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
Posted 甲骨文
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
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距今已3000多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对它的研究遂成为一门新学科——甲骨学。而刘鹗和罗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时期对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刘鹗(1857-1909年),江苏丹徒人,原名孟鹏,字云搏,后更名鹗,字铁云。1903年出版《老残游记》,成为我国近代著名小说家。刘鹗也是颇有造诣的金石学家,出版了《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藏封泥》等书。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他大量购藏并进行研究,对甲骨学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刘鹗集中和保护了大量甲骨资料。1902年,王懿荣之子王翰甫为还清旧债,将王氏生前所藏甲骨大部分卖给了刘鹗,刘鹗又收得方若所藏300片,从古董商赵执斋购得5000多片,成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其次,刘鹗积极刊布甲骨文资料,促进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1903年出版《铁云藏龟》一书,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最后,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刘鹗也提出了一些创见,他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
甲骨文
罗振玉(1866-1940年),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又号贞松。他对甲骨学研究所做的贡献主要是:第一,在甲骨文的搜集和保藏方面,罗振玉用力最勤。1906年他开始搜购甲骨,前后所获达3万片,其中有不少稀世珍品。第二,罗振玉在甲骨文资料的著录和公布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他编著的《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续编》《殷墟书契菁华》及《铁云藏龟之余》等书,不仅出版较早,而且印刷较精,至今对甲骨学研究很有价值。第三,罗振玉将甲骨文出土地考订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为殷代晚期都城,并正确判明甲骨属“殷室王朝的遗物”。这是他对甲骨学和殷商考古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第四,罗振玉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和篇章的通读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殷墟书契考释》《殷商贞卜文字考》等书的出版,结束了甲骨文不可读的局面。第五,罗振玉开了用甲骨文资料研究商代历史的先河。他率先将甲骨文中的王名与《史记·殷本纪》中的王名校勘,为王国维写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打下了基础。(高江涛)
相关参考
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很多,其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被学术界推崇的“甲骨四堂”。所谓“四堂”就是“四家”,即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和王国维(观堂)。这四位权威的字中都有一个“堂”字,这
文|郭晔F跟着收集甲骨文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罗振玉终于在1910年从甲骨文上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并进一步揣摩出土甲骨的小屯村当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的晚商首都地点地。又经多人的深入研究,确定
文|郭晔F跟着收集甲骨文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罗振玉终于在1910年从甲骨文上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并进一步揣摩出土甲骨的小屯村当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的晚商首都地点地。又经多人的深入研究,确定
文|郭晔F跟着收集甲骨文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罗振玉终于在1910年从甲骨文上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并进一步揣摩出土甲骨的小屯村当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的晚商首都地点地。又经多人的深入研究,确定
中文名:罗振玉别名:式如、叔蕴、叔言出生地:江苏淮安主要成就:“甲骨四堂”之一代表作品: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高昌壁画精华罗振玉–“甲骨四堂”之一 罗振玉(1866年一1940
清代刘鹗出生于江苏一个封建官僚主义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名师的悉心的教导。他学识渊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算数,医学和治河等方面都有研究并且都有显着的成绩,被海内外的学者称为数学家,企业家,小说家等等
清代刘鹗出生于江苏一个封建官僚主义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名师的悉心的教导。他学识渊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算数,医学和治河等方面都有研究并且都有显著的成绩,被海内外的学者称为数学家,企业家,小说家等等
知名人物 罗振玉生平故事简介,罗振玉历史评价,罗振玉怎么死的?
罗振玉,字叔言,号雪堂。祖籍浙江上虞。1866年8月8日(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江苏淮安。其父罗树勋,曾先后任江宁、清河县丞。罗振玉四岁入塾读书,十五岁举秀才。1882年、1888年两次乡试落第
罗振玉到宫里来的时候,五十出头不多,中高个儿,戴一副金丝近视镜(当我面就摘下不戴),下巴上有一绺黄白山羊胡子,脑后垂着一条白色的辫子。我在宫里时,他总是袍褂齐全,我出宫后,他总穿一件大襟式马褂,短肥袖
晚清时代,出过一位通才,他就是刘鹗。其学识博杂,精于考古,长于文学,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