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唐统一人物简介

Posted 测量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唐统一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唐统一人物简介

·唐统一



唐统一,仪器仪表和计量测试专家。长期从事仪器仪表和计量测试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方面有高深的造诣。精心培育了测量和仪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指导研制了一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测试仪器,近年来潜心研究和悉心指导电力系统的谐波测量问题,并在采样理论上取得突破。为我国的仪器仪表和计量测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统一,1917年7月生于北京,原籍广东中山县。父唐悦良为清华大学第一期留美生,习国际法,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回国后先任教于清华大学,后在西北军从事外事工作。曾任外交部次长,晚年脱离政界以教书为业。母李淑成与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为堂姊妹,常以处世宽厚待人,涌泉报恩教诲子女。唐统一共有弟兄姊妹六人,分别攻读理、工和医科。

他中学就读于北平育英中学(现为北京25中和65中),虽然家境尚可,但长辈仍勉励自立,以能争得奖学金为荣,是以多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得以免去学费。1934年北平第一次举行全市中学会考,他名列初中榜首。

1936年,唐统一高中毕业,被保送入燕京大学,但志趣系于工程,是以放弃保送,转而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受教于吴有训、萨本栋、曾远荣等名师。次年即逢“七七事变”。他去燕京大学物理系借读一年。学年终了时考取美国CIT学院。但当得知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后,即随同一些滞留沦陷区的教师、同学经海路绕道越南赶赴昆明母校复学。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组,获学士学位。曾任马大猷教授的助教,并多方受到章名涛、朱物华、赵访熊、范崇武、钟士模、刘仙洲和孟广喆等老师的教诲、受益终身。

1943年,唐统一去英国曼彻斯特茂伟电机制造厂实习。他一面实习,一面勤奋苦读,两年后转为初级工程师,并获英国伦敦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二级荣誉)。在此期间,分别加入英、美两国的电机工程师学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在异国的他怀念祖国之情与日俱增。每每忆起中学所学的史、地、文学等课,就激发他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做为中国人的荣誉感; 但近代频仍的国耻事件和日渐衰微的国势,则令他忧心忡忡。他出国前,冯玉祥将军曾手书岳飞 《满江红》一阕相勉,更时刻激励他对祖国报效之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次年,海路开通后,即束装回国。此前曾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何要回到满目疮痍的故国。他正色答道: 出国学习是国民血汗所供养,国情日衰则需贡献所学。限于当时水平,他只是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 “工业救国”的道路上尽其所学而已。

回国后,经马大猷教授指引,到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在系主任章名涛教授的鼓励下,转而涉猎电磁测量领域。以他为首的电磁测量组,广泛收集、学习苏联、欧美、日本等有关文献资料,迅速编写出了教学用书,积极添购精密仪器和校验设备,为清华大学开拓电磁测量与仪器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保持工频电磁计量标准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唐统一在讲授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如50年代进行了“三维电解槽造型的研究”、“流速仪的校验”、“高温下金属蠕变的测量”等,使学校在测量方面的科研初具规模。60年代初,他参加了国内第 一台200Hz交流网络分析仪的研制,其中的关键部件 (带铁心的电感器) 的准确测量和补偿的问题在当时具有较大难度,他昼夜苦战,废寝忘食,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该分析仪的制成,使当时分析电力系统暂稳态的效率比人工计算提高了近30倍,在鉴定会上被公认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他后来从事的感应分压器的研究和电网谐波测量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都获得重要的成果。

1956年,唐统一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直至70年代末,1984年他又兼任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对深大图书馆进行了筹建工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建设和组织管理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唐统一在电磁测量和仪表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的主要贡献有下面几个方面。



追踪科学前沿,提高我国电磁测量与仪表的新技术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电磁测量与仪表方面一片空白。唐统一潜心钻研,希望能在他工作的领域中迎头赶上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他如饥似渴地了解国内外电磁测量与仪表的发展动向。为了能不断接触最新文献与资料,他数十年如一日,直至七十余岁高龄,频繁往返于本校、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他按期翻阅发达国家有关专业的最新期刊、文献、并制成卡片。从40年代至今,上述工作仅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去农场劳动而被迫中断,但一旦归来,他即将所缺各项一一补足。日积月累四十余年,他已积存与其科研有关的各类卡片达六七万张,成为他和同事共享的丰富的信息宝库。

