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沈之荃人物简介

Posted 催化剂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沈之荃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沈之荃人物简介

·沈之荃



沈之荃,高分子化学家与化学教育家。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制出的三元镍系顺丁橡胶成为我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聚合工艺的基础。并在创建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和开拓稀土化合物作双烯烃定向聚合催化剂,炔烃聚合催化剂和开环聚合催化剂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沈之荃于1931年5月27日出生于上海市的一个教育世家,其父系老教育家沈鸿模先生,他为沈之荃取此名,希冀她能像荃草那样植根中华大地,不存闻达依附,但求淡泊人生,荃意芬芳。沈之荃没有辜负父望,她立志存高,思维敏锐,精诚事业,学人风韵,终成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和教师。沈之荃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后,曾在苏州大学执教10年。1962—1979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室主任(1970—1979)。1980年调至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1984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该校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Inorganica Chimica Acta”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组成员(1988—199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1996)等职。现为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化学通报》、《催化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高分子学报》、《应用化学》、和《精细石油化工》、等10种期刊的编委;“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学术委员。

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



橡胶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材料,我国天然橡胶资源稀少。60年代时,人工合成橡胶在国外还仅仅是二三十年的事,而我国则刚刚起步。人工合成橡胶的关键是催化剂。国外用钛、钴做催化剂的顺丁橡胶存在易于变脆、老化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催化剂。沈之荃和欧阳均先生等提出了用镍作催化剂的全新思路。她首先提出和研究了“三元镍系催化体系对丁二烯的定向聚合和镍顺丁橡胶的结构性能”,为此付出了巨大又艰辛的劳动。经过许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百多次的实验,成千个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在她和同事们近三年的共同努力下,用镍作催化剂的顺丁橡胶终于研制成功了! 1965年经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会鉴定并被推荐为进一步工业扩试的品种,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在其后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中,经过许多单位协同会战,我国建立起了锦州石油六厂橡胶厂、北京燕山石化橡胶厂、上海高桥橡胶厂等五个万吨级镍顺丁橡胶大厂。顺丁橡胶生产是我国在通用高分子材料生产领域中惟一成功地采用全系列国产技术进行经济规模生产的项目,它是中国人的骄傲,沈之荃和参加工作的同志一起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世纪高分子定向聚合研究的两位开拓人是196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的齐格勒(Ziegler)和意大利的纳塔(Natta),他们??拓发展的Z—N催化剂(即聚乙烯、聚丙烯等的催化剂)没有用??土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组分。我国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80%。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也为了研制生产出性能更为优良的合成橡胶,1962年沈之荃和欧阳均先生首次在国际上提出用稀土化合物做双烯烃定向聚合催化剂的组分,发展了Z—N催化聚合。60—70年代沈之荃参加并组织领导了“稀土络合催化双烯烃定向聚合及其橡胶研制”的科研工作,他们在世界上首先成功地研制出来了几种具有结构和性能特点的橡胶新品种——稀土顺丁橡胶和稀土异戊橡胶(可与天然橡胶媲美)等,获得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些后来被苏联、意大利、美国、德国和日本等竞相采用和研究的“稀土系橡胶”,被公认为是当今性能最好的橡胶品种。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著名合成橡胶专家古川淳二曾对沈之荃说:“一个人一辈子能研究成功并推出一种橡胶就已经了不起了,您却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推出了三种合成橡胶,真是不简单呀!”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80—90年代,沈之荃又将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究推进发展到炔烃、环氧烷烃、环硫烷烃、交脂内脂和极性单体等聚合以及固定二氧化碳制备聚碳酸酯等新领域,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获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年浙江省科??进步二等奖及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另外,沈之荃在膜分离等科研工作中也取得了成果。至今她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她曾赴美国阿克隆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任访问学者,在10多个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和被邀到美、日、德、意、英、加和瑞士等10多个国家30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讲演和访问。

