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中的异类,老马识途,成西北马家军将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Posted 将领
篇首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家军中的异类,老马识途,成西北马家军将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家军中的异类,老马识途,成西北马家军将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文|白孟宸 1949 年 9 月,解放军从吴忠县(现吴忠市)仁存渡口渡过黄河,向银川挺进。9 所谓「 ”二马”,通常用于两个场合,一是「 ”青(海)马”和「 ”宁(肃)马”这两个马家军中最大派系并称。由于到解放战争时期,「 ”青马”「 ”宁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马步芳和马鸿逵,因此二人也常常被称为「 ”二马”。 虽然宁马和青马的绝大多数兵力,都因为死硬拒绝起义和投降遭到了解放军的歼灭,但这个军阀集团中终归还是有能够审时度势的智者。宁马系统中成名较早的马鸿宾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与马鸿逵相比,马鸿宾更得马福祥的喜爱,辛亥革命后担任宁夏镇总兵、甘肃新军司令和宁夏镇守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鸿宾凭借资历人望先后担任过宁夏和甘肃省副主席。解放战争期间他已经是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 在马家军中,马鸿宾是少数善于读书之人。马鸿逵十分嫉妒马鸿宾的人望,甚至为了与马鸿宾争宠离家出走,成年后提到马鸿宾总是以「 ”我家的圣人”来揶揄,但又不得不承认马鸿宾「 ”国学基础甚厚,中国古书读得不少,为人处事老成统达,稳健持重,讲求圆通。”。西北官民则将马鸿宾称为「 ”道学先生”和「 ”马善人”。 彭德怀等西北解放军将领也将马鸿宾视为马家军中的异类,例如彭大将军便明确讲过:「 ”当年红军长征到宁夏同心县时,当地群众说马鸿宾是个好人。”这些评价让马鸿宾对中共并没有多少仇恨。加上他在马家军内部属于不太愿意占地盘和喝兵血的少数,因此当马鸿逵提出让马鸿宾跟自己一起避走海外时,马鸿宾明确表示:「 ”去香港去外国,什么都需要黄金,我哪有如此多的黄金?” 1949年6月,马鸿宾曾在中宁县围绕宁夏兵团前出陇东支援胡宗南集团对马鸿逵进言,认为中共进军西北,首要目标是消灭胡宗南,而不是打击宁马。但同时,马鸿宾手下只有1万多人枪,不足马鸿逵的1/5,因此马鸿宾也不敢独自起义,担心被兄弟消灭。 马鸿逵,1949 年摄于南京。马鸿逵是西北军阀之一「 ”宁马”的代表人物 1949年9月1日马鸿逵逃往重庆时,专门在中宁县马鸿宾驻地上空命令飞机盘旋一周,算是与兄长告别。据说马鸿宾在地面上用望远镜看着这架飞机,很快判断马鸿逵逃跑,一面埋怨少云(马鸿逵的字)不听话,一面不住地流泪。9月14日,马鸿宾盘踞的中宁县被解放军攻占,马鸿宾再次试图拉上马敦静一起起义,但马鸿逵父子却电令宁马将领不得接受除马敦静以外人的指挥。 眼看无法带整个宁马系统走向光明,马鸿宾飞到包头找老朋友傅作义和邓宝珊,试图给自己的81军找一条单独起义的前途。此时傅、邓二人正在推动绥远起义,自然也支持马鸿宾的义举。18日马鸿宾搭乘徐永昌的专机返回宁夏。第二天马鸿宾父子冲破徐永昌的阻挠,与解放军签订《和平解放协定》,81军在中卫县宣告起义。这天晚上,解放军63军军长曾思玉与宁马81军军长马惇靖(马鸿宾之子)代表双方在协定上签字。同一天,绥远国民党军起义。 不过直到最后,马鸿宾仍然给马鸿逵留了面子,马敦静是搭乘徐永昌的专机从银川逃亡重庆的。9月22日,银川战役的关键时刻,马鸿宾出面召集宁马的军政要员,提出要「 ”娃娃们”尽快放下武器,并致电彭德怀司令提出请杨得志司令员尽快派兵进驻银川。 在马鸿宾的感召下,宁马128军以及保安司令部和省政府纷纷选择了投降。1949年12月23日宁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马鸿宾担任了省政府副主席。日后马鸿宾为建设西北殚精竭虑,先后担任甘肃省副省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先后当选第一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担任民族委员会委员。马鸿宾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抗美援朝期间他曾捐献巨款用以为志愿军购买武器。相比客死他乡的马步芳与马鸿逵,马鸿宾的结局在西北马家军将领中,无疑是最好的一个。相关参考
马家军是对民国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的数股回民军事集团的统称。因割据地方不同,他们内部分为“甘(肃)马”、“宁(夏)马”和“青(海)马”等多个派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角逐,马步芳领导的青马最终在诸马角逐中
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在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
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在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甘肃省兰州地区同西北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战役发起于1949年8月12日,至8月26日结束。兰州战役后,国民党在西北的势力被基本清除,也结束了马家
1949年,马家军主要头目在与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步芳,马步青与马鸿逵追随国民政府败退台湾,而后辗转至他国,最后终老于他乡。马鸿逵离开台湾后长期居留美国洛杉矶,于1970年1月14日病死于洛杉矶。马
1949年,马家军主要头目在与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步芳,马步青与马鸿逵追随国民政府败退台湾,而后辗转至他国,最后终老于他乡。马鸿逵离开台湾后长期居留美国洛杉矶,于1970年1月14日病死于洛杉矶。马
马占鳌(1830---1886),字魁峰,又字鼎臣,曾用名马全福,经名阿十都里则孜。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何家村人,7岁从师学经,24岁掌教本坊。>>清同治元年(1862年)腊月率众反清。同治十一年(18
...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因割据范围不同,又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马家军原为家族武装势力,它们参与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