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建辰人物简介
Posted 家畜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建辰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建辰人物简介
·王建辰
王建辰,兽医学家,家畜产科学奠基人之一。率先在我国完成小鼠、山羊胚胎分割、胚胎冷冻、半胚冷冻、异体受精,并具国际先进水平; 创建我国家畜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建立乳汁、乳脂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最先将前列腺素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并推广放射免疫技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王建辰,陕西省兴平县人,生于1921年7月1 日。194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评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兽医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58—1966年,相继担任家畜解剖及动物教研组副主任和外产科教研室主任。1983—1985年,担任畜牧兽医系、兽医系主任。1980年以来,创建了家畜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并担任家畜生殖内分泌研究室主任和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研究所所长,以及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实验室名誉主任。
1960年以来,先后兼任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1982年起任全国家畜繁殖研究会理事、荣誉理事;全国生殖生物学会理事。从1987年开始任全国兽医产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至今。在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产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他还担任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主编、《畜牧兽医杂志》副主编、兽医产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编、《兽医产科学丛书》主编。农业百科全书兽医产科分支副主编、《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编委等20多项工作。在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完成如此大量的兼职任务,实属难能可贵。
几十年来,他言传身教,默默耕耘,为祖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那善于探索、勇于攀登的精神,他那谦虚严谨、无私奉献的品德深受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的称颂。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王建辰投身教育工作40余年来,一贯尽职尽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把教书育人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倾注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他对学生爱而不溺,严而不苛,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兽医并非学生追求的热门专业,不少学生不是按第一志愿录取的,有些一入学就闹情绪。因此,从1978年开始,他就以 “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为题,在入学教育阶段给学生作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提出 “青年学生要有远大目标和正确动力”,要求学生树立振兴科技、强国富民的信心,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然后再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由于这个报告受到了历届学生的好评,因而已列为兽医系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对于研究生,在初次见面时,他总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情况和研究生经费紧张的状况,告诉他们: “希望作好准备,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一道前进”,让研究生们有足够的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他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关心爱护、平等相处和以诚相待之中。第一二届研究生刚入学时,收录机还没有普及,大部分研究生没有收录机,给学习外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王建辰用自己节俭下来的230元买了一台录放机,赠给教研组,以方便研究生学习。他参加译校和编排的 《家畜繁殖科学技术进展》一书刚一出版,就买书赠给研究生,使他们人手一册,并将他参与编写的 《家畜的生殖激素》一书赠给教研组数册,供研究生随时借阅。为了让研究生正确对待恋爱婚姻问题,购买了 《名人与爱情》一书给他们读; 为了激励他们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他常常宣读诺贝尔奖获得者谈感受的文章,或将文章交给他们自己阅读,使他们从中吸取严谨的治学方法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为了文体活动方便,给他们买羽毛球拍等体育器材,逢年过节,常与不能回家的同学欢聚畅谈; 当研究生有病时,他就去关心看望; 对于在国外学习的学生,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料及国内有关学科的进展信息,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能安心学习。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比较严重的错误,他能严格要求,给予必要的批评教育,及时加以纠正。例如一位代培研究生已经到公证处签注了代培合同,但不到一年就提出毕业后要去其他学校工作,王建辰指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这位学生却不以为然的回答: “结婚了还能离婚,订的合同又不是卖身契”。针对这种思想,他先后与该生谈话不下十次,并与研究生部的同志一起对其进行教育,终于使其改变了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分配到要求代培的学校,而且在工作中表现很好。还有一位分配到东北的研究生,最初总嫌边远,回家不便,而且思想沉闷。他便多次进行开导,使其认识到研究生应该有所作为,到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作贡献。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为了引起其对一些钻牛角尖问题的思考,曾经严厉指出: “如果奉献的目标是家庭,又何必当研究生!”通过反复交谈,并告诉他如何说服父母,终于使其提高了认识,当了重点农业大学的教师,经过半年努力工作,思想稳定下来,眼界也开阔了,放假后尚未回家,就先到母校,给导师畅谈他进一步的打算,表示决心坚守岗位,做出成绩,报效祖国。
