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正中人物简介
Posted 系统
篇首语:早晨要撒你种,晚上也不要歇你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正中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正中人物简介
·王正中
王正中,自动化与系统仿真专家,中国系统仿真技术与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曾参与我国第一台巨型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研制; 主持过我国第一代混合计算机系统(HAP/DJS) 的研制; 参与建立航天信息系统的技术及领导工作,为我国仿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正中,回族,1934年4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父亲王开桢,云南沙甸人,回族爱国抗日将领,1939年中条山战役负重伤,1941年病逝于昆明。1949年王正中毕业于上海光夏大学附中。1953年毕业于上海五四中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在校五年,曾获清华大学优良学生奖状。毕业论文选题为“连轧机拖动控制”,师从郑维敏。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在朱培基领导下从事模拟计算技术的研究。1959—1964年参加我国第一台巨型电子模拟计算机 (J331) 的研制工作。负责脉冲调制乘法器课题,任工程组副组长、组长职务。1962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J331项目获1964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1960年,转至七机部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从事空间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室的组建,并主持HAP/DJS混合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先后担任研究室业务负责人、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196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79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0年HAP2/DJS130混合计算机系统项目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调航天部信息与控制研究所筹建处,任筹建处副主任。1982年任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同年晋升为研究员。1982—1994年任副所长期间,因参与航天信息系统建立的技术及领导工作,在 “HXW (航信网) 汉字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及HK快报与辅助决策系统” 项目中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优利A系列—PC仿真软件包” 项目中获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 “通讯卫星微波测量系统” 项目中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特等奖。1979—1993年被中国科技大学聘为兼职副教授、教授。1990年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1994年兼任中美合资优航计算机系统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4—1998年任董事、总经理等职。
曾任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航天部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评议组成员。他热心于社会工作,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仿真、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之职。他还参加过国际数学与计算机仿真联合会(IMACS)、美国信息管理学会 (SIM)、美国计算机仿真学会、国际 (SCSI)。
发展我国仿真计算机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电子模拟计算机已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仿真的主要工具,用于系统分析、设计、实验和训练。1958年,我国开始自行研制电子模拟计算机。1959年,中国科学院将研制巨型电子模拟计算机列为重大科研项目,代号 (J331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担,朱培基任该项目负责人。王正中为该项目主要参加人之一,并具体负责脉冲调制乘法器的研制。J331装置1964年通过国家鉴定,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曾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仿真,为我国空间工业发展作出贡献。1962年和1964年,王正中总结了他在参加J331工作中的科研成果,先后撰写了 《脉冲调制乘法品质改善的途径》 及 《展宽脉冲调制乘法频率特性的研究》,两篇论文,发表在 《自动化学报》上。首次提出了采用高频辅助通道改善脉冲调制乘法器动态品质的概念与方法。60年代,电子模拟计算机在精度上的限制,已经不能满足空间工业发展的要求,而当时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也还不能满足实时仿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技术,就成为唯一可选择的技术途径。1969年,由于体制调整,王正中调至七机部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负责空间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室的组建和实验工作。当时由于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不得不自行研制混合计算系统。1972年,王正中主持HAP/DJS混合计算系统的研制,任项目负责人。1974年,他发表了 《混合计算机的硬及程序系统》、《仿真中的混合计算机系统》 等多篇文章,研究、讨论混合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时序控制、混合界面及程序系统等基本问题。1979年,他从混合计算机仿真的应用出发,研究了混合系统仿真中的系统误差问题,后撰写了 《混合仿真中的系统误差对于采样频率的限制》 论文,在第一届全国仿真学术会议上宣读,并刊登于1980年的 《自动化学报》。1980年HAP2/DJS130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它是我国首次配置了交互式混合操作语言的系统,为我国仿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周炎勋、王正中、邱道国合作撰写了 《模拟及混合计算技术》 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混合计算技术的专著。