两度执教育才



早在50年代,沈之荃便继承父业,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付出了大量心血。在苏州大学任教时,她看到苏联“工业化学”教材比英美教材系统和实际,有较多可借鉴之处。为此,一向学英语的她,业余废寝忘食地自学俄语,并翻译出有关苏联教材供教学使用。为了拥有我国自己的教材,她曾不辞辛苦亲赴我国化工基地大连、鞍山等地,向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请教,据此写出了《工业化学》教材,在兄弟院校同行交流中获得好评。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和动手能力,她利用节假日带学生下厂实习,和同学们一起制作教学模型,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1980年沈之荃被调到浙江大学后,再度挑起了教书育人的重担。她兢兢业业,辛勤教学,讲授“配位聚合”、“高分子化学选论”、“专业外语”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她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新颖,深受学生欢迎。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她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世界观和道德观。她对学生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出了名的。一次一位博士研究生向沈之荃交了一篇论文,因不合要求,初稿被毫不客气地退回,学生认真作了修改,心想这次也许可以过关了,但没想到第二次又被退了回来。等到他拿到经导师阅改过的第三稿时,心头刹时一热,18页稿纸上几乎每页每行都有沈老师的精心批改,从论文的内容到英语语法、修辞都一一作了修改和补充。她的一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获得了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沈之荃是严师,是益友,她有诲人不倦的责任感,又有一颗温暖的慈母心。在与同事们教学科研共事中,她更是一位教学相长、困难相助的好师长、好大姐。她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方案,一起做实验,甚至亲自去采购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她工作认真,待人诚恳,朴素无华,做事讲求实效。到现在她已培养毕业了16名硕士和20名博士,目前还在指导着1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基于沈之荃对我国科研和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先进女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1994年获光华科技??等奖,1995年获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和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

简历



1931年5月27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2年 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

1952—1962年 任苏州大学助教、讲师。

1962—1979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主任。

1978—1990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1980年至今 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7月至1983年7月 美国阿克隆大学访问副教授。

1989年3月至6月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教授。

1995年10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至今 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代表性论著



1 沈之荃,龚仲元,仲崇祺等.稀土化合物在定向聚合中的催化活性.科学通报,1964,335;Sciencia Sinica,1964,1339

2 沈之荃,欧阳均,王佛松等.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Catalysts and the Cis-PBd Prepared Therewith.Jour.Polymer Science,Polymer Chem.Ed.,1980,18:3445

3 沈之荃,宋襄玉,萧淑秀等.丁二烯-异戊二烯在氯化稀土-乙醇-三烷基铝催化体系中的共聚.中国科学,1981:1340;Sciencia Sinica,1982,B25(2):124

4 沈之荃,杨慕杰,蔡一平等.稀土络合催化乙炔定向聚合.中国科学B辑,1983:119;Jour.Polymer Science,Polymer Letter Ed.,1982,20:411

5 张一烽,陈仙海,沈之荃等.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oxide by Y(P204)3-Al(iBu)3-H2O Catalyst.Inorganica Chimica Acta,1989,155

6 沈之荃,张一烽,彭建德等.稀土络合催化环硫丙烷开环聚合.中国科学B辑,1989,1028

7 陈仙海,沈之荃,张一烽.New Catalytic Systems for the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1.Co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oxide and Carbon Dioxide.Macromolecules,1991,24:5305

8 申有青,沈之荃,沈建良等.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ε-caprolactone Polymerization with Rare Earth Halide Systems. Macromolecules,1996,29:3441

9 申有青,沈之荃,张一烽等.Novel Rare Earth Catalysts for the Living Polymerization and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 ε-Caprolactone.Macromolecules,1996,29:8289

10 王新平,沈之荃,张富尧.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Water/Alcohol Mixtures through Hydroxypropylated Chitosan Membranes.Jour.Applied Polymer Sci.,1998,69:2035

相关参考

国民党史 沈之岳

沈之岳浙江仙居人,1914年2月18日生。陆军军官学校、中央警官学校、陆军参谋大学、“国防大学”、“国防研究院”、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毕业。曾混入新四军从事特务活动,历任政治教官、政治指导室主任、特种

历史百科 明季二张氏为谁,有何事迹

明季二张氏为谁,有何事迹明严嵩当国,忠直多得罪,沈束、杨继盛皆入狱。沈之妻张氏,请代夫囚;杨之妻亦张氏,请代夫死,皆不获报,其疏文并传于今。其后沈束卒释出,而继盛则冤死,是其不同也。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