王建辰将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作为他教书育人的格言。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方面对学生去做就能奏效的,作为导师,更重要的是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抵制的,自己首先抵制,他对自己的要求是: 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在行动上遵守纪律,在工作上坚守岗位,在各项活动中起表帅作用。就是在患病住院期间,他也请求医生尽量少用或不用昂贵药物,以便为国家节约医疗费。每次外出开会或出国返校后,他都及时向校、系有关领导汇报。王建辰凡事总是从工作出发,为对方着想。1988年8月,甘肃农业大学兽医产科博士生答辩,他为了方便兄弟院校工作,从医院请假带病奔赴兰州,使研究生答辩得以如期进行,甘肃农大领导和师生感激不已。他就是这样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由于王建辰特别重视身教,又能积极配合党政领导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关心国家大事,政治上追求进步。因而他培养的研究生有9名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研究生干部,5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名递交了申请书,已毕业的22名研究生中有12名是党员,占到半数以上。出国学习的研究生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仍然不忘祖国的繁荣,关心母校的发展,经常传递学术信息,介绍教学方式、方法,为研究室代购试剂药品,并提出了许多赶超国外兽医产科学教学和科研先进水平的好建议。
严谨治学,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
70年代末期,我国科技人员处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态。历史赋予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培养高质量的高级科技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急需。
自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王建辰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各种培养条件,连年招收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招收了11名博士研究生和16名硕士研究生,成为该学科领域全国招收研究生最多的导师。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刚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就立即招生,这对导师来说确属困难重重。从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材、拟定教学大纲,到创造实验条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为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方案,王建辰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起草了培养方案,并在使用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前后修改达到12次之多。继而接受农业部委托,主持完成了全国兽医产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于1983年被农业部正式颁布在全国试用。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科点之后,又制订了博士生培养方案。1991年接受农业部委托,又主持修订了硕士生培养方案及培养博士生的基本要求,颁布在全国施行。
王建辰领导的博士点为研究生开设了5门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了适应研究生对新知识的需要,他先后组织编写了 《家畜生殖内分泌》、《家畜生殖内分泌进展》、《家畜生殖激素测定》和 《家畜产科学专题》等教材,并不断补充新内容; 还组织翻译了反映本学科当前最新进展的 《家畜分娩机理》、《牛的繁殖指南》、《反刍家畜生殖内分泌》和《犬的生育力及产科学》四本外文专著,作为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在全国最早为研究生开设了 《家畜生殖激素》和 《家畜生殖内分泌》两门新课程。将最新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及时介绍给学生。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王建辰积极倡导电化教学,先后拍摄了 《家畜生殖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教学电视片和幻灯片,复制了 《腹腔镜技术》 电视录相,加强了电化教学环节。在研究生学位课程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坚持 “上下衔接,进展为主” 的指导思想,把一部最新的外文产科书、一种情报期刊和一本自编的进展性讲义作为高级产科学的主要教材;在教学方式上采取 “横向联系,纵向深入”,正确处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获取知识; 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采用 “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的教学方法; 在指定自学的部分采取 “自学为主,防止自流” 的方式,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了五种不同的督促方式; 在考核方面采取 “开卷考试,限期交卷” 的考试方式,以便真正达到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他都组织指导小组的教师分工担任,共同完成,以便于在教学中补充教师本人的经验和观点,发挥其特长,更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加速教师梯队的成长。
重视培养科研能力 对于研究生的论文,首先指明研究方向,明确选题范围,由他们自己开动机器,提出题目,然后由导师先给予修改,在综述或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以集思广益,发挥指导小组的作用。对于本科生,尽管他事先对试验已有设计,仍然要求学生按照题目作出设计方案,然后教师逐个修改,促进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研设计的能力。在科研实验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老师检查指导,协助克服缺点,使学生掌握从课题设计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以提高他们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
由于采用了上述措施,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他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有9篇以摘要发表在国际动物繁殖杂志上,10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刊物 《畜牧兽医学报》、《核农学报》和 《中国农业科学》上,其中9篇被编入国际情报检索刊物,法国、比利时、荷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同行先后来函索要论文。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都表现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受到国外导师的赞扬,在国内工作的,均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甘为人梯,热情扶持中青年成长
