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宣帝为什么要贬刘贺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汉宣帝为什么要贬刘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汉宣帝为什么要贬刘贺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连汉宣帝自己都承认,刘贺“不足忌”,为何还把刘贺一贬再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贺被霍光废为庶人,汉宣帝上台后,立刻派山阳太守张敞对刘贺进行严密监视,并随时汇报刘贺的情况,平常在干些什么,说了什么话,与什么人交往等等。当张敞把他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向汉宣帝汇报后,《汉书》上记载:“上由此知贺不足忌。”就是说,汉宣帝认为刘贺用不着提防。>但是,汉宣帝虽然认为刘贺不值得提防,却实实在在地在提防他。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把刘贺封为海昏侯,享受四千食邑。表面是封赏,其实是把他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徙封”。而且不久后,又削去了刘贺的三千食邑,只给他留一千食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监督刘贺的人,从来没有断过。刘贺在神爵三年(前59年)去世后,汉宣帝并没有让刘贺的儿子们继承爵位。这也是一种提防的表现。>>那么,明知道刘贺毫无威胁,为什么汉宣帝还要提防他呢?>第一,汉宣帝是做给霍光看的。>汉宣帝上台以后,他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不走刘贺的老路,最重要的,就是要示好霍光。要示好霍光,却又不能对霍光进行大肆的封赏。因为封赏越多,相当于给自己设置的障碍越多,将来要处理霍光的问题就更难。因此,在哪些方面示好霍光,就是汉宣帝需要考虑的。>汉宣帝在上位第二年的时候,曾极力主张给汉武帝上“庙乐”,这个做法,既是巩固自己的地位,其实也是示好霍光的表现。毕竟霍光是汉武帝作为辅政大臣留下来的。汉宣帝提防刘贺,显然也有示好霍光的意思。因为刘贺是霍光给废掉的。要知道,在古代,无论君王多么昏庸,臣子废君王,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招人诟病的。汉宣帝提防刘贺,其实也就表明了态度,就是霍光做得没错。这让霍光心里安定了不少。>>第二,刘贺是个没有定性的人。>霍光选了刘贺为什么又把他给废了?有人认为,是刘贺进京的时候,大肆培植自己的实力,又四处封赏施恩,让霍光忌惮。所以把刘贺做的那些事,都定性为干错事,因此把他给废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霍光所列出的那些错误,会发现,这些所谓的错误,其实就是一种“无脑”的表现。也就是说,刘贺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思想,并没有想要刻意去夺霍光的权,他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不过,恰恰是因为没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因此很容易受人影响。这就使得刘贺没有定性,不可控制。正因为不可控制,所以霍光才一定要废了他。>汉宣帝对刘贺的看法,显然和霍光是一样的。从监督刘贺的人向汉宣帝反馈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出,刘贺确实没有定性,别人给他说什么,他就听什么。汉宣帝就最担心这点。尽管刘贺自己没主张,万一受人撺掇造反,可怎么办呢?>>第三,刘贺可能成为一面旗帜。>刘贺自己没有本事,也没有什么思想。但是,只要刘贺存在,他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毕竟他曾经当过皇帝。>对汉宣帝不满的人,肯定是有的。就算汉宣帝做得再好,依然有人不满他,要造他的反。造反的人,就会以刘贺为借口,以刘贺为旗帜,说刘贺是被冤枉的,是汉宣帝和霍光的阴谋,为他打抱不平,要重新把他推上皇位。这样的宣传,对一些人可能不起作用,对另外一些人则可能作用很大。这样,祸乱就起来了。>所以,提防刘贺,贬谪刘贺,就是避免这样的麻烦出现。相关参考
印象中,看柏杨版资治通鉴有说道,西汉武帝的挚爱「李夫人」有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差一点就继昭帝之后称帝。又听人说,在东晋灭亡以前,中国的被废皇帝或太子多半不会被篡夺者杀害,所以昌邑王刘贺应该未被汉宣帝
印象中,看柏杨版资治通鉴有说道,西汉武帝的挚爱「李夫人」有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差一点就继昭帝之后称帝。又听人说,在东晋灭亡以前,中国的被废皇帝或太子多半不会被篡夺者杀害,所以昌邑王刘贺应该未被汉宣帝
宣帝刘询皇后霍成君元平元年(前74)夏四月,昭帝驾崩。昭帝无子嗣,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建议下,迎昌邑王刘贺为帝。谁知,刘贺登基才27天,便开始荒淫起来,霍光奏准皇太后上官氏,即他的外孙女,废黜刘贺,另
飕飕的冷风在大汉朝的皇宫中吹拂着,今夜是刘贺呆在汉王朝宫殿中的最后一夜。他声色犬马的日子总算是过到头了。霍光当夜便带着人马闯入了刘贺的寝宫,刀剑的摩擦声格外刺耳,霍光例数刘贺的罪过,并且将这位只当了2
是怎么的?汉昭帝后,大将军霍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霍光受遗命辅政。不出一月,因刘贺昏乱无道,被霍光废去帝位,迎汉武帝的曾孙登极,是为汉宣帝。宣帝初即位,照例须祭祀宗庙;大将军霍光骑马与宣帝同行,宣帝
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霍光受遗命辅政。不出一月,因刘贺昏乱无道,被霍光废去帝位,迎的曾孙刘询登极,是为汉宣帝。宣帝初即位,照例须祭祀宗庙;大将军霍光骑马与宣帝同行,宣帝坐在舆中,好似
...在位27日后被废除。同年,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上官氏便是汉宣帝的祖母,所以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公元前37年,太皇太后上官氏寿终正寝,享年52岁,与汉昭帝合葬在平陵。上官氏从公元前83年即
汉昭帝驾崩后,大将军霍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不出一月,因刘贺昏乱无道,被霍光废去帝位,迎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登极,是为汉宣帝。汉昭帝的皇后许平君宣帝即位后,封许平君为婕妤。中宫后位未定,群臣为讨好霍光,私下
汉昭帝驾崩后,大将军霍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不出一月,因刘贺昏乱无道,被霍光废去帝位,迎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登极,是为汉宣帝。汉昭帝的皇后许平君宣帝即位后,封许平君为婕妤。中宫后位未定,群臣为讨好霍光,私下
宣帝生长于民间,史称他喜游侠,斗鸡走马,游遍三辅地区。丰富的社会阅历,加之天资聪颖,使得他比同龄人成熟、老练得多。他很清楚自己能否坐稳皇位,取决于霍光。▲汉昭帝,曾击败乌桓、平定西南、盐铁会议、昭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