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Posted 吏部

篇首语:你要学会努力奔跑,别被世俗跌得一塌糊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东汉末年,在农民起义的猛然扫荡下,士人流散各地,乡、亭、里组织遭破坏,秦汉以来选拔官吏的“察举征辟制度”已无法实行。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的士人,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三等九级,称为“九品”。“中正”在评定人物品级时,主要是先考虑祖先做过什么大官,有几代人做过官,谓之“家世”,也称“品”,然后再看本人的才德,谓之“状”。中正要注明各人的“品状”如何,划分品等,然后向当时主管选择官吏的吏部推荐。吏部根据中正的报告,依品授官,品第越高,官职越大。已授官的,每三年由“中正”负责向吏部推荐升降。这种以“中正”为中心,论品定级,选拔和升降官吏,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从法制上正式肯定了东汉以来士族垄断官位的事实。推行这种制度,又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

特殊历史时期往往有特殊的文化制度,而九品中正制恰巧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特殊的文化制度@小柯谈历史大家在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九品芝麻官》时,是不是经常看到谁谁是几品官员,像什么三品,九品啊。那么这些也

九品中正制是怎么样的制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品中正制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选择官吏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王朝非常头疼的事情。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王朝,一直到清王朝覆灭,这两千余年来,选拔官吏的方式大概分为了三种:察举制、九品

九品中正制到底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九品中正制属于荐举性质的一种选拔人才方式。荐举制由来已久,《史记》一开篇就记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尧帝年老,咨询四位辅政大臣(四岳)谁能继承他的帝位,四岳表示没有人可以当此大位。

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怎么样的

  在汉代,一直是推行察举征辟等制度,也就是由地方和中央的三公等官员负责了解、考核并征召一些人到朝廷当官。征召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秀才,一种是孝廉。秀才主要是对儒家经典比较了解,而孝廉则是孝顺父母

从九品中正制,浅谈魏晋时期人才的选拔任用发生了哪些改变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具体是指,朝廷将人才的推举权,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并且大中正要在朝廷任职,其名望地位都要达到要求。大中正产生后,再由各郡官吏

带你了解唯才是举的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是一个非常急功近利的一种人才选拔政策。曹操提出这个唯才是举的口号之后,就对整个官员的选拔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个改革到他的儿子曹丕称帝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国家制度,这个制度在我们

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在古代,知名度最高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讀書人通過參加朝廷舉辦的考試,擁有晉身為士大夫階層的機會。科舉制度始於隋唐,延續了1000多年,但在此之前的讀書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西漢時期為了緩和各個階層之間

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介绍,是由谁创立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此法为西晋王朝承用,并加以发展,其后南北各朝基本上沿用此制。所谓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由九品、中正、官人三要素组成。即

历史百科 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300多年的选官制度。东汉末年,战祸连绵四起,士人背井离乡,流移播迁,其出身里爵、德才行状均难以稽考,致使秦汉以来的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无法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