王建辰一贯重视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业务素质的提高,关心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外语水平。
为了促进知识更新,自1978年以来,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先后创造条件,使17人次去国内有关单位进修,7人次外出学习外语,2人分别赴德国和瑞典进修,4人参加国际合作研究会议。还将1名实验员培养成为博士研究生,还有一名实验员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为不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及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他先后邀请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典等国8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进行示范操作。这些报告和示范内容都触及到了当前国际该学科领域的前沿,这不仅有利于该研究室从事高技术领域的生物工程研究和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和研究生的外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王建辰常将假期看作是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高业务能力的最佳时期,自从1980年以来,几乎每个假期,他都要给研究生布置一些翻译任务,开学后让他们就其译文中的进展部分作学术报告,既提高了笔译能力,锻炼了学术报告艺术,又使大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新的知识。他对青年教师和实验员制定了培养提高计划,实行导师制,由导师具体负责其业务提高,并要求他们翻译专业外语文章,积极参加科研工作,提高业务能力。
通过上述派出去、请进来、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创办内刊、让中青年教师直接参加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外语水平、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目前该组所有同志,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均能阅读外文专业资料,绝大部分都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和科研论文,以及进行书信联系,从而也将科研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近年来,王建辰主持了不少研究项目,他既要制定计划,领导研究,又要筹集资金,协调研究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解决条件上的困难,经常每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他已将十几位研究生培养成才,他的工作成绩受到了领导的赞扬,但在荣誉面前,他总是把直接做工作的同志推在前面。研究生的课题一般都是研究室课题的一部分,按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归研究生本人,但申报成果应当属于所在单位。而他为了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调动每一位同志的积极性,总是把研究生的姓名排在第一,把他自己排在后面。他还经常努力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主持研究课题,促使其尽快成长。
王建辰不仅关心本组中青年的成长,而且对兄弟单位前来进修的同志关怀备至。总是教育大家不要互相保守,要竭诚相待,一视同仁,因而对前来学习的同志总是精心安排,让他们尽量利用实验室的条件。这些同志普遍反映学到了真正的东西,特别是认为研究室的作风和风格给他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王建辰这种不为名利,只求奉献的人梯精神,深受校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尊敬和赞扬。
艰苦创业,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王建辰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家畜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我国家畜产科学理论和实践有许多重要贡献。他是我国第一位将前列腺素引入家畜繁殖领域的人;他主持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家畜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并将先进的放免技术最早介绍给研究生和本科生;他组织和领导了奶山羊胚胎工程的研究,连续获得了成功,但他并未感到自满,总是谦虚谨慎、默默无闻地不断工作,竭尽全力地继续攀登科技高峰。
前列腺素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在不利与艰难遭遇里百折不挠,是王建辰成功的“要决”之一,在60年代中期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王建辰虽然身处逆境,但他没有放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那阅读外文资料便是“崇洋媚外”的年代里,他只好白天上门诊,晚上在家里翻译外文资料。他从前列腺素能够溶解黄体联想到这种激素有可能用于治疗家畜不孕症。在一无试验药品,二无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自费去上海,从一家制药厂获得一些刚刚研制出来的前列腺素,将它使用于家畜的诱导发情、引产和不孕症防治,果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之后,为了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他主持了“前列腺素F1α甲脂的人工合成及其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这一省级重点课题。在临床试验阶段,他和同事们常常一起去西安市草滩农场及第一、第二奶牛场搞试验。为了确定用药后的准确排卵时间,他和同事们就多次对试验牛进行直肠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换来了科学的结论。
创建家畜内分泌研究室 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预见到生殖内分泌对兽医产科学的重要性,便率先进行家畜尿液中的激素分析。70年代初期,在出现灵敏的放射免疫分析法时,他感到它将使内分泌学和兽医学分析手段产生突破性改革,因而从1977年开始筹建放射免疫测定实验室。他和同事们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折磨,克服了一系列条件、技术上的困难,终于在1979年底建成了放射免疫测定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血浆孕酮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研究,随后又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每人攻克一个难点,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家畜乳汁和乳脂孕酮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并相继建立了血浆17β-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酮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深入进行了关中驴、秦川牛、奶山羊、牦牛、奶牛等家畜生殖生理和繁殖病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引起了国内同行普遍重视。