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马家秀人物简介
Posted 丝绸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马家秀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马家秀人物简介
·马家秀
马家秀,丝绸印染技术和管理专家。主持和参与多家丝绸印染厂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积极组织丝绸后整理技术的攻关。关心丝绸科技进步,热心纺织学会工作。为浙江省丝绸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马家秀,女,1925年11月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发愤图强,勤奋学习,深得其父关爱。日军侵华期间父亲商店倒闭,家庭衰落,但仍支持她读完高中和大学。194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抗战胜利后,受进步思想的熏陶,于1946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投身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1948年7月,进入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染整分厂工作,主要是筹建化验室,1956年任试验科科长、工程师。1956年6月调北京,在纺织工业部干校学习俄文,任支部书记。1957年5月派往苏联莫斯科红玫瑰丝绸联合厂印染厂实习。当时,红玫瑰丝绸联合厂的产品中,化纤织物占的比重较大,真丝绸产品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薄型乔其双绉品种,这与上海新光内衣厂的产品截然不同,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在苏联实习期间,被大使馆指定为实习生组长。由于工作认真,关心组员,受到使馆的表扬,并有幸选去机场欢迎毛泽东主席访问莫斯科,聆听毛主席对中国留学生的讲话。1959年回国,参加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的建设,历任印染车间负责人、厂部工程师室副主任。在厂期间,深入实际,钻研技术,培训工人,狠抓质量,受到工人们的欢迎,被厂部授予“突击手”称号。1964年3月调浙江省丝绸公司丝织印染科任工程师,主要从事全省丝绸印染厂的技术管理和丝绸印染整理的科学研究。1981年8月调浙江省轻工业厅担任副厅长,主管科技工作,分管丝绸公司。1983年9月,浙江省丝绸公司单独建制,马家秀调回丝绸公司任总工程师,集中抓了“六五”、“七五”科研项目,直至1989年12月离休。离休后仍担任省丝绸公司及下属企业的??术顾问,继续为浙江省丝绸事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余热。
创办化验室,为工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948年7月,马家秀在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染整分厂工作,筹建化验室。当时只有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其它一无所有,马家秀和其他人员一起自制实验桌、实验柜,自己采购仪器和试剂,从分析化验量大的锅炉用煤和精炼用烧碱入手,根据化验结果来结算进厂价格,改变了一向由进货商定价的局面,为企业降低了成本。除了化验原材料外,化验室还承担了半制品的质量分析。当时漂白车间的主要产品是府绸,制成衬衫后常发生脆损;经过认真调研,发现是漂白后酸洗浓度高、净洗不匀所致,于是决定设立半制品工艺质量检验岗,分析酸洗浓度,试验府绸强力,克服了府绸的脆损。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马家秀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体会到搞好企业管理一定要以科学为依据。
主持和参加丝绸印染厂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1959年,马家秀参加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的建设。该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纺织工业部为改变我国丝绸印染设备落后状况,引进了许多先进印染设备;但在建厂初期,厂房尚未建成,条件简陋,没有熟练操作工,马家秀作为印染车间负责人,先在临时厂房内安装部分设备,边试生产边培训操作工人,为印染车间的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曾被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评为“突击手”。在厂工作期间,受雕印富春纺可连续蒸化的启发,将此工艺应用于直印富春纺,通过开大蒸汽减慢车速等措施,解决了印花质量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解决了印花半制品的堆积问题。
1964年后,马家秀调浙江省丝绸公司、轻工业厅担任领导,负责行业技术管理。她十分重视丝绸印染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术改造工作,努力提高印染企业的装备水平,多次率团赴国外考察、选购设备。1985年,杭州东风丝绸印染厂引进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的双槽平幅精练机、自动平网印花机、JTS溢流染色机、连续蒸化机、经向检验机等23台(套),使该企业有11项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印染分厂引进意大利的电脑控制走车台板印花机、丹麦的无张力卷染机和日本的划线机等印染设备17台(套);杭州丝绸练染厂引进意大利的碱减量处理机、日本的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德国的热定型机等;绍兴丝绸印花厂引进自动丝绸印花机等43台(套)。这些设备的引进,显著提高了工厂的技术水平。如绍兴丝绸印花厂引进关键设备后,替代了传统、落后的手工印花,逐步实现了描稿、制版、配浆、蒸化、水洗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印花绸的精细度、均匀性和轮廓清晰度,提高了色光的准确度和重现性,从整体上提高了产品档次,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强了品种的适应性(可印制180厘米门幅的印花绸),使该厂一跃成为国内丝绸印染行业的著名企业。在全省大中型丝绸印染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过程中,马家秀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杭州丝绸印花厂、东风丝绸印染厂、湖州丝绸印染厂、绍兴丝绸印花厂等都有大型的污水处理装置。
