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宋美龄钟情旗袍 或拥有超过50箱
Posted 旗袍
篇首语:知识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宋美龄钟情旗袍 或拥有超过50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宋美龄钟情旗袍 或拥有超过50箱
震惊:宋美龄钟情旗袍 或拥有超过50箱!
“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阙花间词。”作家叶倾城聊聊数语,道出了旗袍女子温婉又略带魅惑的形象。自晚清至民国,旗袍风靡国人,1929年,被国民政府定为“国服”。
旗袍的源头是清代满族女人的长袍,右衽大襟,四面开叉,适应满族人骑射生活的需要。有清一代,旗袍的基本形制无甚变化,这与传统社会以服饰体现等级、威仪的礼节性要求有关,美感是次要甚至不被考虑的,所以老照片中,晚清的旗袍宽大直板,遮掩了女子的身材。
到民国,美感取代体统,旗袍因此脱胎换骨。改良旗袍吸收西方服装裁剪的优点,充分突出女性的胸部与腰际曲线,从此成为民国女性审美情趣的标志服装。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对旗袍的历史颇有研究,他的研究显示,民国影星是推动与普及改良旗袍的重要力量。例如胡蝶,她穿旗袍总是袒露小腿和小臂,这在当时成为时尚,而且她的旗袍下摆和袖口都缀有“蝴蝶褶”,这类旗袍也被称为“胡蝶旗袍”。“顾兰君式”的旗袍也曾风靡一时。一张照片中,顾兰君旗袍开叉高到大腿根,袖口也有半尺长的大叉,开放度不输于现代女性。
女明星+改良旗袍,成为许多“娱乐新闻”的配方。1931年,著名的《良友》杂志摄影师动用大量社会关系,凑齐了包括袁美云、黎明晖、王人美、胡蝶、阮玲玉等八大女星拍摄合影,除王人美外,每个人都身着改良旗袍“出镜”,成为当时娱乐圈热议的焦点。1934年老上海的服装品牌“鸿翔”在上海百乐门舞厅举办时装表演会,胡蝶、阮玲玉等当红明星穿着旗袍上台“走秀”,成为民国影坛一大盛事。1939年,《良友画报》为难民筹集救济款而举办明星照片义卖活动,顾兰君身着高领盘扣无袖旗袍的照片,以6000元天价拍出,轰动一时。
与旗袍有关的最重要的时尚变迁或许是阮玲玉穿戴“义乳”。“义乳”,是20世纪初国人对胸罩的称呼。阮玲玉习惯将旗袍腰身改得细窄,以至于要吸口气才能系上扣子,要穿这样的旗袍,非得搭上“义乳”。阮玲玉穿戴“义乳”,为胸罩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星们塑造了银幕上一个个旗袍女子,而作家们笔下也有形形色色的旗袍女子登场。
《半生缘》里的曼桢,“新做的短袖夹绸旗袍,粉红底印着豆大的深蓝色圆点子”,一个活脱脱的少女呼之欲出;《色·戒》中王佳芝出场,身穿“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相映,”俨然一位精致、高雅的沪上少妇。今天的作家在写民国故事时,也往往借着旗袍这一符号,为人物性格做注脚。亦舒在《喜宝》中写勖太太,“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头发一丝不乱,镶滚条的旗袍套装,优雅的皮鞋手袋,颈项上三串珍珠,手上起码戴着三只戒指,宝石都拇指甲大小”。
在民国,旗袍对于普通女性,也是时尚消费的重要载体。胡蝶当选影后之后,许多杂志报刊对胡蝶的着装从头到脚为读者分析,重点自然是旗袍。还有很多杂志定期推介新款旗袍,如上海美亚织绸厂聘请多位中外模特,为其24套改良旗袍举行“时装秀”,并在杂志上刊登写真,时尚味道一点不输今天的《瑞丽》《ELLE》。除了“封面女郎”,月份牌上,药品广告上,甚至香烟盒子上,旗袍女子也比比皆是。人们对旗袍的热衷,催生了一批旗袍顶级品牌,如上文提到的老上海“鸿翔”旗袍,还有老上海“朱顺兴”旗袍等等。
旗袍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尚与气息,也暗含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宋家三姐妹——20世纪最耀眼的“女子组合”,出席重大场合时,都身着旗袍。宋美龄对旗袍的热爱超乎一般,在她的超大衣柜里,清一色全是旗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旗袍,都编有号码,根据各种活动和场合,随时取用。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身份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她身着旗袍,以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国的艰难抗战,感动了美国朝野,争得了他们对中国的同情和进一步的支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91年宋美龄决定定居美国,随身携带了99箱私人衣物,据说其中至少有50箱旗袍。
回望历史,旗袍上的“革命”:从宽袖到窄袖;从长袖到短袖;从高领到小立领;从长到短;从低开叉到高开叉,是一个从保守到开放,从传统审美到现代审美的转变过程。旗袍的变迁,见证着中国女性追求美、寻求解放的历程,也是中国社会冲破传统藩篱、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
相关参考
宋美龄堪称“旗袍控”反对女性穿长裤 宋美龄自幼留学美国,所以生活方式也非常洋派,回国后也一直保持西式饮食习惯,牛排、色拉、面包等美味都是她每日必备食品。但这位蒋夫
宋美龄酷爱旗袍(网络图)咱中国的旗袍被世人称为东方女装的代表。这种四季皆宜,尤其最适合于夏秋时节妇女穿的旗袍儿,给我国妇女们带来花样年华。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
有万人队伍欺凌百姓的一方悍匪被枪毙前藏3百多箱金条至今未找到
抗日战争之后,中华大地风云变幻,除了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不断发生战争之外。全国各地还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割据的政权,他们趁着乱世发家,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或依附着大政权得以存在,或落草为寇欺压百姓,所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2]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
宋美龄堪称“旗袍控”反对女性穿长裤 宋美龄自幼留学美国,所以生活方式也非常洋派,回国后也一直保持西式饮食习惯,牛排、色拉、面包等美味都是她每日必备食品。但这位蒋夫
说到古代着名的“妖妃”,“妲己”是一个难以避开的人物,着名古典神话魔幻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生动刻画,把一位祸乱朝纲的“红颜”给描绘的入木三分,甚至只要有关于《封神演义》的电视剧或电影进行拍摄,很多人第...
文|和佛赏花去这张少见的照片是1931年,蒋介石邀请张学良、于凤至夫妇首次来南京。中间烫发穿着旗袍者为于凤至,左边穿着貂皮大衣者为20多岁的宋美龄。右边是她的大姐宋
位于阆中的杜少陵祠堂杜甫画像1200多年前,50多岁的杜甫先后两次来到阆中,在阆中停留虽不足半年,却留下了诗文66篇。在创作速度上算是一个小小的高产期,《阆山歌》《阆水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成为千古
原题:民国“大佬”寿命长,多人超过百岁,有什么养生之道?细查中国的百岁老人,大家会发现民国“大佬”普遍寿命长,多人超过百岁。他们的养生之道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共性?> >(张学良)
宋美龄有多少财产?说起举世无双的宋家三姐妹,有句评语:“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106岁去世的宋美龄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录或自传。生前,常有人劝宋美龄写点文字或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