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林孔湘人物简介

Posted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林孔湘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林孔湘人物简介

·林孔湘



林孔湘,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一生潜心研究柑桔黄龙病,首先证明黄龙病病原为病毒;首创柑桔繁殖材料热处理消毒方法; 推行“无病虫栽培”技术,为振兴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林孔湘,1910年5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先后到福州格致中学和厦门集美中学就读,他只用4年时间读完全部6年中学课程。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回乡执教。1929年考入福建协和大学,1934年毕业,即回闽侯县乡村师范中学教书。1936年获公费出国留学,先到美国亚力根尼学院学习,一年后转入康奈尔大学,受业于世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H.H.怀梭 (Whetzel)教授,主读植物病理学,副修植物生理学。1941年春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即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任副研究员。由于祖国多难,海外游子报国心切,遂于同年9月辞职回国,受聘于广东岭南大学。1943年先后转于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和金陵大学任教,同时还兼任过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研究员。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岭南大学任教,1947年岭南大学建立植物病理研究室,他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院系调整,林孔湘任华南农学院教授兼植物保护系主任,直至1985年6月6日病逝。

林孔湘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广东省委委员、省委顾问,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和广东分会理事长。全国柑桔黄龙病和其他病毒病害防治研究协作组顾问,广东省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组长等职。

首次证明柑桔黄龙病病原为病毒



柑桔黄龙病是我国华南地区毁灭性病害。仅广东、广西、福建三省 (区) 到80年代已损失柑桔树1000万株以上。该病在江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浙江等地也有发生。据了解,柑桔黄龙病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是1919年莱金 (Reinking) 的报道。1930年以后在广东??始迅速蔓延,随后便有许多人开始对它进行研究,但对其发病原因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水害,也有的认为是栽培失当,或镰刀菌、线虫等侵害所致。虽然也有人提到可能是病毒侵染,但未能提出证据。其分歧点集中在此病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上,因此在防治上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严重地影响了柑桔业的发展。

林孔湘从1941年开始,数十年坚持不懈地从事柑桔黄龙病的研究。1941年12月他乘木炭公共汽车从粤北坪石出发,途经粤、闽、赣三省20多个县,历时2个月,行程2600公里,进行柑桔病害调查。他首次在福建几个果园发现柑桔枯黄病 (后来称黄龙病)。由于抗日战争,柑桔产区均已沦陷,研究工作无法开展。直到194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他前后无数次深入江西赣州、南丰,福建龙溪、福州,四川赵家镇、成都,台湾新竹、员林,广东潮汕地区、新会、化县,广西南宁、柳州等地调查黄龙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积累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水害 (田间、铁桶) 等多项试验,还进行了线虫、镰刀菌、病毒接种和带病苗木传病、蔓延试验。通过大量试验结果,排除了水害、栽培失当的原因,也排除线虫、镰刀菌侵染的原因,证明病毒是黄龙病的病原。1951—1953年林孔湘连续三年,每年都用蕉柑、椪两个品种接种病毒,接种树共计292株,对照树501株,接种树发病率为64%,对照仅为1.6%。苗木带病和蔓延的试验结果:少数先发病,继而逐渐蔓延,后来则迅速发展,这完全符合侵染性病害的蔓延规律。这项成果1956年为农业部组织的考察团认可,其后又为许多柑桔工作者重复试验所证实。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东南亚防治柑桔黄龙病地区性协调员B. 奥尔贝 (Aubert) 教授建议,将林孔湘1956年发表的 “柑桔黄梢(黄龙)病研究Ⅰ.病情调查”、“柑桔黄梢(黄龙)病研究Ⅱ.关于病原的探讨”两篇突破性论文译为英文向世界发表。随着科学的发展,诚然现在已知黄龙病病原体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病毒(Virus),而属于薄壁菌型细菌(Gracilicutelike Bacterium); 但这并没有影响林孔湘的结论。

