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字形
Posted 小篆
篇首语: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字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字形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字形
“六书”是字的构成方法,从战国到现在没有多少变化,但真正要把汉字写下来,从古到今的变化可就大了。汉字字形的变化,大致说来,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其内容多为问吉凶的“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商代甲骨文
随着殷商王朝的灭亡和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的夷为废墟,这批文献资料被埋没于地下3000多年。直到1899年才被一个名叫王懿荣的人发现并认定为商代的遗物,从此便有人开始搜集并拓印其文字进行研究。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一门新学科——甲骨学。近代学者刘鹗和罗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时期对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参见《文物·考古》中“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词条)。
金文
所谓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古称青铜为吉金,所以把这种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由于钟和鼎在两周时代青铜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又将金文称作“铜器铭文”或“钟鼎文”。
商代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文字内容或者是记事功的,或者是录训词的。西周金文就字体整齐了,文字内容多是与祀典、赏赐、征伐、契约有关的记事。
大篆
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到周朝,周宣王时(公元前9世纪)的史官史籀,曾对古文进行过一次整理,其结果是产生了“籀书”,即大篆。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
颂簋及铭文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国事多,文书繁,感到原有文字繁杂,于是,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将大篆简化为小篆,统一了文字。
隶书
小篆发明后,仍然满足不了越来越繁多的文书的需要,书记官虽用小篆,但有时候为了求快,下笔不免写得草率些。久而久之,这样写的人多了,便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员看的。但隶书的最终定型是秦朝的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自己获罪下狱后,作隶书3000字进奉给秦始皇,被采用,他还靠这个当上了御史。
隶书到了汉朝才成熟起来,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就汉隶即“八分书”而言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
楷书
隶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3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是一种通行到现在的、人们最熟悉的“楷书”。
关于楷书的首创者,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而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行书起于晋代,至今通行。“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是行书书法的巅峰之作。
草书
东晋王羲之书法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但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出来后别人大都不能辨认,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之本能。于是,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需要,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几百年间,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近代西方印刷术传入后,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赵海燕汤耀国)
相关参考
1.【汉字的发展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算起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过程.在这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中,伴随着汉字的演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特殊现象.一、由简入繁和由繁到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大体上经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中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
异体字是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字音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所组成的,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向多元化的发展展开论述,同时强调了企业在筹资时,必须充分考虑筹资数量的多少,筹资成本的高低,筹资风险的大小,资本结构的优劣,分析、比较、选择最合理的筹资渠道和筹资
E陶器A龟甲;兽骨C青铜器B竹木简D纸资料谈到汉字的书写工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纸是文字的载体,笔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还有刻刀、剞劂(一种在金石上
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实际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有人主张推至夏末;也有人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推郭沫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