1980年,正式成立了我国唯一的家畜生殖内分泌研究室,1983年就在这个研究室举办了全国家畜生殖激素测定师资培训班。此外,还接受了全国17个单位27名进修教师和科研人员,培养了能从事这一工作的本科生273人,研究生21人,他和他的研究生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此类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有4人次出席了分别在肯尼亚、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科研合作会议,有6篇论文在会上进行过交流。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推广到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在家畜繁殖状态监控、家畜早期妊娠诊断以及繁殖病理方面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完成的“家畜类固醇生殖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推广”,曾荣获陕西省高教局一等科研成果奖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该研究室被农业部评为开放性实验室。
家畜胚胎工程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家畜胚胎移植,是家畜胚胎工程研究的基本技术,1979年,在深入研究家畜生殖内分泌的同时,王建辰又主持了陕西省委下达的家畜胚胎移植项目。王建辰知难而进,努力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组织能力,将仅有的人员分成两个研究组,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不分星期天和寒暑假,不辞劳苦,完成了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冲卵、检卵和胚胎移植试验。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王建辰经常以此自勉。他认为,有效地利用时间就等于延长寿命。因而,在身兼多职、杂务缠身的情况下,他继续顽强地向生物工程的高技术领域迈进,1982年以来,他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和杨陵科研开发基金的资助,主持进行了奶山羊胚胎分割移植、冷冻胚胎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胚胎工程的研究。由于他学术思想先进,课题设计合理,善于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全体同志的科研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因而在短短的五年内,从他领导的研究室连续爆发出在国内家畜繁殖领域的重大突破性新闻:1986年5月,我国首批小鼠胚胎分割同卵双生后代诞生;1987年4月,我国首批山羊胚胎分割同卵双生后代问世;1987年5月,山羊冷冻胚胎移植后代降生(上述三项研究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其中山羊扩张孵化胚胎的切割移植成功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双生被评为1987年陕西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88年获陕西省农牧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山羊胚胎冷冻移植获陕西省农牧业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4月,国内首批精子体外获能的“试管”小兔又在这里诞生,1990年又在山羊异体受精和山羊半胚冷冻与冻胚分割,以及卵核移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三项研究成果均属国内首创,后两项成果分别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这标志着他领导的研究室在科学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王建辰不仅注重应用基础研究,而且十分重视科技推广工作,他领导的研究室在获得山羊冻胚移植成功后,又积极致力于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目前已建成了拥有100多枚西农萨能奶山羊胚胎的冷冻胚胎库,将部分冻胚移植给泾阳县的杂种山羊,产下了第一批良种山羊后代; 1991年和1992年又将冻胚长途运输到湖南浏阳进行推广移植,在湖南产出了西农萨能奶山羊。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扩大,必将大大推动全国良种羊的繁殖,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由于王建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辛勤耕耘、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深受广大师生和同行的尊敬和好评,曾20余次被评为校、省、部级优秀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科技精英、优秀共产党员,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90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苍龙日暮犹行雨,寒梅逢春更著花”,王建辰虽已年逾古稀,但是,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他在科学王国里纵横驰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科技兴农”振兴祖国的宏图大志使他焕发了青春。他正在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王秋芳,段恩奎
简 历
1921年7月 1 日 生于陕西省兴平县。
1946年 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1946—1950年 任国立西北农学院助教。
1950—1977年 任西北农学院讲师。
1958—1961年 任西北农学院家畜解剖及动物教研组副主任。
1961—1966年 任西北农学院外产科教研组主任。
1977—1980年 任西北农学院兽医产科学副教授,外产科教研组主任。
1980年 任西北农学院兽医产科学教授、家畜内分泌研究室主任。
1983—1985年 任牧医系主任; 兽医系主任。
1992年 任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3年 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实验室名誉主任。
1960—1982年 兼任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
1982—1985年 兼任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1985年以来 兼任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顾问。
1982—1987年 兼任全国家畜繁殖研究会理事。
1987年以来 兼任全国家畜繁殖研究会荣誉理事。
1982—1992年 兼任全国生殖生物学会理事。
1987—1990年 兼任全国兽医产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1990年至今 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主 要 论 著
1 王建辰,段得贤,曹光荣. 输血对乳牛泰勒氏焦虫病的治疗效果. 中国畜牧兽医杂志. 1955 (5):11
