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严济慈人物简介

Posted 济慈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严济慈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严济慈人物简介

·严济慈



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学,我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创建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镭学研究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以及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成果卓著,同时为我国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制订与实施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开展新兴学科的研究工作,促进科学技术攻关并取得成果等方面,倾注了全部心血,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济慈,字慕光,号岸(厂)佛,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一户农家。父亲严树培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为使严济慈长大后能写会算,父亲送他到严家祠堂的蒙学馆读书。严济慈刻苦上进,聪颖好学,深得老师的喜爱。一次,父亲从杭州买回一本《笔算数学》,他如获至宝,独自一人钻研,竟能无师自通,令父亲喜出望外。于是,全家节衣缩食,送他到县城宏道小学插班读书。14岁时考入东阳中学,在四年制中学里,他学习成绩年年第一,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并深得英语教师、著名翻译家傅东华的赏识,为他取字“慕光”。1918年夏,他到杭州参加全国6所高等师范学校的联合招生考试,以全省初试和南京复试均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时的 “南高”与 “北大”齐名,是南方青年特别是穷苦学生向往的最高学府。他入学时读商业专修科,一年后,转工业专修科,再一年转数理化部读二年级。由于成绩优异,读三年级时被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和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兼任数学教师,深得著名数学家何鲁、熊庆来和物理学家胡刚复的厚爱。课余时间,常帮胡刚复管理中国科学社图书室和预审 《科学》杂志的稿件; 寒暑假时,则应何鲁邀请,利用自学的法文,遍览了何鲁的法文藏书。同时,他还结识了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并应其约,在大学毕业前编著了教科书《初中算术》以及《几何证题法》两本书,送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3年夏,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由于已修满大学规定的学分,故同时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并成为东南大学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鉴于他的突出成绩,中国科学社破格吸收他为正式社员 (一般非留学生仅为 “仲社员”)。

同年11月,他利用为商务印书馆编书所得稿费、兼任两校教师的酬金以及何鲁、胡刚复、熊庆来3位老师的资助赴法国留学。仅用一年时间,就考得巴黎大学3门主科——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学和理论力学的证书,获数理教学硕士学位,曾引起轰动,深受巴黎大学各位教授的器重。著名物理学家C.法布里(Fabry)教授接受他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从此,严济慈走上了物理学研究的道路。1972年6月,他完成了题为《在电场作用下石英的变形及其光学性质变化的实验研究》的博士论文,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导师法布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在他第一次出席科学院会议时宣读了严济慈的论文。《巴黎晨报》配以师生照片作显著报道。1927年在他回国途中,徐悲鸿为他画了??张素描,誉为“科学之光”,两人从此成为至交。国民党元老、旅法前辈生物学家李石曾会见了严济慈。8月,抵达上海,李石曾宴请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等社会名流,也邀请严济慈出席并引荐介绍。于是,各方争相聘任,他不得不同时到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以及南京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改称中央大学) 担任物理学、数学教授,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1928年夏,他出席在苏州召开的中国科学社年会,当选为理事。

1928年冬,严济慈再次赴法国。沪、宁四所大学校方在上海设宴为严济慈饯行。他答谢时说:“我这次再去巴黎,为的是更加充实自己,回国后要让科学研究在中国土地上生根。”他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两年紧张的研究工作,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间,还到居里(Curie)夫人的实验室帮助安装调试了显微光度计并用以进行测试研究。1930年底在回国前夕,居里夫人送给他一些放射性氯化镭,以支持他日后在中国开展放射学研究工作。

1930年底,他回到北平,应李石曾邀请,出任成立不久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和所长,一年后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1932年8月,他与李书华、梅贻琦、叶企孙、吴有训等一起,创建了中国物理学会。

30年代是严济慈科学生命力最旺盛的时代。从1932年到1938年,短短7年间,共发表了42篇学术论文。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镭学研究所在他的主持下,学术气氛浓厚,研究成果累累,年轻人才辈出,闻名国内外。因此,1935年他与法国的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苏联的П. Л. 卡皮察(Капица)同时被法国物理学会选为理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严济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文化合作会议上发表爱国抗日言论,谴责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吴玉章从莫斯科到巴黎,他义不容辞地担任吴玉章与法国著名物理学家P. 朗之万(Langevin)之间的联络人,在巴黎组织群众集会,由朗之万主持,吴玉章作报告,宣传中国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斗争,揭露侵略军的暴行,呼吁国际社会给予声援。回国时,北平已经沦陷,他取道河内到达昆明,主持筹建北平研究院驻昆明办事处,把物理研究所迁到昆明郊区黑龙潭,从此投身抗日洪流,把自己的科学才智贡献给民族解放事业。

