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夏侯渊之死――魏蜀战中的滑铁卢

Posted 鹿角

篇首语: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定军山”夏侯渊之死――魏蜀战中的滑铁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定军山”夏侯渊之死――魏蜀战中的滑铁卢

2、夏侯霸逃亡蜀国,刘禅为什么会重用他

“定军山”夏侯渊之死――魏蜀战中的滑铁卢

  正在忙着准备封公建国的时候,却在荆州问题上对东吴作了较大让步,稳定了荆州方向的后患,回过头来准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当时蜀中谋士法正给刘备出主意:> >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故耳。今策渊、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   给刘备分析道,如今曹操正在忙着处理内部问题,让夏侯渊和张颌留守汉中,这两人的才略并不如我方,举兵去伐,定能攻克,一旦能攻克汉中就可以慢慢广积钱粮,等待时机,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以进一步向北攻伐,成就大业,或者慢慢蚕食雍、凉二州,开疆扩土,最差也可以占据险要的地势,以求自保。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   可以看出当时刘备集团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汉中的重要性,想保有益州,就必须关上汉中这道北门。而且汉中也可以作为北进关中的跳板,隆中对有以下部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提出天下有变则可以两路出兵,一路从荆州北上,一路从汉中经秦川向北进军。可见汉中对刘备集团的根据地和发展前景都非常重要,自然是非争不可了。> >   当时夏侯渊屯兵汉中,而张颌则已经深入到了益州的巴东、巴西两郡活动,按照曹操的命令迁徙这两郡的百姓到汉中。于是刘备先让在巴西郡的宕渠迎击张颌,把张颌赶回了汉中。> >   随后,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开始向汉中用兵。一开始曹军方面打了几次胜仗,刘备方面先是派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郡,屯兵下辨城。曹操便派大将曹洪带兵前去征讨。当时张飞又带兵占据了下辨城北方的固山,想切断曹军的后路。曹军将帅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参军曹休分析道:“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认为要是果真想断我们的后路,敌军必然会悄悄行动,如今他们这样大张旗鼓必定不是要断道。不如趁敌人尚未集结,全力进攻吴兰,打败吴兰则张飞也就会自己撤军了。于是曹洪听从他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吴兰,吴兰在逃跑路上被氐人所杀,张飞也败走汉中。> >   刘备自己则率领着主力部队,进军到阳平关与夏侯渊和张颌对峙。当时夏侯渊和一起驻守阳平关,而张颌则在广石,互成犄角之势。刘备便打算派遣陈遣、陈式等十余营切断马鸣阁道,以分割夏侯渊和张颌,一个个吃掉。可是派出去断道的蜀军,被徐晃带兵击败,史载:> >   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   蜀军有很多都跌落山谷,曹操知道后很高兴,还特意表扬了徐晃。于是刘备又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在夜间猛攻广石,想先吃掉张颌。但张不愧为名将,关键时刻身先士卒率亲兵搏战,保住了广石。> >   几次作战都不利,刘备只好让成都的发兵支援。当时诸葛亮问从事杨洪的看法,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再次分析认为汉中对益州实在是太重要了,必须全力争夺。于是诸葛亮在后方做好后勤,全力支持前线,使刘备做到“足食足兵”。刘备集团如此重视汉中、同心同德、团结合作、全力以赴,最后能夺得汉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   双方在阳平关对峙两年后,蜀军南渡汉水转而占据定军山。定军山、阳平关都是进入汉中的屏障,孙子兵法中说:“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刘备不再继续强攻阳平关,转军定军山正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变被动为主动。蜀军在定军山安营扎寨后,夏侯渊果然出动部队来争夺,刘备夜间发动袭击,烧掉了曹军营外的鹿角(也称拒马),夏侯渊派张颌守东围,自己却带了少数部队去南围补鹿角。蜀军从高处望见,于是老将黄忠出战,部队金鼓震天、欢声动谷,大破曹军,夏侯渊和曹操所封的益州刺史赵都被杀死。> >   夏侯渊死后曹军撤回了阳平关。由于刚刚打了败仗,连主帅都被杀了,于是大家都很惊恐。司马郭淮于是推选张颌作为统率,说:“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张颌于是统率大军,安顿军心,人心才稳定下来。曹操知道后也同意此次人事变动,给张颌补发了正式的任命书。> >   曹操给夏侯渊益号为愍侯,愍即哀怜的意思。在曹操的《军策令》中对此事也有总结:> >   “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   认为做将帅不应该亲自作战,更何况亲自去做补鹿角这种小事情。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也是曹操的得力爱将。如今这个镇守汉中的大将被杀,曹操如失一臂,悲伤可想而知。

