旦,以下甜点俯拾皆是:

水饭、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酿砂糖、冰雪冷元子、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紫苏膏、滴酥……。(《东京梦华录》卷二《州桥夜市》)

孟元老罗列了这么一大堆饮食名称,其中很多已经失传,为了让大家明白它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美食,下面我来分别解释一下。

水饭是稀粥泡干饭。我们现代人吃米饭,干吃没胃口,一定要炒些菜来配它,譬如弄成鱼香肉丝盖饭、鸡蛋番茄盖饭之类。古人吃米饭比较简单,特别是古代的穷人,买不起盐、买不起肉,炒菜嫌费油、买菜嫌费钱,只能吃白饭。

吃着吃着,吃出诀窍来了:他们先熬半锅稀粥,让它发酵,发到又酸又甜、略有酒气的时候,再蒸半锅干饭,放凉了,用刚刚发酵好的稀粥一拌,酸酸甜甜很好吃,比吃白饭强得多。像这种用发酵稀粥来浸泡入味的米饭,就是传说中的水饭。

水晶皂儿是糖浸皂角米。皂角米是碱性物质,可以加工成肥皂,洗脸洗澡洗衣服,也可以煮熟食用。北宋庄绰《鸡肋编》云:「京师取皂荚子仁煮过,以糖水浸食,谓之水晶皂儿。」可见水晶皂儿其实是煮熟之后再用糖水浸泡的皂角米。

生淹水木瓜比较简单:将木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先用盐水浸,再用糖水泡,最后放进冰水即可。

药木瓜相对复杂一些:将木瓜去皮去瓤,切成长条,与砂仁、姜末、甘草、豆蔻一起拌匀,略微撒些盐,在太阳地里暴晒,晒成木瓜干,用糖水泡透。

鸡头酿砂糖:鸡头即芡实,芡实挖孔,酿入砂糖,再用蜂蜜浸泡,加工成蜜饯鸡头米。

冰雪冷元子:元子即汤圆,冰雪冷元子即冰镇汤圆。

绿豆甘草冰雪凉水:绿豆与甘草一同煮汤,放凉,冰镇,然后饮用。

荔枝膏:这道甜点名曰荔枝,实际上跟荔枝没关系,待会儿我们再详细介绍。

杏片:半熟黄杏剖开去核,切成薄片,做成蜜饯。

梅子姜:梅子先后用盐、糖腌透,再拌以姜丝。

香糖果子:宋朝人所说的「果子」通常不是指水果,而是用小匣子封装的各类甜点。

间道糖荔枝:「间道」是宋元白话,意思是不同颜色组成的花纹,所以间道糖荔枝就是杂色糖荔枝。宋朝药典《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二十三有记载:「其市货者多用杂色荔枝,入盐梅,暴之成。」意思是当时商贩喜欢用不同颜色的荔枝做成荔枝干,看起来五彩缤纷,卖相不错。

越梅:绍兴出产的杨梅。据南宋方志《嘉泰会稽志》,绍兴的杨梅肉大核小,皮色深紫,色香味俱佳,号称全国第一。

紫苏膏:将紫苏、肉桂、陈皮、甘草、良姜等药材磨成粉,加水煮沸,再加入蜂蜜,慢火熬成稠膏。这道甜点既是小吃,又是药物,主治消化不良。

滴酥:拙著《宋朝饭局》第六章曾对这种甜点详加论证,它是一种花式点心,用奶油制成。宋朝人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掺上蜂蜜,掺上蔗糖,凝结以后,挤到盘子上,一边挤,一边旋转,一枚枚小点心横空出世,底下圆,上头尖,螺纹一圈又一圈,这就是滴酥,又名「滴酥鲍螺」。

介绍完以上甜点,我们再着重介绍其中的那道「荔枝膏」。

《东京梦华录》卷二《州桥夜市》介绍北宋开封夜市上的各类甜点时提到荔枝膏,《武林旧事》卷三《都人避暑》介绍南宋杭州西湖之上的避暑食品时也提到了荔枝膏,这说明荔枝膏无论在北宋还是在南宋都比较常见。

元代药典《御药院方》第二卷有荔枝膏方:

