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毛宗良人物简介

Posted 蔬菜

篇首语: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毛宗良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毛宗良人物简介

·毛宗良



毛宗良,著名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在园艺植物分类学、解剖学与造园学方面造诣深厚。对十字花科蔬菜及苋菜的分类研究做出了贡献。为我国榨菜、花叶芥确定拉丁学名。首先对茭白进行了解剖研究。30年代,首次在四川引种甘蔗良种成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园艺人才。

毛宗良,原名显��,别名仲良。1897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幼年家境贫寒,1915年冬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即就业谋生。曾任黄岩县清文局测量员等职。他的家乡黄岩是著名的柑桔之乡,故从小就引发了他对园艺科学的浓厚兴趣。5年后,蒙亲友资助,考入南通大学农科预科,由此走上了他一生从事的农业之路。1923年考入东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浙江省教育厅选拔为公费出国留学生,1928年,在法国里昂及格郎劳勃学习一年法文,1929年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1933年毕业于植物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毛宗良在法求学期间,怀着“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学精神,克勤克俭,刻苦研读。他在法国学成之时,正值日本侵略军、侵华气焰日益嚣张,国运维艰之际。毛宗良怀着深厚的爱国热情,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厚禄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归故土,报效祖国。回国后受聘于中央大学任教授兼农学院园艺系主任。他眼见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曾与??些民主人士交往,忧心国事,并参加了“九三学社”。上海解放前夕,复旦大学农学院有些进步学生被捕,毛宗良曾多方设法营救,才得以具保释放,赢得了广大师生对他的敬仰。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决定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北迁辽宁沈阳,成立沈阳农学院。毛宗良积极响应号召,携带未满产假的夫人和女儿举家北上,1953年他辞去园艺系主任职务,1956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一级教授。1962年当选为辽宁省第二届人大代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法



毛宗良自1933年回国后,37年来一直在大学任教,他无限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能身体力行,后期他虽然健康状况欠佳,但仍在教育第一线,事必躬亲,言传身教,学生得益匪浅。他在教学中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编写教材时不仅广泛蒐集国内外有关资料,而且还亲赴生产第一线作实地调查,从而编写出不少学以致用的教材。他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将主要蔬菜的科、属、种列成检索表,使学生了解其异同点,为掌握鉴定分类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2年院系调整,他从上海到沈阳时,为编写出切合当地生产情况的蔬菜保护地栽培讲义,在还没有安置好家的情况下,他便率领青年教师到农村调查不同保护地类型、栽培种类及技术,对各类保护地进行温、湿度测定,继而作理论上的阐述,学生感到教材内容“有骨有肉”容易掌握。他讲授蔬菜植物解剖学时,总是亲手教学生制作徒手切片,并不厌其烦地逐一纠正,直到学生都能亲自操作。进行造园设计时,他亲自参加讨论制定方案,并带领学生参与实地施工,验证其设计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毛宗良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无论听课、实习、试验,学生必须认真听、认真学,专心致志,不得马虎。他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则百问不厌、耐心解答。在中央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期间,两校之间有一段较远路程,可他从不迟到、缺课。这种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精神,深受两校师生的爱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对芥菜、苋菜的分类研究作出贡献



榨菜及花叶芥均系我国原产,40年代以前尚无确切的拉丁学名,30年代中期毛宗良致力于十字花科芸薹属(Brassica)蔬菜的分类研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比较及调查,于1941年首先确定榨菜是茎用芥菜的一个变种,审定拉丁学名为Brassica Juncea var.tsatsai Mao,又定花叶芥的拉丁学名为Brassica Juncea var. laciniata Mao.被国内外学者所承认,并沿用至今。

鉴于我国蔬菜有些品种名称混乱或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在引用时极易产生错误。为此,他拟订了一个计划,对各主要蔬菜的种(species)及主要品种进行分类鉴定,统一名称,为生产、引种和科研做了必要的基础工作。