抗战八年,他在昆明领导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全体人员,全力从事军需用品的研制工作。在条件十分艰苦、设备极端简陋的情况下,亲自动手,先后制造出1000多具无线电发报机稳定波频用的石英振荡器,300多套步兵用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等,供我国抗日军队和盟国英国驻印度军队使用。1946年,他受到当时政府的奖赏,被授予胜利勋章。

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出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和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加入了九三学社。9月下旬,他在南京召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大会上,发言抨击当前时政,抵制当局威逼利诱科学家迁往台湾的图谋,会后毅然南下昆明,再绕道河内、香港,于1949年春乘坐第一艘北上塘沽的海轮,回到刚刚解放的北平。

严济慈以高涨的热情投入人民解放事业,积极参加各项政治、社会活动。当得知人民解放军缺少枪炮瞄准镜时,就领导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人员日以继夜地赶制出一批成像质量可与美国产品媲美的巴拿马式瞄准镜,受到解放军指战员的赞赏。不久,他在吴玉章领导下,参与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担任筹备委员会常委会秘书长,在7月召开的大会上被选为代表自然科学界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郭沫若等领导人要求他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和领导工作。他有些踌躇地说:“一个科学工作者一旦离开实验室,他的科学生命也就从此结束了。”郭沫若接??说: “慕光,这话很对。但是,倘因此而能使成千上万的人进入实验室,岂非是更大的好事?”从此,严济慈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科学院的建设中去。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主任、副院长、《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主编等职务。同时,还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等职务。他积极参与制订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国科??事业的发展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济慈还曾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1980年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83年起,他连续被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1991年8月,法国政府授予严济慈“荣誉军团军官”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技术事业上做出的成就以及为发展中法科学技术合作和两国人民的友谊所建立的功绩。

开创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事业



严济慈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者之一。严济慈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作用以及应用光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自1927年至1938年的12年间,单独或与合作者一起共发表科学论文53篇,其中11篇是在国外时的工作,42篇是在国内的工作,大部分是他和他领导下的青年工作者合作完成的。1986年,科学出版社汇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

一、精确测定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光双折射的新效应。

严济慈是我国研究石英压电效应第一人。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在电场作用下石英的变形及其光学性质变化的实验研究》。1880年J. 居里 (Curie)和P. 居里 (Curie) 兄弟发现了晶体压电效应的“正现象”——石英受压后产生电量的变化。在1927年以前,虽然居里的老师G. 李普曼 (Lippmann)依据热力学方法,应用能量守恒和电量守恒定律,推断存在“反现象”——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而且正、反现象的两个系数均应该为6.32×10-8,但居里兄弟、Y.伦琴(Kontgen)等科学家只能测定出“正现象”的数据,而无法测定 “反现象”的数据。其困难在于,石英片两面施加电场后,厚薄的变化非常微小,只有亿分之一厘米到百万分之一厘米,这用普通的机械方法是不可能测得的。严济慈经过??年半的摸索和实验,采用单色光干涉法测量,攻克了难关,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法布里教授提出的“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的课题,而且进一步完成了“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他发现在垂直于电轴的面上施加电压时,晶片形变量与其厚度无关,而与电压强度有关。电压不大时,晶片厚度的形变符合居里定律,即形变比例于静电场强度,系数为6.4×10-8,与理论结果符合。若电压增大,电场强度与形变偏离线性关系,电压达16×104伏时,形变趋于饱和。在垂直于光轴的面上施加电压时,晶片厚度的变化极为微小,与绝缘体无异。石英由于电压而产生的这种形变是瞬时的,无滞后现象。他进一步观察到在晶片上施加电压而产生的光双折射现象,发现在垂直于电轴方向的晶面上施加电压时,这个方向上的双折射增大,而垂直于光轴与电轴的第三轴方向上的双折射减小。如所施加的电压为负,则结果相反。这种效应与克尔(Kerr) 效应不是一回事,是一种新效应。

二、系统研究石英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的现象,发现石英扭电定律。

严济慈在钱临照的协助下,研究在沿光轴做成的石英空心与实心两种圆柱体上施加扭力而起电的现象及其扭转压电振荡问题,发现了石英扭电定律,共发表17篇论文。他发现空心石英圆柱体的电振荡,当圆柱体内径与外径之比近于0.5时,其振荡频率随温度之变更仅为0.5×10-6/℃,即事实上温度系数为零。他还发现振荡频率只由内径与外径之和来决定。因此,可以用空心石英圆柱体制作得到温度系数为零的各种振荡频率的稳频器。这种稳频器比起用居里切割法、戴伊(Dye)切割法制作的要优越得多。这对发展新的无线电稳频器,控制、检测无线电波的频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巴黎广播电台首先用严济慈制作的石英振荡片实现了无线电播音中的稳频,随后各国相继采用,使无线广播振荡电磁回路稳频成为压电晶体的最重要应用之一。后来,抗战期间严济慈在昆明根据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领导研制出大批无线电发报机用的石英振荡器。