乌梅八两、肉桂十两、乳糖*二十六两、生姜五两(取汁)、麝香半钱、熟蜜十四两,上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乳糖再熬,候糖化开,入姜汁再熬,滤去滓,俟少时,入麝香,用如常法服。

乌梅去核,肉桂磨粉,将以上两种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熬到水剩一半,滤去渣滓,加入乳糖。待乳糖化开,再加入姜汁继续熬,熬到水剩一小半的时候,再过滤一遍,加入麝香,将锅里的汤汁熬成浓稠如膏的一小团。

很明显,荔枝膏主要是用乌梅和肉桂加工而成的,并不需要荔枝。既然不需要荔枝,为什么名字里还要带上荔枝呢?因为做出了荔枝的味道。就像最常见的那道川菜「鱼香肉丝」,配料时不用鱼,出锅后却有鱼味,所以叫「鱼香」肉丝。

事实上,宋朝还有些饮食跟荔枝膏一样,名字里含有荔枝,实际上没有荔枝。如《梦粱录》卷十三《团行》中有一道「荔枝汤」,这道汤实际上是用乌梅、肉桂、生姜、甘草和蔗糖熬煮而成的,因为熬出了荔枝味,所以才叫荔枝汤。

《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和《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均提到一道名叫「荔枝腰子」的菜肴,这道菜肴也跟荔枝无关:将羊肾脏或者猪睾丸洗净,剥掉外膜,剔掉臊筋,切出菱形交叉的细密纹路,再片成腰花,入锅爆炒。腰花一受热,迅速卷曲,表面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颗粒状的小突起,极像荔枝的外壳,故此得名荔枝腰子。

从用料上看,荔枝膏确实有些名不副实,可是如果从做法上看,荔枝膏却是宋朝膏类甜点的一个典型代表。「膏类甜点」是我硬拟的概念,指的是做法和形状均与荔枝膏类似的甜点,例如木瓜膏、皂儿膏、橘红膏、紫苏膏、杨梅膏、瓜蒌煎等等食品(这些食品散见于《武林旧事》和《东京梦华录》)。

前面说过,荔枝膏是用乌梅加上其他材料熬成的稠膏,而木瓜膏、皂儿膏、橘红膏等等膏类甜点同样也是用不同材料熬成的稠膏。

先说木瓜膏。将木瓜去皮去瓤,取果肉一斤,切碎捣泥,放入砂锅,用水煮沸,撇去浮沫,加麦芽糖,改成小火,边熬边用竹铲翻动,防止黏锅,持续熬上两个小时,锅里的木瓜汤会越来越稠,越来越稠,直到变成一小团可以扯出长丝的稠膏,才停火出锅。

将这团稠膏装入干净并且干燥的小瓷瓶,封住瓶口,可以保存一个夏天。哪天口渴了,打开瓷瓶,用竹勺挖出一点点,放到碗里,滚水冲点,慢慢搅化,就是一碗浓香可口的木瓜汤。如果再冰镇一下,又爽又甜,更加可口,既解馋又解暑。

再说皂儿膏。皂儿即是皂角米,将皂角米用糖水浸泡,那是水晶皂儿,将皂角米熬成膏,那就是皂儿膏了。皂角米加水磨浆,倒入砂锅,先用大火烧开,再加入熟蜜或者麦芽糖,改成小火持续熬煮。熬煮的时候,同样要不停地翻搅、撇沫,直到汤汁变稠,稠汁成膏,停火出锅,入瓶存放。

紫苏膏在前文已经说过,橘红膏和杨梅膏的做法跟木瓜膏相同,无须赘述。瓜蒌煎名为「煎」,实际上也是「膏」:将熟透的瓜蒌取出果肉,捣成果泥,用清水搅成浆,烧沸后入麦芽糖同熬。

现代读者可能会表示不理解:杨梅、乌梅、木瓜、瓜蒌……,都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干嘛要熬成膏呢?熬的时候干嘛还要添加蜂蜜和麦芽糖呢?经过长时间熬煮,维生素统统被破坏掉了;添加了蜂蜜和麦芽糖,本来含糖量不高的水果变成了三高食品,吃维生素变成了吃糖,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

