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雍正一贬再贬仍不争 他是康熙皇子中最长寿的

Posted 康熙 雍正 皇子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被雍正一贬再贬仍不争 他是康熙皇子中最长寿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被雍正一贬再贬仍不争 他是康熙皇子中最长寿的

康熙的众多皇子中,能寿终正寝的已是少数。其中有一位十二皇子名为爱新觉罗·允祹,原名爱新觉罗·胤裪。他出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去世于乾隆二十八年。享年七十八岁,是康熙众多皇子中最长寿的一个。

一生历经三朝,都深受皇帝重用。胤裪信奉一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多为幼时苏麻喇姑教导。

在允祹出世不久,康熙将他就托给苏麻喇姑抚养。允祹与苏麻喇姑共同生活近20年,苏麻喇姑在他身上投入了慈母般的切切舐犊之情,又饱含严师的谆谆育才之道。

苏麻喇姑自小跟随孝庄进入后宫,对宫廷内的权力争斗,勾心斗角了如指掌,也曾帮孝庄处理过很多的事务。

允祹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成为了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他处事公正,不徇私枉法,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均得到康熙的称赞。康熙四十八年封为贝子,此后,凡康熙出游必令其随从。

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嗣,搅得宫中鸡犬不宁。当时允祹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利地位。但他却没有像其他哥哥一样结党谋位,相反的退而避之。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在雍正继位后,不像其他皇子死的死,贬的贬。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先封允祹为履郡王,不久又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允祹生性淡薄,与世无争,又深得苏麻喇姑教导,遭贬至此也不卑不怒,不久再度被封为履郡王。

雍正在位期间,允祹也是只为皇帝办事,不参与任何党派。再加上办事可靠,深得雍正赏识。乾隆皇帝继位以后,履郡王允祹被晋封为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去世,乾隆赠谥号“懿”,命嗣孙永珹著孝送终,令其戴孝百日。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海南岛

  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因此不被变法派的赏识,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变法派失败,司

这种酷刑只针对女人 受刑者大多不堪受辱自杀

在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地位被一贬再贬,封建礼教要求她们恪守所谓妇道,一层又一层的枷锁被施加在她们身上。所以往往女性一旦受刑,就要更为悲惨。对于女性许多极其屈辱的刑罚,比如裸刑。身死事小,受辱事大,所以很

康熙最长寿的儿子,手握实权却不争皇位,乾隆对他非常器重

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皇子为了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情。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玄武门之变,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的功绩要比李建成大很多,唐朝在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是不断建功立业。由此就有了唐朝建立之后,兄弟三人的矛盾出

历史人物 章惇任职时有哪些功过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宰相章惇的是非功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

历史人物 章惇任职时有哪些功过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宰相章惇的是非功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

历史人物 汉宣帝为什么要贬刘贺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连汉宣帝自己都承认,刘贺“不足忌”,为何还把刘贺一贬再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贺被霍光废为庶人,汉宣帝上台后,立刻派山阳太守张敞对刘贺进行严密监视,并随时汇报刘贺的

历史人物 北宋铁血宰相,说说他的是非功过

很多人都不了解章惇,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贬雷州。>苏轼

雍正评价胤禟一无是处,那在康熙眼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子

清代百余位皇子中,胤禟是以一个储位之争失败者的形象著称于世的。清代传记中,只有《清史稿》中有《胤禟传》,不过此传不足700字,且以胤禟在雍正初年所受惩罚为主要内容,隐约体现出清帝「”同好恶,公是非”的

历史秘闻 雍正评价胤禟一无是处,那在康熙眼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子

清代百余位皇子中,胤禟是以一个储位之争失败者的形象著称于世的。清代传记中,只有《清史稿》中有《胤禟传》,不过此传不足700字,且以胤禟在雍正初年所受惩罚为主要内容,隐约体现出清帝「”同好恶,公是非”的

这个皇子才是 ”八爷党”中最聪明的人,靠装傻充愣硬生生骗了雍正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