严济慈的这些研究成果在压电晶体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W.G. 坎迪 (Cady)教授1946年在《压电学》(Piezoelectricity) 专著中指出,严济慈是第一个精确测定压电效应“反现象”的科学家。

三、深入研究光谱学,为丰富和发展原子、分子光谱学做出了贡献。

严济慈在钟盛标、陈尚义、翁文波、方声恒、盛耕雨等的协助下,对光谱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共发表论文23篇。从研究氢、氖原子、分子连续光谱入手,进而对钠、铯、铷三种碱金属蒸气在电场下的紫外连续光谱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主线系有移位。还发现这3种碱金属在外加稀有气体氖、氦、氩的压力下,其吸收系的高项谱线产生压力移位,经深入研究,从实验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 (Fermi-Keinsbeyg) 方程不符。

严济慈关于碱金属吸收光谱的研究成果,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 (Stark)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直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国外一些原子光谱学的专著还引用严济慈在30年代测定的光谱数据和拍摄的光谱图。如英国牛津大学H.G.库恩(Kuhn)教授1961年在《原子光谱学》(Atomic spectroscopy)的专著中仅用了两张铜版印刷的光谱图,其中一张便是严济慈30年代所拍摄的。

四、精确测定臭氧紫外吸收系数,为大气物理学中臭氧层测试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高空大气中臭氧层的多少和分布关系到地球的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而且对气象学中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1929年春,巴黎国际臭氧委员会决定,要重新精确测定臭氧层紫外吸收系数。严济慈在钟盛标的协助下,于1932年采用照相光度术方法,精确测定了臭氧在全部紫外区域(即215—345纳米)的吸收系数,并发现了若干新光带。1933年法国M. D. 夏隆热(Chalonge) 和M. L. 勒费弗尔 (Lefebvre) 利用严济慈的研究成果,进行臭氧紫外吸收区长波端之波长研究,证实了严济慈发现的那些新光带。国际臭氧委员会把严济慈精确测定的吸收系数定为标准值,各国气象学家用以每日测定高空臭氧层厚度的变化,长达30年之久。法国科学院前院长J. 库仑 (Coulomb) 1980年在法国科学院欢迎严济慈的会议上致词说:“我们中的许多人,特别是莱蒙特·拉塔尔热特(Raymand Latarjet)院士和我本人,都读过或利用过严济慈和钟盛标关于臭氧吸收的出色著作。”美国哈佛大学R. M. 顾迪 (Goody) 教授1964年在他的 《大气辐射》(Atmospheric Radiation)专著中,用图表记载了严济慈1933年的这项重要成果。这个图表还表明,直到1953年他的成果才有新的进展。

50年代以后,大气中臭氧的测量研究成为大气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有了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虽然测量中又进而考虑到高空同温层实际上有温度梯度变化的因素,但其方法还是基于严济慈30年代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

严济慈1931年初主持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以后,即在钱临照的协助下,率先开展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影响的研究,于1932年发表了这方面的第一篇论文。他发现压力能减弱照相乳胶感光性能,压力愈大,效应愈显著,其数量关系为E/E′=f(P),式中E为照相片在压力P下得光密度d所需之光照度,E′为不受压力下得d之光照度。实验证明,P>200千克/厘米2时,E/E′与P成正比例。还发现,光波愈短时,这种效应愈不明显,至紫外光则几乎无此作用;如用γ射线为光源,则反之,压力愈大,效应愈不明显。该文是我国科学家将国内的研究工作第一次刊载在?法国科学院周刊》上的论文,它引起了外国一些科学家的注意,并相继开展研究工作。如德国的H. 贝克斯特隆 (Backstr(o|¨)n)教授就运用严济慈创造的实验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发表了论文?静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之影响》。

这项研究对于工业生产、民用和科学实验有着密切关系。当时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还缺少理论研究,按现在晶体缺陷理论也许能解释压力效应。1933年9月,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特邀严济慈到上海世界社演讲,介绍这项成果,并撰文称其为 “国学中光学之发明而为国学之光”和 “国学中物理学之曙光”。

对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贡献



一、编著多种教科书,培育出许多著名科学家。

严济慈早在20年代就编著了《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与李晓舫合译了 《理论力学纲要》,均由商务印书馆多次再版; 《初中算术》被教育部审定为教科书,使用近20年,并被东南亚一些国家所采用。40年代后期,他先后编著了《普通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和《初中理化课本》。60年代,他根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普通物理学的实践,又编著了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和 《电磁学》等教材。