首创繁殖材料热处理方法



林孔湘证明了病毒为柑桔黄龙病病原,为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的根据。1956年他率先提出了完整的五项防治措施,即实行严格检疫、培育无病苗、早挖除病株、加强防虫和加强栽培管理。其后,为了更好地保证无病苗木的培育,他又率领助手进行繁殖材料消毒的热处理试验,于1964—1965年发表了试验结果:用49℃的蒸汽处理带病毒的芽条和苗木或幼树50分钟,以及用56℃热水浸柑桔类种子60分钟,均可有效地消灭组织内的病毒。这些热处理消毒方法,后来被美国植物病理学界誉为柑桔病毒学上的一个创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C. N. 罗斯泰彻尔(Roistacher) 1972年发表的柑桔芽条的消毒方法,就是采用林孔湘的方法。1982年这位美国柑桔病毒专家来华讲学时,专程到广州拜访了林孔湘,当面说:“我看到你那篇柑桔接穗热处理的文章,受到极大鼓舞,因为那时我们使用过的种种热处理方法都失败了,佛罗里达州的一些病毒学工作者也同样遭到失败,并断言用热处理方法消毒是不可能的。看到你的文章英文摘要,我顿时感到又有了希望。后来按你的方法试验,果然获得了成功。现在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还通过法律,规定柑桔苗木没有使用这种消毒方法处理的不准出售。”实际上60年代中期,林孔湘发表的论文,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1966年国际柑桔病毒学会第四届会议曾来函邀请他参加会议。

推行柑桔无病虫栽培技术



近代国际上推行柑桔无病化与良种化结合,实行采穗母本的登记注册制度。这一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十分繁琐。林孔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于1975年发表了“根除黄龙病及其它柑桔危险性病虫的途径和方法”。后简称“柑桔无病虫栽培”。这项技术措施是以“隔离、消毒、防疫”为核心,把无病化与良种化结合在一起,来促进柑桔生产。其内容包括无病良种苗木的培育、新区果园的开辟定植和老病区果园的更新改造三部分。林孔湘认为“柑桔无病虫栽培”是柑桔病虫害防治上一项革命性措施,是振兴我国柑桔业的必由之路。1976年有关部门按照林孔湘的理论和整套技术,培育出第??批无病虫柑桔苗木,经过示范种植,取得了预期结果。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派来亚太地区考察柑桔黄龙病的专家H.D. 卡特林(Catling)博士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国这项工作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为人坦诚,坚持科学真理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在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掺入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他的科研道路变得严峻而崎岖。关于黄龙病就经历三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始于1952年对于病原和防治立足点的不同看法,有一批年青的从事柑桔栽培的园艺工作者,他们认为黄龙病是栽培技术不当所造成的,只要搞好栽培问题就可以解决。林孔湘据理力争,就被看做是打击新生力量。尤有甚者,当时来了一位苏联植物生理学家,来中国后只跑了几个地方,看了几个柑桔园,就断言黄龙病是水害造成的。在当时环境下,苏联专家具有权威性,但林孔湘坚持己见,毫不退让。因此,他又被看为“狂妄自大”。第二次争论则是与从事柑桔生产实际工作的人,他们认为只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就可以治好黄龙病。林孔湘同样据理辩驳。这一次他又被认为是打击土专家。第三次是植物病理学界的辩论,他们认为,“黄龙病是国外的伫立刹 (Tristeza)病,并认为伫立刹病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同时推断黄龙病在中国各柑桔产区也一定普遍,其危害程度取决于生态环境因素,因而检疫是不必要的”。还有人认为,“传播媒介是蚜虫”,等等。林孔湘根据大量调查资料和所做过的试验,明确指出黄龙病毒侵染力非常强,柑桔树发病与否和环境营养条件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是否带毒;并指出黄龙病和伫立刹病根本不同,传播媒介不是蚜虫而是木虱。在三次辩论中,当然林孔湘都是正确的;但林孔湘坚持真理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林孔湘在40多年的教学中,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并作专题报告、实验等教学环节融为??体,以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不在于他能记得多少东西,而在于他有异常的思考分析能力。

