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孔子的“无所苟而已”
Posted 孔子
篇首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孔子的“无所苟而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孔子的“无所苟而已”
孔子的“无所苟而已”
“无所苟而已”是孔子围绕如何“正名”而提出的在言语谈说时不能丝毫马虎的要求,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对于“无所苟而已”的具体内容,孔子作了多方面的阐述:
一是“辨物之理,以正其名”。故而有“(孔子)《春秋》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这反映了孔子在言语谈说中,对于概念(名)的使用要谨慎,不能有丝毫马虎,要“无所苟而已”。
二是“言必有中”。要求言语谈说必须要符合道理,在孔子那里,则是要求符合周礼。
三是“言而有信”。这是言语谈说要诚实可信的表现。因此孔子要求“信近于义,言可复(实行)也”,反对言过其行,“君子耻其言而过行”。
孔子
四是“慎于言”。这是要求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要谨慎地言语,“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看齐)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五是“礼以行之”、“矜而不争”。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凡事都要合宜,要依照礼节来实行,也即“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礼以行之”最首要的是要做到“逊以出之”,即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要以谦逊的态度说话。其次,要求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言语表现,如在吃饭、睡觉时不能说话,“食不语,寝不言”;坐在车中不左顾右盼,不能比比画画地快嘴快舌,“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与父老乡亲说话时要温和恭顺,在宗庙朝廷中说话时要简练而明白流畅,在朝中与下大夫说话时要温和快乐,与上大夫说话时要正直恭敬。由于人的言语行为要符合“礼”,要受“礼”的约束,所以,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不能有争强好胜的争执。因此,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君子无所争”。
六是“不失人,亦不失言”。这是指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言语的活动要求一定的条件性。其一是指言语交际对方的态度,如对方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不肯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就“不可与之言”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对方能够积极求知,认真思考问题,就可以“与之言”,对其进行教导了。其二是符合言语交际对方的素质,对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对具有中等以下才智的人,则不可以给他讲治理国家的大道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七是“情欲信,辞欲巧”。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谈说的情志要诚挚实在,语言要巧妙而有文采。这基本上同于孔子曾经说过的“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孔子“无所苟而已”的言语谈说态度与要求,符合现代言语交际行为中的合作原则,即量的准则(充分准则):提供的信息不多不少;质的准则:不说假话,不说没有充分根据的话;关系准则:所说的话与谈话的目的有关;方式准则:有序,清晰,简洁;态度准则:要有礼貌。现代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是逻辑的,而孔子的“无所苟而已”的言语谈说的态度既是逻辑的,也是伦理的。
(张晓芒)
相关参考
孺悲欲见孔子自从孔子被汉儒们簇拥着,孔子形象的装饰与塑造,就成了历朝历代统治战略的一部分。关于“孺悲欲见孔子”这个故事就展现了孔子的另一面。“孺悲欲见孔子”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涉及了两个人物:孺悲和孔子
孔子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就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孔子曾经提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说法,孔子还曾说过“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可见孔子对于天命观是多么的重视。孔子讲学孔子所说的天
孔子和孟子:经常有人说,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其实不然,两人相去百年,相通而又相别。那么孔子和孟子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孔子 孔子孟子的简介之孔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孔子的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
《孔子春秋》的剧照《孔子春秋》,中国大陆历史题材电视剧,导演张黎、刘淼淼,主演朱刚日尧、李欣汝等。《孔子春秋》塑造了道德层面上的文学孔子。以孔子的道德体系构筑及人生重大活动为核心内容,生动地展现了一位
孔子雕像孔子是闻名世界的大儒,人们尊敬他爱戴他,为他做了很多雕像以此纪念他。可以说全国孔子雕像数不胜数,甚至有些学校也会在校园里建立一座孔子雕像。其中最正宗的雕像是石雕孔子像。中国博物馆前的孔子雕像石
孔子与老子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孔子问礼于老子春秋时
孔子世家“孔子世家”指的并不是孔子的家族,《孔子世家》是一篇记载了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与他一生所达到的成就的文章,文章中对孔子的记载极为详细,是一篇世人用于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章。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孔子病子贡请见相信大家对孔子并不陌生吧。孔子一生收了很多的学生,子贡便是其中之一。有天孔子生病了,他的学生子贡请求去看望孔子,孔子拄着一个拐杖在家门口散步说:“你怎么来迟了?”孔子于是就叹息,随即唱道
孔子思想的影响1.对政治的影响:孔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经过荀子完善,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孔子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2.对社会的影响: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