严济慈早在1927年开始,即执教于大同大学等4所大学,茹苦含辛,培育人才,深受学生欢迎。他的许多学生,如陆学善、钱临照、顾功叙、余瑞璜、吴学蔺等,后来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时隔30年之后再次登台执教,亲自讲授普通物理学达6年之久。由于他论述精辟,讲课生动,引来8个系700多学生挤在礼堂听课,一时传为佳话。1978年郭沫若校长逝世后,他接任校长,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并兼任院长,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许多学生都成了有名的中青年科学家,有的已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

二、多年主持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参与负责中英、中美、中法、中比庚款留学物理考试,选派培养了许多著名科学家。

30年代他担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时,每年接受两三名大学毕业生跟他一起工作。他对这些青年严格训练,放手使用,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当他们的研究工作取得成果,开始表现出独立工作能力时,严济慈就把他们推荐到英、法、美等国的著名实验室去进修深造,先后有陆学善、钟盛标、钱临照、翁文波、吴学蔺、方声恒、庄鸣山、陈尚义、吕大元、李立爱等十余人。

与此同时,他在北平、昆明还负责中英、中美、中法、中比庚款留学物理考试的命题,参加评审录取工作,先后选拔了20多人出国深造,后来这些人都成了著名科学家。

1979年起,在教育部(国家教委)的领导下,他与李政道合作组织实施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ChinaU. 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的考选工作。他担任CUSPEA委员会主席。此项目通过考试选送学生或青年教师赴美攻读物理学及有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历经9届,共派出900多人,分布在美国70多所高等学府,成绩甚为优异。

三、多次发表科学政论和学术评介文章,针砭时弊,对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严济慈早在20年代和30年代,就在《科学》杂志、《东方杂志》和《大公报》科学副刊上发表了近20篇学术评介和科学政论等文章,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在居里夫人逝世的当月就发表了 《悼居里夫人》 的长篇文章,称颂居里夫人“重要的发现,伟大的人格,绝不随其形骸而去,是将长留人间,永垂典范”,并号召我国青年要“震于居里夫妇的为人,从此埋头苦干,肆力科学,以拯救我危如累卵的古国,而解放苦若倒悬的人类”。

在广为转载的《科学是国际的吗?》一文中,他以辛辣的笔触,批驳了那种认为我们 “无需自己去研究、去发明,只须介绍他人的结果来应用”,“何苦自己再去设计、去制造,远不如到外国去买”等奇谈怪论,针锋相对地喊出了 “青年朋友们,大家起来努力建设中国的科学”的号召,主张以自己的力量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

在脍炙人口的 《论公分公分公分》一文中,他淋漓尽致地批驳了国民政府度量衡局不顾当时中国物理学会的建议,强行规定“长度单位有公分公厘,面积单位有公分公厘,重量单位有公分公厘” 的闹剧。这篇文章与另一篇《论全国度量衡局所拟中华民国小数命名标准草案》,可称作我国自然科学学术名词命名工作的早期经典文章。

1948年,他在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深刻地论述了学术团体的宗旨是“求科学进步,重科学普及”,“致力科学建国,促进科技合理运用”,“争取科学工作条件之改善,及科学工作者生活之保障。”

严济慈早在1933年3月于《大公报》上发表文章,坚信有过“四大发明”的中华民族,不久当能异军突起,在世界科学之林占据他应有的地位,他呼吁全国青年努力起来建设自己的科学事业。如今这个宏伟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严济慈不仅是“让科学研究在中国土地上生根”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身体力行的伟大实践者。

简 历



1901年1月23日 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

1918—1923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工业专修科学习,数理化部毕业; 同时在东南大学物理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23—1925年 在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获数理教学硕士学位。

1925—1927年 在巴黎大学法布里实验室深造,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1927—1928年 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物理学、数学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筹备委员。

1928—1930年 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1931—1949年 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镭学研究所??长。

1948年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1949年 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委会常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长。

1952—1954年 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兼技术科学部主任。

1960—1984年 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

1978—1981年 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0—1986年 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81—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名誉主席。

主要论著



1 严济慈. 初中算术.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3.

2 严济慈. 几何证题法.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8;语体文新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3 严济慈. 普通物理学. 上海: 正中书局,1947.

4 严济慈. 高中物理学. 上海: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48.

5 严济慈. 初中物理学. 北京: 三联书店,1950.

6 严济慈.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

7 严济慈. 严济慈科学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6.

8 严济慈. 电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9 严济慈. 居里和居里夫人.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0 严济慈. 严济慈科技言论集.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约翰·济慈是谁_约翰·济慈的生平简介_约翰·济慈的经典作品_约翰·济慈的文学特点

中文名称:约翰·济慈外文名称:JohnKeats国籍:英国出生地:伦敦出生日期:1795年10月31日逝世日期:1821年2月23日职业:作家,诗人毕业院校:英国伦敦国王大学(King\'sColle

历史上的10.29

1.历史上生日是10.29的名人有那些历史上10月29日出生的名人有:1656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出生。1795年——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出生。1850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诞辰。1878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