林孔湘一生奉献给了柑桔黄龙病研究事业。1972年他患了癌症,在动了两次大手术,把整个胃被切除的情况下,为了防除柑桔黄龙病,他靠着用肠做的假胃,带着极度虚弱的身体,还奔走于粤、桂、闽三省区柑桔产地。1983年他还预立遗嘱,抱病赶到广西推广“无病虫栽培”技术。1984年5月,即林孔湘逝世的前一年,他还带病主持了有几个省(区)人员参加的“无病虫栽培”训练班。1985年6月5日临终时,还留下遗嘱,把骨灰葬在福建闽侯县他家乡的一个无病虫果园旁,继续守护果林,以示其生前不根除黄龙病,死不瞑目的坚强意志和精神。

简 历



1910年5月12日 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今福州市)。

1925—1927年 在厦门集美高级中学毕业。

1927—1929年 回闽侯县教书。

1929—1934年 在福建协和大学毕业。

1934—1936年 在闽侯县乡村师范中学教书。

1936—1937年 在美国亚力根尼学院研究生。

1937—1941年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

1941—1943年 任岭南大学副教授、教授。

1943—1945年 任四川大学教授,曾兼任私立金陵大学教授。后任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5—1952年 任岭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植物病理学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授(兼任);广东省农林厅农林设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林厅病虫害防治站副站长。

1952 —1985年 任华南农学院 (后改为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1985年6月6日 病逝。

主 要 论 著



1 Lin K H. The number of spores in a pycnidium of Septoria apii. Phytopathology,1939,29 (7):646—647.

2 Lin K H. Convex gum,a new disease of citrus in China. Phytopathology,1943,33: 394—397.

3 Lin K H. Observations on Citrus diseases in China. Plant Dis. Reptr,1947,31 (3):107—111.

4 Lin K H. The effect of modified air on the rotting of Apples in storage.Lingnan Sci. J.,1948,22 (1-4): 133—138.

5 林孔湘.闽赣柑桔病虫调查报告,岭南大学柑桔研究丛刊.1944,I:1—11.

6 林孔湘.柑桔黄枯研究简报·华南农学院第一次科学讨论会论文汇刊. 1955,1—3.

7 林孔湘.柑桔黄梢(黄龙)病的诊断和防治·华南农学院第二次科学讨论会论文汇刊. 1956,89—92.

8 林孔湘.柑桔黄梢(黄龙)病研究(Ⅰ)病情调查.植物病理学报,1956,2 (2): 1—11.

9 林孔湘. 柑桔黄梢(黄龙)病研究(Ⅱ)关于病原的探讨. 植物病理学报,1956,2 (1): 13—42.

10 林孔湘. 对柑桔黄龙(黄梢)病为什么要采取检疫措施?广东农业科学,1957 (1): 45—47.

11 林孔湘. 关于柑桔黄龙病问题的进一步意见.广东农业通讯,1957(1,2): 31—32.

12 林孔湘.关于柑桔黄龙(黄梢)病防治的建议.广东农业通讯,1957(1,2): 29 —30.

13 林孔湘.柑桔黄龙病问题的十年争论和今后的处理途径.南方日报,1962,3月29—31日.

14 林孔湘.柑桔黄梢(黄龙)病的进一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3,2 (3): 243—251.

15 林孔湘.柑桔黄龙病的为害及防治.福建农业,1963 (2,3): 37—39.

16 林孔湘. 谈柑桔黄梢 (黄龙)病的防治. 植物保护,1963,1 (3):122 —124.

17 林孔湘. 国外培育无病毒柑桔苗木的经验. 植物保护,1963,1(3): 124—125.

18 林孔湘等.柑桔黄梢(黄龙)病毒和柑桔枝条组织耐热力的初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1964 (1): 61 —65.

19 林孔湘.福州地区柑桔黄龙病调查简报和处理意见.福建农业,1964(12): 18—19.

20 林孔湘. 评 “关于柑桔黄龙病几个问题的讨论”. 植物保护学报,1964,3 (2): 165—171.

21 林孔湘. 柑桔黄梢 (黄龙) 病热治疗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1965,4 (2): 169—174.

22 林孔湘.根除黄龙病及其他柑桔危险性病虫害的途径和方法.柑桔科技通讯,1975 (1):28—30.