他对苋菜进行了分类研究。苋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可入药,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东、西、南、北均宜栽培。为此,他蒐集了我国东北及东南各省野生与栽培的29份苋菜资源,经过观察、记载和鉴定分类,归为苋菜属的有6个种。过去多数分类学家将Amaranthus Tricolor L.与A.gangeticus L.作为同一种,经毛宗良仔细鉴定后,确认是两个不同的种,其根据是两者虽均为3个萼片、3个雄蕊,且苞片和萼片都具有短芒,胞果膜质又不皱缩,但A. gangeticus L. 既有团救花序又有顶生穗状花序,而A.tricolor L.则没有顶生穗状花序,过去之所以误认为是一个种,乃因A. gangeticus L. 的顶生穗状花序发生较晚。而被人忽略,如在沈阳,该花序直至9月末至10月初才在茎枝的顶端出现,穗状花序长约2~3厘米,甚至更长。因此,仅据早期不发生顶生穗状花序,即否认为A. gangeticus L.,实属错误,从而纠正了将A.gangeticus L. 与A. tricolor L. 混为同种的谬误,且认定目前我国各省所栽培的苋菜都是A. gangeticus L. 而不是A.tricolor L. 继后,他又着手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的分类研究,因为菜豆栽培的品种很多且名称混乱。他先后收集到菜豆品种80多个,就其植物学性状、生长习性及豆荚和种子特征(如豆荚颜色、横剖面、种子形状、色泽等)、食用风味等进行归类。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此项研究被迫中断,终使他壮志未酬,抱憾辞世。

擅长植物解剖技术



毛宗良徒手制作切片,速度快,质量好,试材薄度及完整合格率达98%以上。30年代初,他就以《藜、苋两科的比较解剖》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我国西南地区往昔疟疾流行,抗日战争后期我国与盟军配合,在中、缅、印边境的崇山密林中对日本侵略军作战,该处疟疾猖獗,军民深罹疟疾之苦,极需治疟药物。当时治疟药物多系进口,供不应求,因此,治疟药物的研制迫在眉睫。1944年,毛宗良在卫生署药苗试验场兼任技正,接此任务后,他怀着支持抗战拯救祖国同胞的深情,通过调查了解,对四川金佛山的野生植物“鸡骨常山”治疟良药,发挥其解剖技术专长,对该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解剖研究,采用含药量最多的部位进行提炼精制,为加快治疟药物的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

此外,他还先后对茭白、荸荠等水生蔬菜和搅瓜 (面条瓜)等进行了解剖研究。他做的许多蔬菜植物的茎、根切片,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物教材,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重视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引用



1936年春,印尼华侨从印尼赠送若干甘蔗优良品种给四川进行试种,四川大学农学院聘请毛宗良指导试种研究,他不辞辛苦到内江实地考察,选定了甘蔗试验场场地,并根据甘蔗的生长习性,反复试种观察,终于使“远方来客”在内江安家落户,使优良甘蔗品种试栽成功。大大促进了内江甘蔗生产的发展。目前内江已是我国食糖的重要生产基地。

毛宗良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国现有的蔬菜栽培种类约有180种,如能开发、引种、扩大蔬菜种类,蔬菜市场就会更加丰富”。长期以来,他在致力于园艺教育和科研的同时,还大力开展广泛搜集蔬菜品种的工作。他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蒐集收录了640多种蔬菜资料,并标明了拉丁学名、中文名、食用部分及特嗜国家等,编著成一部《蔬菜名彙》,成为国内首份收集蔬菜种类最为齐全的资料,为蔬菜引种栽培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

在收集国内外蔬菜种类的同时,他还注意引种工作。在沈阳,他先后引种独行菜、榆钱、菠菜、食用大黄及蛇瓜等,对它们的植物学性状、生长习性、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都做了详细的观察记载,认定独行菜和榆钱菠菜为绿叶菜类,食用可口,生长期短,可以分期播种,以应淡季需要,并积极予以推广。这充分体现了毛宗良综合运用 “查、引、选、育”并举、多方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致力于造园艺术 成绩卓著



造园学是毛宗良的第二专业,他既传授理论知识又进行实地设计。1935年前后,他曾为南京国民政府大礼堂、考试院、外交部、交通部等单位的庭园进行设计。抗战胜利回到上海后,又为复旦大学的校园绿化及树木标本园作了规划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为安徽蚌埠市中山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与章守玉、宗维城合作),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还发表了 《花坛用之观叶植物》、《草本蔓性观赏植物》、《小面积庭园之设计实例》、《庭园中之主要树木及其配置》、《行道树之选择及其栽培上应注意要点》等文章。他在造园艺术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并为后人所称颂。

毛宗良为人忠厚,不善言辞,工作勤奋,治学严谨。他的一生是献身我国园艺教育和科研事业的一生,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学习他。