唐统一在掌握了大量先进的科技信息的基础上,密切追踪科学前沿,把握住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他常常向有关部门提出诸多富有远见的建设性意见,如他较早提出了利用计算电容代替计算电感做为计量标准,以提高测量基准准确度的建议,倡导发展感应分压器技术。近年来,鼓励致力于谐波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等。这些建议都获得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积极付诸实现。此外,他还积极鼓励青年学者和专家去攻克世界先进测量技术和理论。由于所建议的主攻方向正确,在一些科研单位的努力下,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测量技术方面的差距,有些科研成果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他为推进我国电磁测量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倡议以计算电容做为电学基准、积极发展比例测量技术



在50年代中期之前,国际上各国重要计量部门都毫无例外地采用计算电感做为电学基准之一。但计算电感的磁场分布难于控制,修正因素过多,计算过程复杂,即使尽最大努力,其不确定度仍难低于10-5~10-6。如采用一般电容器做为基准,则其电场分布更不易控制。1956年计算电容问世,它的电容量计算公式只决定于一个几何长度,如果配合激光测距技术及应用某些补偿措施,可使该基准的不确定度降低一至两个数量级。各技术先进国家在50年代末期纷纷采用计算电容做为电学基准。有鉴于此,唐统一在60年代初期参加国家计量科技十年规划的制定工作时,就积极倡导和鼓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计算电容代替计算电感做为电学基准。他的建议得到了计量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计算电容的工作立即上马,在他们的精心研制下,计算电容的制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迅速地改变了我国基准落后的面貌,促进了计量工作的发展。

研制计算电容,必须进行测量与量值的传递,从而要发展高准确度的交流比例技术。唐统一敏锐地意识到感应分压器在标准传递中的重要作用,立即向有关计量部门提出建议,取得共识,同时着手安排自己的研究生从事感应分压器的研制工作。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他们自制了单级和多级感应分压器及其校验设备,并提出了误差补偿的新方法,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精心培育高层次人才



唐统一在清华大学从教近50年,花费了半生的精力和心血,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尤其是较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早在50年代初,他就担负起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讲授“电工原理”、“电器学”、“电磁测量”、“非电测量”等课程。他与同组的教师一道编写讲义,制造出各种仪表模型,摸索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一套教学方法,建成初具规模的教学实验基地。60年代初期,他即开始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创建了全国高校唯一的一个具有省、市级水平的电磁测量基地——精密仪表室,用以保持学校电测标准。70年代末期,我国刚刚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他就招收了全国第一批硕士生,并成为我国电磁测量方面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1989年,他所在的清华大学理论电工专业成为该领域我国唯一的重点学科博士点,他是学术带头人之一。近十年来,他已招收研究生十余名,其中博士生4名。在已培养的研究生论文中都有不同的建树,尤其是已毕业的两名博士生,在测量理论与方法上都有所突破,受到有关专家的首肯、其中一名博士生做为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在1991年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被单位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另外一名博士生的论文在提高非整周期采样工频谐波分析标准的准确度方面也有所突破,成果可用于非正弦条件下的工频电能计量标准,还有一位在学博士生获得1990年度优秀青年茅以升奖。其他毕业学生也在各行业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自1989年起,唐统一又兼任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副校长及测量与控制学院院长,对我国测量与仪表方面的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统一经常强调,培育高水平专门人才要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治学严谨、律己甚严。他常认为自己仅是中等之材,只有靠勤奋、博采众家之长,方能补己之不足。即使在 “文化大革命” 中身处逆境,也不忘孜孜问学。他常为弄懂一个问题而多方求教,包括向年轻有经验的同事求教。为使他人不重蹈复辙,他又热情将所学及心得毫无保留地转告他人,通过言教、身教,在研究生眼中,他是严师,又是协力攻关的战友。研究生的选题、论文工作和毕业答辩,他都与人反复讨论、严格把关,不仅使学生的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而且受到严格的科学作风的训练。为此,他受到各方的广泛尊重和爱戴。为表扬他的模范事迹,他曾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



推进我国电网谐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如电力机车、大型电弧炉和电解设备的迅猛增加。由于晶闸管的大量使用,使电力系统的谐波问题日趋突出,电网 “污染”严重,供电质量下降,常常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谐波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重大前沿课题。但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对谐波的理论与测量技术的研究尚少。自80年代开始,唐统一与电力部门的科技工作者一道协力宣传,促使有关部门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早采取对策。在杭州和合肥等地召开的有关学术会议上,他连续多次发表讲话,呼吁加强对谐波问题的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谐波研究的进展。