我们现代人担心的是高血糖,追求的是健康,宋朝人其实没这个顾虑。第一,宋朝虽富,生产力虽发达,但吃不饱饭的穷苦老百姓依然占据绝大多数,他们需要担心的是营养不足,而不是营养过剩,即使是钟鸣鼎食之家,也未必会考虑营养过剩的问题(例如司马光奉养其八十岁的哥哥司马旦,每天晚上必让其多吃肥肉,因为在当时士大夫心目中,老年人多吃肉才是幸福生活的标志)。

第二,宋朝没有冰箱,只能用冰块来保存新鲜水果,普通人家为了延长瓜果的食用期限,只能采用蜜饯和熬膏等方式,而无法再考虑维生素破坏不破坏的小节;第三,如果您品尝过真正的膏类甜点,您就会发现它们具有新鲜水果所不具备的奇特风味。

我仿照宋朝古法做过一回「西瓜膏」:大西瓜一个,取汁一锅,烧沸,撇沫,倒入瓜瓤,熬得只剩一小碗,比果酱还要浓稠,不添加任何配料,却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用小汤匙挖着尝上一口,其甜如蜜,其香也如蜜。

*乳糖:以石蜜(石蜜又称崖蜜、岩蜜,现在常称为片糖,是指甘蔗汁经过太阳暴晒后而成的固体原始蔗糖。)和牛乳、奶酪做成饼块者为乳糖。

相关参考

三月最美荔枝花,“荔枝之鄉”等您來

明朝孫蕡如此描述荔枝花:“紅鞋金帶荔枝花,三品詞林內相家。”三月時節,黃盈盈的荔枝花又重新佔據了枝頭,一朵朵,一簇簇,散發著陽春的氣息。素有著“荔枝之鄉”的靈山的荔枝花當然不能輸!今年的荔枝花長什麽樣

汉武帝钟情荔枝

汉武帝对荔枝的兴趣明显要大于对鲨鱼的兴趣,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荔枝味美,另一方面或许也跟《列仙传》“有食其华实为荔枝仙人”的记载有关。汉武帝第一次品尝到荔枝,大约是在建元元年,那一年他刚刚登基为皇帝。当时

唐朝历史 杨贵妃与荔枝的那点事

 杨贵妃与荔枝的那点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产于南方,加之物以稀为贵的世间法则,中原对荔枝视若珍宝,一枚难求。荔

历史典故 为什么杨贵妃能吃到新鲜荔枝

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为什么杨贵妃能吃到新鲜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句是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中的两句,描述的是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而千里送荔枝的场景,同时,为给杨玉环送荔枝,而修

历史秘闻 荔枝的“黑”历史上,汉武帝也占有一席之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描写的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的往事。为了保障贵妃能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安排专人,马不停蹄地从岭南将贡品荔枝运往长安。>荔枝做为贡品,其实早于唐朝九百多年

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他說吃一千顆都沒事

蔡襄,福建人。福建盛產茶和荔枝,蔡襄就寫了《茶錄》和《荔枝譜》。這部《荔枝譜》2500餘字,寫於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關於荔枝的專著,也是現存最早的果木專著。在這部《荔枝譜》中,

荔枝炮 箭毒木 毒鱼藤

陈列于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馆外的荔枝炮仿制品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唐述权、符武平,原题为:《荔枝炮、箭毒木、毒鱼藤:海南南阳抗日的三大“神器”》海南省文昌南阳地区(原南阳乡,现文昌市文城镇南新村、南

养生知识 为什么吃荔枝会酒驾

吃会?夏季各种水果纷纷上市,但是有的水果不太适合司机食用,例如,听说吃了后会被检查出酒精,是真的吗?吃荔枝会呢?下面为您介绍。为什么吃荔枝会?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

唐朝历史 唐朝史上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样运到长安的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留下的名句将荔枝美名传遍古今。但很少有人知道极易变质的荔枝是如何从南国运到长安的。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白居易在《

唐朝历史 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样运到长安的

 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样运到长安的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留下的名句将荔枝美名传遍古今。但很少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