简 历



1897年9月 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

1921—1922年 在南通大学农科预科学习。

1923—1927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28—1929年 在法国里昂及格朗劳勃学习法文。

1929—1933年 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植物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3—1948年 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1935—1936年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内江甘蔗试验场场长。

1948—1952年 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

1952—1970年 任沈阳农学院 (后改名沈阳农业大学)教授。

1953—1957年 任辽宁省园艺学会理事及沈阳市园艺学会理事。

1962年 任辽宁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0年 病逝于浙江省黄岩。

主要论著



1 毛宗良.藜苋两科之比较解剖.巴黎植物学者杂志 (Le Botaniste—Imprimerie de la Faculte de Medecine,Paris),1933.

2 毛宗良.花坛用之观叶植物.园艺月刊,中央大学农学院,1935.

3 毛宗良.草本蔓性观赏植物.园艺月刊, 中央大学农学院,1935.

4 毛宗良.小面积庭园之设计实例.园艺月刊,中央大学农学院,1935.

5 毛宗良.庭园中之主要树木及其配置.园艺月刊,中央大学农学院,1935.

6 毛宗良.行道树之选择及其栽培上应注意要点.园艺月刊,中央大学农学院,1935.

7 毛宗良.鸡骨常山的解剖.复旦大学农学院通讯,1950(12).

8 毛宗良.秋水仙素在育种上的应用.沈阳园艺通讯,1957(12) .

9 毛宗良.菜豆施用微量元素的初步观察.沈阳农学院蔬菜专刊,1958.

10 毛宗良.新引种的蔬菜—蛇瓜.沈阳农学院蔬菜专刊,1959.

11 毛宗良.沈阳地区豌豆分期播种试验.沈阳园艺通讯,(4)1959.

12 毛宗良.提高秋收豌豆产量的初步试验.沈阳农学院蔬菜专刊,1959.

13 毛宗良.独行菜栽培.沈阳农学院蔬菜专刊,1960.

14 毛宗良.榆钱菠菜栽培.沈阳农学院蔬菜专刊,1960.

15 毛宗良.苋菜种类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1962,1 (2): 153—162.

16 毛宗良.蔬菜名彙.沈阳农学院园艺系增订出版,1980.

相关参考

国民党史 张·宗良

张宗良广东五华人。1910年生。先后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余汉谋部作战科长,第一五九师、第一八六师师长,广东军管区参谋长,梅揭师管区司令。1942年在湖北恩施

国民党史 张宗良

张宗良安徽卢江人,1909年生。中央大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国防研究院”第二期和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第十七期毕业。抗战初期,自英国返国后,先后任汉口特别市警察局分局长、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秘书处长、

历史人物 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简介,毛宗岗是怎么评三国演义的

人物简介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

历史人物 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简介,毛宗岗是怎么评三国演义的

人物简介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

历史人物 金圣叹是怎么死的

  随着明清小说的繁荣,一大批眼光独到的文学评论家也应时而生,活跃在「书评」行业,如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和脂砚斋等。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或点评、或揭露、或修定、或丰富,极力的批点、评说古典名著,不仅开

历史人物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在给三国英雄们排名的时候,武将有很多排名方法:大才子毛宗岗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再比如考虑到马超和吕布曾是一方诸侯身份的“一吕二马三典韦,四

金圣叹简介金圣叹是怎么死的

【金圣叹简介】金圣叹是怎么死的?文坛才子金圣叹为何被砍头?  随着明清小说的繁荣,一大批眼光独到的文学评论家也应时而生,活跃在“书评”行业,如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和脂砚斋等。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或点评

那些著名的批註

提起“批註界”的集大成者,黃丕烈的老鄉金聖嘆不能錯過。當然,還有評《西遊記》的李卓吾、評《三國演義》的李漁和毛宗崗。“奇人”金聖嘆曾立下宏願,要評點“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

情同父子,笑里藏刀

清代毛宗岗父子评价诸葛亮是「”智绝”,但诸葛亮最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对汉室江山的忠心,对刘备父子的忠诚。那么自刘备崩后,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真的是表面上的「”情同父子”?我看不是,分明是表里不一,笑

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哪一本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两本不同的书,《三国演义》经历了三个板块才形成的历史小说,不管是从写作上还是剧情上都有很大的改动,《三国志》无疑是最为接近历史的书。我们现在所读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和父亲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