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阿维农之囚
Posted 教皇
篇首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阿维农之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阿维农之囚
阿维农之囚
13世纪的时候,西欧的国家特别是法国崛起了。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凭借强大的武力,强行夺取了很多公爵的领地,进一步扩大了王权。腓力四世野心勃勃,想让整个法兰西只听从自己一个人的命令。但法国人都信仰天主教,很多传教士都只听从罗马教皇的命令,对腓力四世不屑一顾,这让腓力四世非常恼火。他决心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国国王!
由于连年发动战争,法国军费开支巨大。为了弥补军费开支,腓力四世决定向法国的教会征税。在以前,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的教会是不向所在国的国王纳税的,他们只向教皇纳税,腓力四世的这个决定大大损害了教皇的利益。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非常生气,下了一道命令,重申教会只向教皇纳税,各国国王无权向教会征税。
桀骜不驯的腓力四世立即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道命令,没有国王的许可,严禁法国的金银、马匹、货物出口。命令虽然没有提到教皇,但实际上却切断了法国教会和贵族向教皇缴税的道路,断了教皇在法国的财源。卜尼法斯八世无可奈何,只好同意腓力四世向教会征税。
但卜尼法斯八世不甘心失败,他决心捍卫教皇的利益,而腓力四世也不满足自己取得利益,还想进一步扩大。于是,教皇的神权和国王的王权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腓力四世准备制定一个法令,以限制教皇在法国境内的权力。卜尼法斯八世听说后,急忙派法国的大主教前去干涉。法国大主教仗着有教皇撑腰,狐假虎威,在腓力四世面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腓力四世刚开始默不作声,后来实在忍无可忍,下令士兵把大主教抓起来,投入了监狱,随后交给法庭审判。
听到这个消息后,卜尼法斯八世气得七窍生烟。他一连发了三道教皇令,指责腓力四世犯了严重错误,声称只有罗马教廷才有权力审判大主教,并宣布取消腓力四世向教会征税的特权。腓力四世也不甘示弱,他当众烧掉了教皇令,并向在场的所有人郑重宣布:从今以后,除了上帝,他和他的子孙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势力。
为了彻底让法国的教会势力服从于国王,1302年,腓力四世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上,腓力联合贵族和市民两个阶级,迫使教士们向国王效忠。
卜尼法斯八世气急败坏,立即下令开除腓力四世的教籍。不料,腓力四世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列举了卜尼法斯八世的29条罪状,宣布要以法国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审判教皇,并派军队去罗马逮捕教皇。

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象牙雕像
公元590~604年,作为教皇,他的严厉施行宗教信条与政治上的敏锐极大地加强了罗马教皇的权力,他的传教热情使基督教信仰传遍西方文明世界的最远边界。其后的每一位教皇都力图使教权的影响力高于王权,在中世纪的欧洲,教权与王权从未停止过斗争。
1303年9月的一天,卜尼法斯八世正在开会,准备对腓力四世进行惩罚。正在这时,一群法国士兵闯了进来。领头的法国军官说:“奉法国国王的命令,我们要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去法国受审!”整整三天,卜尼法斯八世脸色苍白,浑身颤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受尽了法国人的侮辱和戏弄。虽然后来他被营救出来了,但由于气愤、惊吓和刺激,75岁高龄的卜尼法斯八世不久就死了。当时的人们这样评价他:爬上教皇位子的时候像只狐狸,行使职权的时候像头狮子,死的时候却像条狗。
在和教皇斗争中大获全胜的腓力四世并不满足,他把法国籍的一个大主教扶上教皇的位置,即克雷芒五世,从此教皇成了腓力四世的傀儡。克雷芒五世长期居住在法国而不回罗马,后来索性将罗马教廷迁到了法国南部的小城阿维农。从此,罗马教廷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历史学家把70多年里居住在阿维农的7位教皇称为“阿维农之囚”。
相关参考
阿维森纳是伊本,西拿的拉丁文名,是欧洲人对他的称呼。 公元980年,阿维森纳生于中亚细亚布哈拉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一个受过相当教育的小官吏,信仰伊斯兰教,很喜欢讨论神学问题。在阿维森纳很小的
世界古代史··阿维森纳本名伊本·西拿,“阿维森纳”是欧洲人称呼他的拉丁名字。古代阿拉伯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医中之王”。生于中亚布哈拉附近的阿富沙那镇(今苏联乌兹别克境内)。曾因治愈萨曼
基督教 问-天主教历史上为什么教廷从罗马迁至阿维尼翁,有几任教皇驻在阿维尼翁,他们的名字叫什么-
问:天主教历史上为什么教廷从罗马迁至阿维尼翁,有几任教皇驻在阿维尼翁,他们的名字叫什么?答:1303年,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被法王腓力四世废黜,由法国大主教克雷芒五世(ClemensⅤ,1305—13
巴比伦之囚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犹太国王所罗门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即位。由于罗波安平庸无能,导致国家一分为二:北部为以色列王国,首都撒玛利亚;南部为犹太王国,首都仍在耶路撒冷。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
该阿维斯塔是圣经拜火教从先知成立的口头传统开发琐罗亚斯德(查拉图斯特拉,Zartosht)C之间的某个时候。公元前1500-1000年。标题被普遍接受为“赞美”的意思,尽管这种解释并未得到普遍认同。原
问:“巴比伦之囚”是什么意思?答: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征服北部以色列国后,曾把以色列王室、贵族、臣民等2.7万余人掳往两河流域。过了100多年,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王国取代了亚述帝国,于公元前
在当今世界上,有几个种族经常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库尔德人、突厥人、匈奴人、犹太人、蒙古人和斯拉夫人等。而他们当中,犹太人可能最为特殊。作为以色列的主体民族,犹太人多灾多难。古埃及、古罗马、新巴比伦和阿拉
在当今世界上,有几个种族经常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库尔德人、突厥人、匈奴人、犹太人、蒙古人和斯拉夫人等。而他们当中,犹太人可能最为特殊。作为以色列的主体民族,犹太人多灾多难。古埃及、古罗马、新巴比伦和阿拉
维钦托利,又译韦辛格托里克斯(拉丁语:Vercingetorix,约前82年-前46年)是高卢阿维尔尼人(Arverni)的部落首领,曾领导高卢对罗马统治的最后反抗。>维钦托利是阿维尔尼首领之子,在高
万历二十二年八月四日(1594年9月17日),茅元仪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父茅坤是著名的文学家,父亲国缙(一作晋)官至工部郎中。在家庭的熏陶下,茅元仪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读兵、农之作。成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