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母国光人物简介

Posted 光学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母国光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母国光人物简介

·母国光



母国光,光学家。长期从事光学、光学工程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两项具有重要价值的发明专利,其科研成果中有3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有4项获部委级奖。他在从事教学和教育领导工作中成绩卓著。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他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博士和硕士数十名。他任南开大学校长近十年,在贯彻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中,他在基础学科的调整和改造、师资队伍的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和学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式办学及实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绩,为南开大学发展成具有先进水平的重点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母国光,1931年1月22日生于辽宁省锦西 (现葫芦岛市)。

1944年以锦州考区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锦州第二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秋到沈阳中法中学读初二,1946年破格提前升入高中,1947年转入北平盛新中学,194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的南开大学物理系。他的求学是很艰苦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境困难,但从小就立志刻苦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品德和意志。

1952年,因成绩优秀和工作需要,提前毕业留南开大学物理系任教。先后开设普通、中级和高级光学实验,辅导光学课和习题课。为开设应用光学课,1956年至1957年被派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进修。在著名光学专家龚祖同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光学设计、光学仪器理论和光学测试等应用光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取得优异成绩。1958年至1966年他在南开大学物理系讲授 “光学” 和 “应用光学”课程。在这期间,他为天津光学仪器厂设计新的光学仪器并投入生产,并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1959年周恩来总理到南开大学视察,他当时只有28岁,是天津人造卫星观察站负责人。在总理视察期间,他向总理汇报了观察人造卫星的效果,总理与他合影并鼓励他。成为他为我国光学事业奋斗的动力。1971年至1978年,他仍讲授 “光学” 和 “应用光学” 课并带领学生开门办学。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79年他开始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他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和阿拉巴玛大学研修,任兼职教授和访问教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回国后首先在我国领导开展白光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1983年他晋升为教授,任物理系主任。1984年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至今。1985年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95年任南开大学校长,1985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和1991年先后当选为大学国际联合会常务理事,美国光学学会Fellow,和国际光学学会Fellow。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会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协常委、天津市科协主席、天津市政协常委。

我国早期从事应用光学、光学仪器研究工作的学术带头人



50年代末他就从事应用光学的研究工作; 60年代初,他作为 “光谱析钢仪” 的设计和制造负责人,完成了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为天津光学仪器厂的支柱产品,填补了我国该产品的空白,20多年生产2700台,销售国内外,获得很大经济效益; 60年代,他研究了当时还处于萌芽的技术—傅里叶干涉调频分光计; 7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彩色电视会战,他任全国彩色电视攻关天津技术负责人,他带领科技人员设计了彩色分光系统、变焦距物镜等,解决了设计和技术上关键问题。1976年他深入天津电影机械厂,主持设计了电影放映机的投影物镜和 “锥轴深椭球冷反光镜”,使光利用率一下提高250%,并解决了照度不均性问题,优于国外产品。该成果1982年获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975年他到西安光机所,讲授光学设计理论及指导光学设计工作,他带领科技人员设计高倍变焦距镜头,是当时我国高水平变焦距物镜领先设计者。

我国白光光学信息处理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70年代末,他认识到光学信息处理是信息光学和现代图象科学的前沿,在我国率先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工作。1980年至1981年他到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和阿拉巴玛大学访问进修,与光学信息处理专家F.T.S.Yu教授一起进行白光信息处理的开拓性研究。他们合作发表的 “白光信息处理的现代进展” 一文,是一篇从事白光信息处理研究的指导性学术论文。他们还合作发表了 “彩色胶片的存贮和彩色恢复” 等论文,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1981年回国后,他又系统、深入的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在他的带领下,该课题组取得的 “白光光学信息处理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研究” 成果,获得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该成果首先提出在白光光学信息处理系统中用色度值作图象的加减运算和微分运算,首先提出5种新的光学编码技术,即散斑编码、三色光栅编码、傅里叶频间干涉编码、单色调屏脉宽编码以及银盐干板漂白位相编码。这些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不仅注意基本理论研究,更重视开发应用研究。他领导的课题组研究成功的 “用黑白感光片作彩色摄影技术”,1989年获中国专利局的发明专利。在该技术中,发明了一种全光学色编码器件—三色光栅,将它置于照相机底片前的片门处,可将拍摄的彩色图像编码记录在黑白底片上,在彩色图象解码仪中通过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彩色滤波可将黑白编码片再现彩色图像。经过近10年的刻苦研究,使之实用化。实现了用黑白底片作彩色摄影的重大突破,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震惊和高度重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观看演示后赞不绝口,称之为 “活物理,非常巧妙”。国内外许多著名光学专家参观了实验,认为是国际领先水平。他主持研制的彩色编码相机和彩色解码仪构成的光学信息处理机,获得1992年的国家发明二等奖,被誉为我国1991年的十大科技新闻之一。1995年研制成功的 “数字彩色图像编码及频谱滤波仪”,获美国专利,该技术使彩色图像的编码和解码向数字化处理迈进一步,即可由计算机数字化运算将黑白编码片解码,再现彩色图像。1997年他领导的课题组与其它单位合作,根据上述两项专利技术研制的航空侦察大幅面光学信息处理系统,通过技术鉴定和产品设计定型。该成果被认为是属国际领先水平,是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的高科技设备。在航空侦察摄影、遥感和彩色档案存贮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由于他在科研上的突出成就,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他 “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称号,1987年日本立命馆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他“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研工作者”称号,1995年获国防科工委“光华科学基金一等奖”,1998年获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从事光学教学,培养光学人才为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1952年大学毕业留南开大学工作后,他开始从事光学教学工作,开设光学实验课,1957年开始主讲 “光学” 和 “应用光学” 课,1979年后为硕士研究生主讲 “光学信息处理和全息术”课,为博士生讲授 “现代工程光学” 课。他讲课认真,经验丰富,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他对学生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受到学生尊重。他从事光学教学工作已50年,1964年由他主编出版的普通物理 “光学” 一书,是我国第一本基础物理的光学的大学教科书,1978年又经修改和补充,成为 “文化大革命” 后适应大学物理水平的基础教材—光学。1986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译著的 “光学仪器理论” (部分)、“光学成就”、“光学信息处理” 等,在我国光学界受到广泛重视和欢迎,这些书对我国光学的教学和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1984年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并任所长。经十多年的努力,这个研究所已取得显著成绩,该所有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博士点,迄今已培养博士50多名,硕士100多名,有光学信息处理、光谱学、激光应用、光电子学和光纤通讯等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多篇,获国家级和部委级奖的科研成果30多项。该所1996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模先进集体,并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状”。该所设有国家教委“光学技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在国内外光学界颇有影响。