谐波问题的首要关键课题之一是谐波的测量问题。有鉴于此,唐统一亲率一个科研组对谐波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广泛搜集了先进工业国家的有关文献资料;研究了我国的现状;探讨了某些电学量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在谐波下为适应新情况所需采取的新定义; 深入研究了谐波下仪表运行的影响和检测方式;提出了谐波测量的准同步采样新理论。几年来,在国际会议和国内一级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谐波测量的文章六篇,丰富了电网谐波测量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在他悉心指导下,他的博士生提出了准同步采样测量理论,突破了同步采样的框限。由于采用移动平均和递推的算法,在难于保证信号采样准确同步的情况下,用这种方法不仅减小了因非同步测量所引起的截断误差,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谐波分量的测量准确度。根据准同步原理,可制成做为测量标准用的工频谐波分析仪并可用以对其它一些电量进行高准确度的精密测量。准同步采样原理已被国内许多同行所采纳,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

唐统一还针对谐波问题指导研究生对多种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了研制。其中“三相电网自动多功能精密测试仪”已通过鉴定,认为其采用的技术已达当前国际水平。为监测电弧炉的电压剧变所进行的 “闪烁仪” 的研制也已进入调试阶段,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我国制定闪烁标准。进一步开展闪烁测试工作,及与其有关的仪表的制成,将填补国内仪表空白。



倡导学术活动,热忱为社会服务



做为国内知名专家,唐统一在筹备和组织计量和仪表界的学术团体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早在1961年,他就参加了中国计量技术与仪器制造学会的筹建工作。1979年学会正式成立,他被推选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一届至第四届副理事长及其下属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与第二届理事长和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他担任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及下属电磁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他同时被聘为这两个一级学会的学报编委。他倡导积极的学术气氛、认为流水之不腐就在于“流动”,因此他虽已年逾古稀,仍积极为学会的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团结同志,充分发挥会员的积极性,不拘一格举荐年富力强的人才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受到人们的赞扬。他担任理事长的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学会于1980年提出了“关于目前我国电能计量测试和仪表的若干建议”,推动了谐波测量与仪器的发展;组织专家审议了“2000年产品和科技振兴目标研究”,获有关方面的好评,该学会由于活动积极有效,受到上级部门的多次表扬。

唐统一在中国计量科学院筹建时,曾被聘为电磁处导师。三十余年来,他参加了该处的几乎全部重要的鉴定会和科研讨论活动,他把这种活动看做是发现人才、发现新成果和学习的重要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他曾受聘于北京人民仪表厂顾问,80年代曾担任第一、第二届北京市政府仪器仪表工业顾问。还担任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北京能源学会电力开发与节约专委会等团体的顾问工作。他往返奔波,足迹踏遍京城。他组织转让和开发科研成果,缩短了科技成果变为生产力的转化周期,密切了学校、学术团体和社会联系。

为推动我国测量和仪表的理论发展,唐统一主编和参与编写了《电磁测量与仪表丛书》,该书已公开出版十六册。这套丛书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世界及我国在电磁测量各个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我国专家、学者的贡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是电磁测量界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性著作。他还担任了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工卷电磁测量分卷》主编和《电力大百科全书电磁分支》的主编。这两部分内容随百科全书的出版,预示着有关电磁测量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唐统一在组织编写和审阅条目、释文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由唐统一任主编的专著 《近代电磁测量》于1992年面世,它集作者近十年心血方得编辑而成,该书介绍了我国和世界电磁测量方面的最新理论与技术及其发展,对推动电磁测量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

唐统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半个世纪,硕果累累。1987年离休后仍继续指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学术活动。他深切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更多的电磁测量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电测测量事业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简 历



1917年7月15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36年 保送燕京大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

1938—1941年 在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攻读。

1941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

1941—1943年初 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助教。

1943—1945年 在英国曼彻斯特市茂伟电机制造厂实习,

1945年任初级工程师。

1945年 获英国伦敦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 (二级荣誉)。

1946—今 在清华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1979—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一届至第四届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报》第二、三、四届编委。

1978—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一届至第三届常务理事兼 《中国计量测试学报》编委。

1979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理事长、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8—1989年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1984—1986年 兼任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