王正中认识到仿真技术对于国防科研的重要性,并深感西方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的限制政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自己的高性能仿真计算机,一直抱有很大的热情。80年代,他先后发表多篇论文,讨论仿真计算机的发展方向。1981年发表《并行处理与仿真》; 1983年发表《现代仿真计算机的发展与评价》; 1985年发表《第五代计算机发展对仿真技术的影响》。对我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85年,他被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聘为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军用计算机专业组仿真机分组组长。1987年,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研究发展中心鉴于 “计算机发展战略研究是关系到新技术革命挑战” 的问题,决定成立计算机发展战略研究小组,马宾任组长,陈力为、王正中任副组长。
开拓我国系统仿真学科领域
1978年,王正中参加中国自动化学会代表团 (团长杨嘉墀)前往欧洲,出席在芬兰赫尔幸基召开的国际自控联 (IFAC) 第七届世界大会。先后考察了欧洲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看到 “文化大革命” 十年期间,系统仿真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的停滞与落后,其差距之大令他十分震惊。深感开拓我国系统仿真学科领域,迎头赶上西方科技水平的重要性。回国后,他与文传源先生积极倡议成立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1979年末,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在山东烟台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系统仿真学术交流会。文传源当选为主任委员,王正中当选为副主任委员。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系统仿真作为专业领域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对于后来促进我国系统仿真技术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系统仿真技术与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1989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在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王正中当选为第一届理事及副理事长。
1978年,他应中国科技大学的邀请,主讲系统仿真技术,为了开好这一门新的课程,他收集了大量参考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编写了 “系统仿真技术” 讲义。1985年,经过修改的《系统仿真技术》 一书由中国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3年,他被中国科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承担培养系统仿真专业研究生的任务。为此,他与屠仁寿合作,共同撰写了 “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应用” 的讲义,作为研究生的课程。1990年,经过修改,《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应用》 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了推广和学习国际先进的系统仿真技术,他很重视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动向,并把它积极介绍到国内。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以及国外全数字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他的注意,1981年他与邱道国合作,翻译了荷兰德尔福特大学德克尔的《系统仿真中并行处理应用和未来》 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介绍并行处理技术在仿真中应用的前景。为了介绍国际上先进的连续系统数字仿真方法和软件技术,1981年他还组织翻译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柯恩的 《连续系统数字仿真》 一书,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80年代,对于复杂性问题和复杂系统仿真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王正中预感到这一问题研究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他与李伯虎、熊光楞合作,共同翻译了比利时斯泊璀特等人撰写的 《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 一书。介绍了复杂系统研究中建模与仿真的新概念、新方法,并在清华大学组织了一期学习讨论班。他也很重视系统仿真技术的普及工作,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 《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 的编委,兼辨识、建模与仿真的副主编,亲自编写了《仿真》、《仿真计算机》 等主要条目,1993年该卷正式出版。他还为《自动化博览》 撰写 《仿真浅说》 的文章,向广大读者普及系统仿真技术。
为了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王正中先后在国际数学与仿真计算机联合会 (IMACS) 学术年会和计算机仿真学会、国际(SCSI) 学术年会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1986年日本仿真技术学会 (JSST) 在东京召开主题为复杂系统仿真技术的国际学术会议。王正中被邀请在大会上作 “系统仿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的专题报告。1991年,王正中与日本东京大学的高羽桢雄教授应美国计算机仿真学会、国际(SCSI)邀请,担任1991 SCSC年会亚洲仿真发展论坛的联合主席。王正中在会上作了 “计算机仿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的学术报告。