他自1993年出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更加关心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为发展我国光学事业出谋划策,积极参加和主持国内外光学界的学术活动。他担任1996年和1998年两届国际光电学术大会的主席,并在1998年主持了国际光学委员会 (ICO)在中国的首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家



他自1986年到1995年,任南开大学校长。在任近十年期间,贯彻党中央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进行改革。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点与现代化经济建设现状和需要相适应。

在任期内,他主持对南开大学的基础学科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文理并重,形成14个学科群体,成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新院所。南开大学与国际重点大学建立学术合作交流关系的数量翻了两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 多次报道南开大学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成绩。他当选为大学国际联合会第八、九届常务理事,成为第一个进入该组织的中国大学代表。他广聘名师,陈省身、杨振宁、杨叔进、桑恒康等知名学者出任南开大学各个研究所所长或学术带头人。聘请李政道、李远哲、袁家骝、基辛格、韩素音、金大中等国际知名学者或人士担任南开大学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发展,学校整体水平和国内外声誉有显著提高。1995年5月,他主持并完成了南开大学进入国家教委第一批 “211工程” 项目建设的立项预审,为南开大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简 历



1931年1月22日 出生于辽宁省芦葫岛市 (原锦西)。

1949年9月—1952年8月 在南开大学读书。

1952年9月—现在 在南开大学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

1956年8月—1957年6月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修。

1980年3月—1981年6月 在美国密执安州立维恩大学和阿拉巴玛大学研修。

1952—1958年 在南开大学物理系任助教。

1958—1978年 在南开大学物理系任讲师。

1978—1983年 在南开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教授。

1984—现在 在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

1982—1984年 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

1985年2月—1985年12月 任南开大学副校长。

1986—1995年8月 任南开大学校长。

1987—1996年 任中科院 “应用光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0年 当选美国光学学会Fellow。

1991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

1992年 当选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会长。

1993年 当选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1994年 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7年 当选中国科协常委、天津市科协主席。

主要论著



1 母国光,战元龄.光学.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2 Mu Guoguang,Chiang C.K. Liu Huaguang.White lightimagc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by colorimctric mcasurcmc-nt,Optics Letters,Vol. 6,No,8,p. 389,1981.

3 Mu Guogang,Chiang C. K.,Liu Huaguang,White-light stereo-projection through Fourier spectrum polariza-tion,Optics Letters,Vol. No. 6,p. 263,1981.

4 T. F. Yu S.,Mu Guoguang,Zhuang Songlin. Colorrestoration of faded color films with white-lightprocessing.Optik,Vol. 58,No. 6,p. 389,1981.

5 Mu G. G.,Wang Z. Q.,Gong Q. .White-light im-age processing using oriented speckle - screen encod-ing.Optics Letters Vol. 10,No. 8,p. 376,1985.

6 Mu Guoguang,Wang Xuming,Wang Zhaoqi.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generated oriented speckle screen to imageprocessing. Proc. of SPIE,Vol. 673 ,p. 508,1987.

7 Mu Guoguang,Wang Xuming,Wang Zhaoqi.A new type ofholographic encoding filter for correlation a lensless indensi-ty correlator. Proc. of SPIE,Vol. 673,p. 546~549,1987.

8 Mu Guogang,Wang Xuming,Wang Zhaoqi.Amplitude-compensated marched filtering”,Applied Optics.Vol.27,No. 16,p. 3461~3463,1988.