有了先进的设备,工艺管理必须相应跟上。马家秀对此也颇为重视,强化了对丝绸印染企业工艺上车率和设备完好率的检查和评分。浙江省丝绸公司于1983年底颁发了《浙江省丝绸印染工业工艺制度(试行)》,在此基础上,1987年杭州市丝绸公司又组织制定《印染工业检查细则》、《印染操作制度》等技术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逐步贯彻实施,使丝绸印染生产有章可循,促进了印染绸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主持和组织丝绸后整理技术攻关
真丝绸有其优越的服用性能,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丝绸服饰的尺寸稳定性差,皱折严重,影响外观。为解决这一问题,马家秀费尽心机,组织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进行攻关。
1961年,马家秀参加江、浙、沪三地区粘胶丝织物树脂整理攻关,并任组长。以上海第一丝绸练染厂为基地,选脲醛树脂为整理剂,用浸轧→热风干燥→焙烘的工艺路线,从初缩体的配制、化验分析,到最终获得弹性好、性能稳定的产品,经试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974年,轻工业部纺织工业局在杭州召开全国丝绸印染会议,组织成立真丝绸后整理小组,指定浙江省为组长单位,由马家秀主持该小组。她每年组织各地交流后整理经验,使真丝绸的后整理由单一的烘燥整理发展为包括呢毯整理、添加剂整理、化学整理和机械整理等在内的多种整理,推动了整理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此后,马家秀继续组织下属单位积极开展真丝绸后整理的研究,并给予全力支持、关心和指导。在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有关真丝绸添加剂整理工艺的研究中,她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真丝绸整理后的考核指标,特别是外销绸干弹性的急弹指标,帮助研究人员向化工进口商索取各种添加剂样品进行小样试验;联系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印染分厂提供大样试验条件。由于该厂无烘焙机,就建议用热风烘燥后轧卷堆置的方法使添加剂有充分的交链时间。在真丝绸气相整理小试中,她组织研究人员去广西绢纺厂学习绢纺的甲醛气相整理,在中试中她提出要研究坯绸含水率的问题。经测试证明含水率为6%—8%最好,并以此确定坯绸的烘干条件,解决了绸匹整理质量不稳定的难题。她帮助绍兴丝绸练染厂完成50万米内销绸的试生产任务,织物的物理指标缩水率由7%—8%下降为3%以下,干湿强力提高10%以上,色牢度提高0.5—1级,水洗牢度由1级提高到4级。在真丝绸非甲醛免烫整理中,她组织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与杭州市化工所合作研究LX910真丝绸潮态交链助剂,并去印花厂帮助研究人员在圆筒蒸箱中进行潮态交链,从而提高了真丝绸的弹性。在真丝绸“洗可穿”系列产品研究和开发中,她介绍用硅酮体(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来整理真丝绸产品。在真丝绸低温染色及设备研究中,她建议应用日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染真丝绸的温度由90—95℃降为70—80℃,大大节约了能源。在真丝绸星形架精练工艺及设备研究中,她经常到杭州丝绸练染厂了解情况,要求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加强与机械制造厂的联系,改进星形架挂针钩的质量和成形,以降低真丝绸的头子开剪率和吊攀印病疵。
以上这些项目的成果都获得了省(部)级的表彰和奖状。外销真丝绸添加剂整理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真丝绸气相整理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丝绸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科技奖励大会表彰;真丝绸防皱、防缩整理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浙江省科技奖励大会表彰;真丝绸洗可穿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获纺织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真丝绸星形架精练工艺及设备获纺织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真丝绸低温染色工艺及设备获中国丝绸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奖励大会表彰;ST醋纤浆料和上浆工艺的研究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中国丝绸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关心丝绸科技进步 热心学会学术活动