1991年 北京能源学会电力开发与节约专业委员会顾问。

1989— 任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副校长兼测量与控制学院院长。



主要论著



1 唐统一. 温度、频率与相位补偿. 清华大学学报,1947。

2 唐统一. 陆瑶海. 工频电网中畸变波形对一些常用仪表运行情况的影响。电测与仪表,1983 (7)。

3 戴先中,唐统一.Definition and Property of Reacfive Quan-tity in Nonsinusoidl Non—Linear Systems (非正弦非线性系统中无功量的定义与特性). 第二届电力系统谐波国际会议论文集. 加拿大: 1986。

4 唐统一,孙树勤. 非正弦电压,电流波形下的无功功率问题. 电力系统自动化,1986 (3)。

5 戴先中,唐统一. A Nolel Three-Phase Power HarmonicAnalyzer Based on the Quasi-Synchronous Sampling Prin-ciples (一种根据准同步原理的新型三相工频功率分析仪). 第三届电力系统谐波国际会议论文集,美国: 1988。

6 戴先中,唐统一. 准同步采样在电力系统频率、频偏和相位差测量中的应用. 计量学报,1989 (4)。

7 陆祖良,唐统一. Selection of the Starting Sampling pointof Periodic Signals (周期信号采样起始点的选择). 国际精密电磁测量会议论文集. 加拿大: 1990。

8 唐统一主编,梅文余编.动态电磁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9 唐统一主编,赵修民编著. 测量用互感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10 唐统一主编,揭秉信编. 大电流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1 唐统一主编,唐统一等编,交流电桥.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12 唐统一主编,闻任椿编. 运算放大器在电测技术中的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3 吴竞昌等编,唐统一参编. 电力系统谐波.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4 唐统一主编,近代电磁测量. 计量出版社,1992。

15 唐统一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电工卷. 电磁测量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16 唐统一主编. 电力大百科全书. 电磁测量分支,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17 唐统一等译. 电器学. 燃料工业出版社,1954。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测教研室,清华大学基本电工教研室译,唐统一主审. 电桥的理论与计算. 1964.6。

19 唐统一主编. 电阻时间常数的测量. 电磁测量译文集.机械工业出版社,1966。

20 江缉光等译. 系统网络和计算: 基本概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10。

21 宗孔德等译. 系统网络和计算: 多变量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2 唐统一等译,电力系统谐波. 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为何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最爱杀功臣

  为什么出身的爱杀?中国自秦以来,由汉人完成统一的王朝有西汉、东汉、隋、唐、宋、明。北宋勉强算做「一统」;而南宋只是偏安一隅,无所谓统一,更无所谓。>  隋、唐、宋的建立者都是旧朝的王公贵族。隋高祖

统一国家的历史

一、历史上那几个朝代统一了全国中国古代史上统一的朝代有以下几个:秦、两汉、西晋、隋、唐、元、明和清.(夏、商和周属于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这里暂不讨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统一的,关键有两点:首先,国内

历史的几次统一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统一1.秦:统一六国。2.汉:结束秦末的混乱局面。3.曹孟德在东汉末年将北方统一。4.晋:统一魏、蜀汉、吴三国。5.隋:统一南北朝中的南朝。6.唐:大一统,也是西藏第一次与中原统一。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

历史人物 此人差点统一五代十国,只因一个爱好全毁了

自从公元907年,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在军阀朱温的马刀下含泪禅让,大唐王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华大地就瞬间进入了又一个分崩离析的乱世年代:五代十国年代。>五代十国时期共有53年,却是乱到极度剧烈。列强之间杀

唐朝历史 唐朝统一战争时割据图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李渊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威胁唐政权的是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不过,这三处势力较弱,所以,唐朝先集

吐蕃帝国为唐王朝抵挡了阿拉伯帝国入侵

公元7世纪初,吐蕃兴起于今西藏高原。唐贞观年间,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邻近的苏毗、羊同等,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军事、行政和法律制度,吐蕃开始强盛起来。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吐蕃向南、向西发展;由于唐朝先

历史人物 刘武周简介

壁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在唐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于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及其以北地区消灭刘武周割据势力的重要作战。隋义宁元年(617年)二月,马邑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

唐朝历史 唐突厥战争 重要关口 唐朝反击突厥战争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

平灭后蜀南唐的开国重臣 宋朝四大将之一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曹彬是郭威妃子郭氏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