夏侯霸逃亡蜀国,刘禅为什么会重用他

三国后期,蜀国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武将,他的父亲是曹魏大将夏侯渊,曹操身边的左膀右臂,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斩杀,此人便是夏侯霸。按理说,蜀国是夏侯霸的杀父仇人,应该想办法报仇雪恨,怎么会投奔蜀国呢?可是他不仅来到蜀国,还受到刘禅的重用,被封为博昌亭侯,官拜车骑将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魏国西线再无战事,于是把司马懿调回朝堂,再派两位宗亲将领负责西线,一个是征西将军夏侯玄,一个是其麾下的征蜀护军夏侯霸。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以朝廷的名义把夏侯玄和夏侯霸调回朝堂,实际上就是剥夺曹魏宗亲的军权。面对同样的问题,两人应对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夏侯玄选择了应征入朝,他面对诏书没办法拒绝,尽管知道这是司马懿要夺他的兵权,但是他只能奉诏,否则只有反叛一途。但是反叛的话,一是没有恰当借口,二是没有强大的实力。此外,夏侯玄还有一层考虑,他有双重身份,既是曹爽的表弟,也是司马师的大舅子。而且司马懿一直很看重他,所以回朝不大会被加害。 夏侯霸的情况与夏侯玄类似,既不愿意顺从,但也没能力反对。除此之外,他的顾虑还多了一层,与郭淮不对付。之前,他仗着夏侯玄的照顾,而且自己又是宗室身份,根本不惧郭淮。可是如今时移世易,郭淮必定会对自己狠下杀手的。虽然父亲曾经命丧蜀军之手,但是如今留在魏国已经没有活路,百般权衡之下,夏侯霸决定投降蜀国。 《三国志》有记载,「 ”十二年春正月,魏诛大将军曹爽等,右将军夏侯霸来降。”夏侯霸一路坎坷艰辛,最后顺利抵达蜀汉境内。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一位降将,夏侯霸不仅没有受到猜忌,还被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这可是一个高级军衔,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在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为什么夏侯霸初到蜀汉,就受到刘禅重用呢? 1.曹魏已经被司马氏占据,曹氏和夏侯氏遭到清洗,夏侯霸与司马氏是生死仇敌,已不可化解,所以投诚是真心的; 2.当时蜀国严重缺乏军事将领,谚语「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见一斑。而夏侯霸出身名门,文武双全,正是蜀军需要的人才; 3.张飞的妻子是夏侯霸的堂妹,而刘禅的两位皇后又都是张飞的女儿。所以,夏侯霸是刘禅的舅舅。 刘禅召见夏侯霸时,担心他有疑虑,还把儿子叫过来,指着他对夏侯霸说,「 ”此乃夏侯氏之甥也”。这样一来,夏侯霸完全没有顾虑,此后跟随姜维多次伐魏,屡立战功。可是因为夏侯霸身份的特殊性,他的记载在《三国志》中被简化,许多事情都被掩盖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参考

夏侯霸逃亡蜀国,刘禅为什么会重用他

三国后期,蜀国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武将,他的父亲是曹魏大将夏侯渊,曹操身边的左膀右臂,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斩杀,此人便是夏侯霸。按理说,蜀国是夏侯霸的杀父仇人,应该想办法报仇雪恨,怎么会投奔蜀国呢?可是他

夏侯霸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不得不逃亡蜀国这个“杀父仇人”的地方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夏侯霸>夏侯霸本是魏国名将夏侯渊的次子,公元219年,夏侯渊奉曹操的命令镇守汉中,后来在定军山之战中,被蜀汉将领黄忠所杀。因此,夏侯霸与蜀汉之间有杀父之仇,他也立志要为父

夏侯渊在定军山,假如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夏侯渊在定军山,假如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夏侯渊就驻守在长安,跟马超等人周旋,保证了潼关以西的安定。建安二十年年底,曹操收降汉中张鲁,没有

夏侯渊定军山大败前曹操曾给过什么忠告?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胜多败少。和一般人不同,曹操打了败战,坦然面对,打了胜仗,反倒小心谨慎。曹操有句名言,叫做:“为将当有怯弱时!”非常有见地。曹操的这句话是所给夏侯渊听的。在曹营众将中,夏侯渊号称妙才...

夏侯渊定军山大败前曹操曾给过什么忠告?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胜多败少。和一般人不同,曹操打了败战,坦然面对,打了胜仗,反倒小心谨慎。曹操有句名言,叫做:“为将当有怯弱时!”非常有见地。曹操的这句话是所给夏侯渊听的。在曹营众将中,夏侯渊号称妙才...

为什么黄忠定军山能胜马谡却只能败于街亭?

定军山之战,黄忠在山上扎营,居高临下,面对夏侯渊的挑衅先是不出战,待到夏侯渊人困马乏从山上进攻,势如破竹斩杀夏侯渊。街亭之战,马谡在山上扎营,同样居高临下,却被司马懿断水源围困,从而战败。客观规律不以...

为什么黄忠定军山能胜马谡却只能败于街亭?

定军山之战,黄忠在山上扎营,居高临下,面对夏侯渊的挑衅先是不出战,待到夏侯渊人困马乏从山上进攻,势如破竹斩杀夏侯渊。街亭之战,马谡在山上扎营,同样居高临下,却被司马懿断水源围困,从而战败。客观规律不以...

夏侯惇逝世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夏侯渊之族兄。东汉末年部下的大将,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官至大将军,高安乡侯。谥号忠侯。点击查看:夏侯惇14岁时,从师学习。有人

名将夏侯霸为何会选择归顺杀父仇敌蜀汉?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可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了法正的计谋,被黄忠杀死。多年之后,他的儿子夏侯霸也成长起来,成为对抗蜀国的一员悍将。可是在夏侯霸晚年,却离开祖国曹魏,主动投降了有着杀父之仇的敌国蜀汉,这是怎么...

名将夏侯霸为何会选择归顺杀父仇敌蜀汉?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可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了法正的计谋,被黄忠杀死。多年之后,他的儿子夏侯霸也成长起来,成为对抗蜀国的一员悍将。可是在夏侯霸晚年,却离开祖国曹魏,主动投降了有着杀父之仇的敌国蜀汉,这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