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竹林七贤
Posted 竹林
篇首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竹林七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国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他们放荡不羁,不拘礼法,常聚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中酣歌纵酒,故称竹林七贤。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郡!县(今安徽宿州)人。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嵇康虽然家世儒学,但却崇尚老庄,追求自然之道。他擅长鼓琴,一曲《广陵散》天下闻名。他本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所以与后来的司马氏政权格格不入。嵇康的朋友山涛为司马氏的大官,离职时推荐他,嵇康就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绝交。后最终被司马昭寻找借口杀掉。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本有意于在政坛上有一番作为,但当时政治风云变幻,于是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有时闭门不出,有时四处游玩,有时也做出些放荡的举动。但他对司马氏政权并不作直接的对抗,故一生平安无祸。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山涛以其风神气度闻名于当时,世人说他像璞玉浑金,修养深厚而不外露,对他评价很高。与嵇康、阮籍不同,山涛的政治生涯比较顺利,先是在曹氏集团中任职,后又很得司马氏的重用,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
明代《程氏墨苑》中的《竹林七贤》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向秀本愿做一个笑傲山林的隐士,但嵇康被杀后,他迫于压力不得不出来做官,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对老庄之学有深入的研究,曾注《庄子》一书,影响非常大。今日流传的郭象的《庄子注》,其实就是在向秀的基础上完成的。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他对司马氏政权深恶痛绝,就行为狂放,以作掩饰。有次他在屋里裸体,来客责问他,刘伶却说:“我以天地为舍,以屋室为裤,你干吗钻到我的裤子中?”他以嗜酒留名后世,出外时经常随身带着酒壶,边走边饮,还曾作《酒德颂》一篇。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阮籍之侄,二人合称为“大小阮”。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懂音律,以善弹琵琶而闻名。行为不守礼法,任意而为。一次和亲友喝酒,他不用酒杯而用大盆,酩酊大醉之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一时为人所笑。
王戎,字冲,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王戎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能言善辩。在“七贤”中他是比较世俗的一位。他热衷于投机钻营,仕途也飞黄腾达,官至司徒。王戎性格吝啬,喜欢聚财。他家中种有品质优良的李树,但怕别人得到种子,就把核剥出来然后出售,受到世人的讥讽。
(范松义)
相关参考
竹林七贤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也为大家留下了不少的作品,我i文学史做出了贡献。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竹林,是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观,走进乡间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诗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嵇康 嵇康(224─263),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据陈寅恪先生考,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
就在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斗争激烈的时期,在士阶层中,以嵇康、阮籍为骨干,包括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他们以庄子精神为寄托,常寄情于竹林幽泉之乡,以纵酒谈玄、高尚其志而著称于世,史称竹林七贤。
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七贤逐渐被司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诗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嵇康 嵇康(224─263),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
竹林七贤是谁 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以崇尚老庄的嵇康、何晏为代表的七位贤士。他们不求仕途,鄙视官场的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勾心斗角和攀比附会,富贵淫欲、远离大道之不正之风。
竹林七贤是谁 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以崇尚老庄的嵇康、何晏为代表的七位贤士。他们不求仕途,鄙视官场的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勾心斗角和攀比附会,富贵淫欲、远离大道之不正之风。
古代的竹林七贤成立于西晋 代表人物嵇康,阮籍,阮咸,向秀,山涛,王戎,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