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吴昌硕和西冷印社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吴昌硕和西冷印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吴昌硕和西冷印社
吴昌硕和西冷印社
吴昌硕(1884-1927年),初名俊,后名俊卿,字苍石、仓石、昌石等,号缶庐,浙江安吉县人。吴昌硕被认为是清代最后一位古典艺术大家,其诗、书、画三者皆精,均集各家之长,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流传下来的篆刻作品有《朴巢印存》《缶庐印存》《苍石斋篆印》《篆云轩印存》《齐云馆印谱》《削觚庐印存》《铁函山印存》等多种印谱。
吴昌硕14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刻印。由于书法与篆刻密切相关,他也认真学习过书法,对石鼓文尤其感兴趣,曾在65岁自题《石鼓文》临本时说:“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后来他又以石鼓文的笔意,融多种文字体势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篆书体。
吴昌硕的篆刻中有坚实的书法基础,同时也融汇绘画的技法。在刻印时,他比较讲究章法,注重印章中朱与白的合理搭配,间架结构疏与密的位置分布,将绘画布局和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通过采用笔画的疏密、参差、轻重等手法,使印章无论是从布局上还是细节上都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吴昌硕的印章中少则一二字,多达数十字,但在布局上比前人更精于设计。他早期的印章,刀法较为细腻,勾划较清晰,风格生动活泼,可以明显看出他所用的工具为钱(钱松)、吴(吴让之)式的利刀。中晚期印章不再拘泥于刀法的细腻,转而着意追求气势宏伟的大效果,这一时期的用刀粗且钝。晚年的作品,常常采用残石破损的方法,敲凿印边印面,以达到古拙、淳朴的效果。
吴昌硕在30岁后开始作画,受任颐启发,吸收徐渭、朱耷等诸家画法,还以篆书、狂草的笔意融汇其中,作写意花卉、蔬果之图,风格以沉雄豪放为主,自然古朴中透出一种难以效仿的个性魅力,对现代写意花卉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吴昌硕还曾被同道推举为“西泠印社社长”。西泠印社是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由丁辅之、王裼、叶为铭、吴隐等创办于浙江杭州孤山的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因地处泠山附近而得名。对当时的篆刻书画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吴昌硕的第一个日本学生河井仙郎也加入了西泠印社,这在当时成为印学界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在吴昌硕去世之后,日本人还为他雕铸了铜像,置于西泠印社内。现在的西泠印社也成为西湖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孙爱迪)
相关参考
近代人物中文名:王福庵别名:王褆、王福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杭州出生日期:1880年逝世日期:1960年职业:篆刻家主要成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说文部首》王福庵人物生平父同
吴昌硕简介要介绍吴昌硕简介,主要就是介绍吴昌硕的一生和他的成就。想必大家对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他是我国“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吴昌硕简介吧。吴昌硕吴昌硕,18
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原名俊,字昌硕,是浙江湖州安吉县人,他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他的成就很高,有很多代表作,如《瓜果》、《灯下观书》等。在吴昌硕逝世后,为了纪
历史人物 晚清国画家、书法家吴昌硕简介,吴昌硕书法作品的特点是
人物生平少学书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
大师
王一亭对海派书画艺术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对艺术领军人物的树立起了关键作用。王一亭是上海这座大都市培育出的既有艺术天赋又有商业意识,既有创作能力又有经济头脑,既有审美追求又有社会责任的英才。>王一亭对吴昌
东栅商业气息很浓,找不到质朴的感觉。西栅各方面管理比较健全,尤其是夜景,很美。坐在水边,感受那种江南水乡的柔气,很舒服。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东栅:乌镇东栅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
西漢開國,謀臣張良功不可沒,呂后念其平定天下勞苦功高,特賜滋補聖葯阿膠,張良遂以阿膠、枸杞、銀耳為食料,做出一道阿膠枸杞燉銀耳,此阿膠膳食是西安地區富有風味的古代名菜.它紅白相映香甜可口頗受顧客喜愛.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隋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552年左右,突厥汗国横空出世。>那以后短短三十年时间里,突厥人不断开疆拓土,疆域版图东自辽海,西至里海,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贝加尔湖
说起吴昌硕啊,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神人”,「”诗、书、画、印”是样样精通。晚清、民国、近现代,是他的时间定位。一看这几个词你就知道他是什么时期的人了吧!他家虽算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好歹是一个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