23 林孔湘. 柑桔黄龙病问题的讨论. 柑桔科技通讯,1977 (3-4): 28—38.

24 林孔湘等. 柑桔无病虫栽培试验初报. 植物保护学报,1982,9(1): 1—8.

25 林孔湘. 我的呼吁——实施无病虫栽培振兴柑桔业. 柑桔无病虫栽培通讯,1983 (1):2—6.

26 林孔湘. 对柑桔病虫害防治来一次“革命”. 柑桔无病虫栽培通讯,1983 (1):6—15.

27 林孔湘. 有病虫的柑桔苗圃和果园及果区的改造. 柑桔无病虫栽培通讯,1983 (1): 16—18.

28 林孔湘等. 柑桔无病虫育苗的种子、接穗及苗木的消毒. 柑桔无病虫栽培通讯,1983 (1):21—29.

29 林孔湘. 柑桔无病虫栽培. 柑桔无病虫栽培通讯,1985 (2): 1—9.

30 林孔湘. 柑桔衰退性病害. 柑桔无病虫栽培通讯,1985 (2): 9—20.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易秀湘人物传,易秀湘生平事迹,易秀湘评价

易秀湘易秀湘,1905年生于江西省赣县白露乡龙头村一个贫农家庭。全家六口人,靠几亩薄田和一小块油茶山过活,终年劳累,不得温饱,常常靠借债度日。易秀湘6岁开始给地主放牛,后来父亲借债供他读小学,因不满教

历史人物 赖传湘简介 国民革命军赖传湘生平介绍

赖传湘,号镇之,1903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出生于江西南康县东山乡马草村。兄弟4人,镇之排行第三,大哥传鸿、二哥传宾、四弟传江。传湘父母务农,家境颇贫,但仍望子成龙,省吃俭用让三个儿子读书。三子中只有传湘

历史人物 赖传湘简介_赖传湘生平_赖传珠与赖传湘

中文名:赖传湘别名:赖镇之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南康县东山乡马草村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41年职业:国民革命军第190师中将副师长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四期)信仰:三民主义主要

历史人物 赖传湘简介_赖传湘生平_赖传珠与赖传湘

中文名:赖传湘别名:赖镇之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南康县东山乡马草村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41年职业:国民革命军第190师中将副师长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四期)信仰:三民主义主要

历史人物 邱行湘简介_邱行湘生平_小蒋介石邱行湘

中文名:邱行湘外文名:QiuXingxiang别名:辽峰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溧阳南渡镇邱家桥人出生日期:1907年逝世日期:1996年职业:国民党军少将毕业院校:黄埔军校邱行湘——国民党军中将  邱

历史人物 宋朝人物赵湘简介

宋朝人物本名:赵湘字号:字叔灵所处时代:宋出生地:衢州出生时间:959去世时间:993主要作品:题天台石桥(历史lishixinzhi.com)官职:司徒(追赠)赵湘人物赵湘,祖籍南阳,居衢州西安(今

历史人物 廖耀湘简介 廖耀湘血战滇缅的事迹 如何评价廖耀湘

  中文名:廖耀湘  别名:建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清朝宝庆府邵阳县北乡酿溪镇(今新邵县县城)  出生日期:1906年5月16日  逝世日期:1968年12月2日  职业:军人ww

历史人物 白淑湘个人资料

白淑湘www.cha138.com姓名:白淑湘出生年月:1939年籍贯:中国辽宁新宾人职务: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白淑湘,芭蕾舞蹈家。女,辽宁新宾人。1954年入

历史人物 王开湘的生平如何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十分的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而王开湘就是其中的一个,也许我们并不知道他,因为他虽然是一个英雄,不畏惧战场,却在病痛中自杀了。那时的他还没能等到长征结束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 国民党军少将邱行湘简介

邱行湘(1907—1996),国民党军少将。字辽峰,江苏溧阳南渡镇邱家桥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是黄埔系和土木系骨干将领。邱行湘出生于大农户家庭,18岁考入黄埔五期步兵科,35岁成为将军,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