9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对于复杂系统研究的深入对于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正中很关心这一发展动向,1999年,他与屠仁寿在 《系统仿真学报》 上撰文《面向信息时代的仿真方法学》,讨论分布处理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仿真技术的结合和应用。2000年初他为 《系统仿真学报》 撰写了 《关于复杂系统仿真方法的研究》 的编者按。提出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是系统仿真方法学发展的 一个新阶段。引起仿真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王正中从事科技工作44年,他先后获部级及国家级奖励9次; 发表科技论文及报告60余篇; 专著3本; 译著3本; 培养研究生近30名。1988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为他颁发“献身国防科技事业” 荣誉奖章。1992年,航空航天工业部为他颁发 “从事航天事业三十年” 荣誉证书。
简历
1934年4月12日 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
1946—1949年 在上海光夏中学学习。
1950—1953年 在上海五四中学 (原圣约翰中学) 学习。
1953—1958年 在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
1958—1969年 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69—1979年 在第七机械工业部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业务负责人、室副主任等职。
1980—1982年 任航天工业部信息与控制研究所筹建处副主任。
1982—1990年 任航天工业部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1—1994年 任航空航天部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兼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优航计算机系统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1994—1998年 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优航计算机系统公司董事,总经理。
1998—2002年 任航天科工集团优航计算机系统公司董事、顾问。
主要论著
1 王正中. 脉冲调制乘法器品质改善的途径.自动化学报,1964,2 (3):163—170
2 王正中. 脉冲调制乘法器频率特性的研究. 自动化学报,1966,4 (2):90—97
3 王正中. 混合仿真中系统误差对于采样频率的限制. 自动化学报,1980,6 (2): 90—102
4 周炎勋,王正中,邱道国. 模拟与混合计算技术.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5 王正中. 现代仿真计算机的发展与评价. 信息与控制,1983 (4):74—79
6 王正中. 混合仿真计算机HAP2/DJS的研制及应用. 自动化学报,1985,11 (2): 124—129
7 Wang Zheng-Zhong.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imulation in China.JS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986
8 王正中. 系统仿真技术.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6
9 Wang Zheng-Zhong,Jin Xuesi.An Expert System of Simulation Algorithms(SASEST) and It’s Application System.Proc.of IMACS 12 th World Congress,1988
10 Wang Zheng-Zhong.The Application of AI IN Simulation .Proc.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1989
11 王正中. 屠仁寿. 现代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12 Wang Zheng-Zhong,Li Bohu.Computer Simulation: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Tendency Proc.of SCSC,1991
13 王正中.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系统仿真技术发展中的若干问题,1993
14 王正中. 计算机市场系统宏观分析. 计算机应用,1994: 11—14
15 王正中. 复杂系统仿真方法及应用. 计算机仿真,2001,10 (1):3—6
相关参考
张正中河南固始人,1946年生。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机要秘书,台南县、台北县党部书记,台中市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会第三室总干事,台湾省政府委员兼机要室主任,国民党台北市
历史军事 30萬人聯名上書,要求美政府恢復艦長職位,張召忠的分析正中要害
美國的羅斯福號航母是第一艘被確診有士兵感染新冠肺炎的航母,當時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國際輿論都在討論這個航母到底是什麼時候有士兵感染新冠肺炎的,因為這艘航母當時離開美國執行任務的時候美國國內還沒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百会: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当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之功效。当您在办公室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时;不妨用拇指指腹点
东巴画常以东巴教中的诸鬼神为绘画对象。最有名的布卷画《什罗神路图》和《民间神路图》各长5米左右,绘有几百个鬼神。布卷画《什罗展》画面正中上方为大鹏鸟,左边为金鹿,右边为人面狮,正中为东巴祖师丁巴什罗像
东邪:看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想必都对于东邪十分了解,黄药师乃是天下五绝之一,黄蓉的父亲。而黄药师是金庸笔下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的人物,是桃花岛的岛主,亦是桃花岛派
五代十国人物中文名:冯延巳别名:冯延嗣、冯正中国籍:南唐民族:汉族出生地:广陵出生日期:903年逝世日期:960年职业:宰相、词人主要成就: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代表作品:《阳春集》冯延巳人物经历冯延
方储(?—93),字圣明,东汉歙东(今淳安)人。聪颖博学,曾注释易经,知天文五行,精占卜之学。建初四年(79)举孝廉,授郎中。汉章帝一次召集文武大臣议事,令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方储则居正中,曰:“臣文
★18岁初阵,「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 ★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 ★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余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余人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