2 郭和以,王建辰译. 家畜解剖学(俄文).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3 王建辰,曹光荣. 山羊结核病及其诊断法之探讨.西北农学院学报.1956(2): 73~84
4 王建辰,刘铭,马兴勇等.山羊及绵羊脑脊髓丝状虫病初步研究报告.中国兽医杂志. 1964,2 (2): 1~4
5 王建辰. 前列腺素及其在家畜繁殖方面的应用. 重庆: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1976
6 王建辰,张廷青等.前列腺素在家畜繁殖方面的初步试用.动物学杂志.1977 (1): 3~15
7 王建辰,渊锡藩,刘智喜. 前列腺素F1α甲酯在家畜繁殖领域的试验报告,西北农学院学报. 1978 (复刊号): 13~20
8 王建辰,刘智喜,郭顺元等.前列腺素15甲基F2α对母猪同期分娩的初步试验. 中国畜牧杂志. 1980 (1): 26~29
9 王建辰,渊锡藩,窦忠英等. 奶山羊胚胎移植试验报告. 西北农学院学报. 1980 (2): 83~88
10 万一鹤,王建辰,蒋寿等译. 牛卵移植(英文).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1 王建辰,窦忠英,段恩奎等.西农萨能奶山羊分娩期孕酮、雌激素、PGE1和PGF2α水平的变化. 畜牧兽医学报. 1985,16 (4): 217~223
12 王建辰,郝志明,孙厚恩等. 西农萨能奶山羊母羔初情期的研究. 核农学报. 1988,2 (4): 200~206
13 黄群山,郝志明,王建辰等. 西农萨能奶山羊公羔初情期的研究. 核农学报. 1988,2 (4): 200~206
14 王建辰,段恩奎,李晓成等. 西农萨能奶山羊分娩期外周血浆皮质醇、17β-E2和孕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分娩的意义. 畜牧兽医学报.1988,19(4): 217~223
15 张涌,钱菊芬,王建辰等. 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双生试验. 畜牧兽医学报. 1989,20 (2): 97~101
16 芮荣,王建辰,王光亚等. 山羊胚胎简易冷冻试验.畜牧兽医学报.1990,21 (2): 127~131
17 史远刚,王建辰,徐晶辉等. 应用核技术监测母牛产后生殖活动中的公牛效应. 核农学通报. 1990,11 (2): 67~71
18 朱壁科,王光亚,王建辰等. 家兔胚胎一步冷冻试验.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0,18 (2): 93~94
19 段恩奎,王光亚,王建辰等. 山羊精子体外获能异体受精试验.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0,18 (2): 102~104
20 章孝荣,王建辰. 应用固相RIA和ELISA测定血浆孕酮浓度监测黄牛产后卵巢机能.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1,18 (增刊): 24~31
21 陈北亨,王建辰,万一鹤等. 家畜产科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61
22 王建辰,欧阳琨. 羊病防治. 增订第二版. 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
23 董伟,王建辰等. 家畜的生殖激素.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5
24 王建辰,王光亚. 生殖激素及其在兽医产科中的应用.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25 王建辰 (编委).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西安: 陕西省科技出版社,1990
26 陈北亨,王建辰,万一鹤等. 兽医产科学统编教材. 第二版.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27 王建辰 (副主编). 农业生物技术. 西安: 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
28 陈家朴,王建辰等. 乳牛疾病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2
29 王建辰(主编). 兽医产科丛书(14本).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992
30 王建辰 (主编).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3
相关参考
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开国皇帝名叫王建,他应该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外号叫“贼王八”的皇帝了。这个外号是民间百姓所取,当时的王建也只是一个小百姓,他的祖上是做饼师,总之不是厨师就是糕点师傅的意思。可是王建从
历史人物 王建安简介_王建安轶事_王建安为何56年才受上将衔
中文名:王建安别名:王见安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出生日期:1907年11月8日逝世日期:1980年7月25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
历史人物 王建安简介_王建安轶事_王建安为何56年才受上将衔
中文名:王建安别名:王见安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出生日期:1907年11月8日逝世日期:1980年7月25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
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开国皇帝名叫王建,他应该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外号叫“贼王八”的皇帝了。这个外号是民间百姓所取,当时的王建也只是一个小百姓,他的祖上是做饼师,总之不是厨师就是糕
王建(768年—835年),唐朝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其出身寒微,一生潦倒,46岁才开始入仕,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前蜀高祖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五代时期前蜀皇帝(907年―918年在位),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少年时为无赖,以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乡里称为“贼王八”,黄巢起义时期投效唐朝军队,隶属
前蜀高祖(847年-918年),字光图,五代时期前蜀皇帝(907年—918年在位),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 少年时为无赖,以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乡里称为「贼王八」,黄巢起义时期投效唐朝军队
三国人物本名:王建别称:wangjian所处时期: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省作古时候:238年重要作品:《科教之窗》《星光50》重要造诣:留任六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性别:男王建人物平生
杨一辰杨一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中共八届侯补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长。他为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一生。杨一辰原名杨翼辰,字德如,曾用名刘孟平、
郑辰个人资料 郑辰(?—1444),字文枢,西安(今衢县)人。明永乐四年(1406)进士。初任监察御史,奉命往江西安福县查处谋逆案,洗刷冤诬。福建番客杀人,辰受命审理,仅惩首恶。南京修建报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