9 Mu Guogang,Wang Zhaoqi,Zhang Zhenlong. Multiplexintensity correlator with Fourier-transform holographicfilters. Optik,V8 1 N2 pp. 76~78,1989

10 Mu Guogang,Ding Peijing,Fang Zniliang.A new tech-nique of Realizing Pseudocolor Image.Vol. 81,No. 3,p.90,1989.

11 母国光,王肇圻.实时光学强度相关器的研究.科学通报,35,576,1990.

12 Mu Guoguang,Lu Mingzhe,Zhan Yuanling.IPA modelof neural network and its Monte Carlo learningalgorithm.Optik,Vol. 89,No. 1,p. 11,1991.

13 Mu Guoguang et al. Holographic associative memory withbipolar feature”,Proc. of SPIE,1558,p. 518,1991.

14 Mu Guoguang,Fang Zhiliang,Wang Xuming,KuangYuguang. Color image display with black - and - whitefilm. 《Electro-optical Displays》,Marcel Dekker,Inc.p. 187~210,1992.

15 Mu Guoguang,Fang Zhiliang,Liu Fulai,ZhaiHongchen. Aphysical method for color photography. ICOVol. 3《Trends in Optical》Academic Press,p. 527~542,1996.

16 Mu Guoguang,Wang Zhaoqi. Application of moving grat-ing in BSO to op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Proc. SPIE,2849,240,1996.

17 Mu Guoguang,Shao Xinxin,Wang Zhaoqi,Fu Ru-lian. Computer-Generated Amplitude Matched Fil-ter.Optical Engineering,37. p. 99,1998.

18 Shao X. X.,Wang Z. Q.,Cartwright C. M.,Fu R. L.,MuG. G.,Gillespie W. A..The amplitude-compensatedmached synthetic discriminant filter by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phy. Optik,110,172,1999.

19 Ling J.,Lie L.,F.Zhiliang,L.Fulai,M. Guoguang. Ate-chnique of digital color image retrieval from the encodedblack-and-white film. Optik,110,178,1999.

20 Mu G. G.,Lin L,Wang Z. Q..Multichannel photogra-phy with digital Fourier optics,《International Trends inOptics and Photonics》ICO IV by T. Askura,Springer,p.86~95,1999.

相关参考

五代十国 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单氏

单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档案:姓名:单氏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婚配:汉国光文帝刘渊封号:皇后单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的皇后。单氏本为氐族酋长的女儿,长相非常美,史称“有绝色”。当时刘渊的势力一步一步壮大

五代十国 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呼延氏

呼延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档案:姓名:呼延氏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婚配:汉国光文帝刘渊封号:皇后呼延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匈奴族人。呼延氏是匈奴贵族之后,刘渊娶其为妻。刘渊是匈奴族人,汉朝时为了保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为什么帮别国打自己母国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战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春秋战国时期,有着许许多多的诸侯国。它们也许是姬姓,也许是别的什么姓,总之它们都在为了名利和土地在互相征伐。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毕竟人不为己,天诛

知名人物 周炳琨人物简介

·周炳琨周炳琨,光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半导体激光(LD)泵浦钇铝石榴石(YAG)固体激光器和窄线宽稳频YAG固体激光器,从而开辟了固体激光器的新领域,为发展我国光电子技术和科技

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刘乂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刘乂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317父:刘渊刘乂个人(历史lishixinzhi.com)刘乂(?-317年),十六国之匈奴汉国光文帝刘渊的儿子,刘渊的第二任皇后单皇后所生。刘乂主要事迹

知名人物 王大珩人物简介

·王大珩王大珩,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多年来为开拓我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为我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历史人物 张良为何愿意做刘邦的谋臣

  为什么那么多的有才干的人都喜欢跑到刘邦的汉营去,项羽不是很厉害吗,人们为何不去投奔他?张良就是一个例子,他曾经在项羽叔父项梁的帮助下,恢复了韩国,也就是自己的母国,还如愿做了韩国的司徒。为什么最终

春秋战国 悲剧收场

古装大戏《传》正在热播,而马苏在这部剧中扮演的第一大反派魏琰也备受瞩目。魏夫人在剧中用尽各种手段去陷害芈月、芈姝,最后结局凄惨。魏琰把她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的儿子身上和母国,最后连母国都抛弃了她。魏琰一

春秋战国 悲剧收场

古装大戏《传》正在热播,而马苏在这部剧中扮演的第一大反派魏琰也备受瞩目。魏夫人在剧中用尽各种手段去陷害芈月、芈姝,最后结局凄惨。魏琰把她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的儿子身上和母国,最后连母国都抛弃了她。魏琰一

历史人物 十六国时期汉赵皇帝刘渊之子“刘”简介

个人简介刘(?-317年),十六国之匈奴汉国光文帝刘渊的儿子,刘渊的第二任皇后单皇后所生。主要事迹单皇后是氐族首领单征的女儿,永凤元年(308年),单征投降汉国。但单氏何时嫁给刘渊已不可考,在3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