自1964年以后,马家秀相继担任了浙江省丝绸公司丝织印染科负责人、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浙江省丝绸公司总工程师等职,主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除了抓丝绸印染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外,马家秀对丝绸科技、丝绸新产品的开发也十分关心,借出国考察的机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新颖材料带回来,供企业、科研单位剖析和研究开发。如1964年在瑞士出席第九届国际丝绸协会会议时,借机参观了瑞士的两家染料厂,发现在印花时是用树脂来粘贴织物的,而当时国内工厂是刮一次台板浆印??匹绸后进行冲洗,再刮,再印,这种工艺既费时费料,又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她把这个信息传达给江、浙、沪的技术人员,在有关化工部门的配合下,由上海研制成功树脂台板浆,一个月只要刮一次浆,就能满足印花生产的需要。不久,这项技术就推广到江苏、浙江的印花厂。1980年去加拿大考察醋酯纤维的生产,引进了醋纤织造的上浆浆料,并交由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立题研发。她指出,国外织厂条件与我省织厂条件不同,必须根据我省织厂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制,以得到效果更好的浆料,结果取得了成功,解决了醋纤织造断头率高的难题,为醋酯纤维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创造了条件。
马家秀十分关心新产品和新花样的设计试制。1978年,浙江省丝绸公司在绍兴召开全省丝绸印花技术经验交流会,研究提高印花产品质量和赶超国外先进水平问题。她特别强调花样图案设计对新产品开发的关键作用。绍兴丝绸印花厂在花色设计上,树立市场观点,经常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看准最新流行趋势,根据客户的意图和需要,进行花样图案的设计和来稿修改,年投产新花样70多种,由于花色好、新,交货快,拓宽了市场,赢得了大批客户。
马家秀经常深入到重点丝绸印染企业,了解生产技术情况,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了浙江丝绸的质量和档次。1979年,全国绸缎质量分析评比会议,首批命名10种丝绸名牌产品,浙江有4种;1984年,全国绸缎产品创优评审会,评出优秀产品37种,浙江有9种,都名列榜首。
马家秀是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副理事长,第七届理事长,第八届名誉理事长。任职期间,以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搞好学会工作,定期参加学会的办公会议和常务理事会,联系落实学会的学术活动,共同研究学会的组织工作和科普工作,做好论文的征集、评审、推荐工作等,为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简历
1925年11月 出生于上海市
1944年—1948年7月 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
1948年7月—1956年6月 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化验员、化验师、试验科科长、工程师
1956年6月—1957年5月 纺织工业部干训班学员
1957年5月—1958年12月 苏联红玫瑰丝绸联合厂实习
1959年1月—1964年3月 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工程师、印染车间负责人、工程师室副主任
1964年3月—1981年8月 浙江省丝绸公司工程师、丝织印染科负责人、副经理、副总工程师
1981年8月—1983年9月 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
1983年9月—1989年12月 浙江省丝绸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9年12月 离休
1990年1月—1993年5月 浙江省丝绸公司技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3年5月—1995年12月 浙江华联丝绸服装公司技术顾问
主要论著
1.马家秀.关于丝绸织物防缩防皱问题的浅见.浙江丝绸,1963(4)
2.马家秀.关于出席瑞士第九届国际丝绸协会所感.浙江丝绸,1964(10)
3.马家秀.西欧丝绸后整理考察见闻.丝绸,1980(1)
4.马家秀.加拿大醋丝织物染整工艺考察见闻.丝绸,1981(2)
相关参考
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在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
1949年,马家军主要头目在与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步芳,马步青与马鸿逵追随国民政府败退台湾,而后辗转至他国,最后终老于他乡。马鸿逵离开台湾后长期居留美国洛杉矶,于1970年1月14日病死于洛杉矶。马
1949年,马家军主要头目在与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步芳,马步青与马鸿逵追随国民政府败退台湾,而后辗转至他国,最后终老于他乡。马鸿逵离开台湾后长期居留美国洛杉矶,于1970年1月14日病死于洛杉矶。马
文|白孟宸1949年9月,解放军从吴忠县(现吴忠市)仁存渡口渡过黄河,向银川挺进。9所谓「”二马”,通常用于两个场合,一是「”青(海)马”和「”宁(肃)马”这两个马家军中最大派系并称。由于到解放战争时
马占鳌(1830---1886),字魁峰,又字鼎臣,曾用名马全福,经名阿十都里则孜。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何家村人,7岁从师学经,24岁掌教本坊。>>清同治元年(1862年)腊月率众反清。同治十一年(18
马家珍1977年12月至1978年5月在台湾马祖防卫司令部任职。1980年1月晋升少将。1985年在任第十军团政治任战部主任。1986年2月任台湾当局“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1988年任“国军退
中文名:胡景翼别名:字笠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陜西省富平县长春乡陵怀村出生日期:1892年逝世日期:1925年职业:将领性别:男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励生。陜西富平人。
摘要:秦霸西戎无论对于秦国本身,还是对于中国整个历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秦霸西戎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战国中晚期的马家塬墓地体现了这个过程晚期阶段的特点。马家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