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炒面一把雪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菜单”

Posted 炒面

篇首语:时间是把锋利的刀,成全过我的疯狂,也粉碎过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把炒面一把雪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菜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把炒面一把雪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菜单”

民以食为天,战士更不可一日无粮。在远离家乡的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经过惨烈的战斗后,却经常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那么,在人生地疏、条件艰苦的异国战场,志愿军如何解决吃饭问题、他们都吃些什么?

在新华军事抗美援朝亲历者系列访谈中,不少老战士都回忆了当时的情况。现在,就请他们为您揭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特色"菜单"。

一把炒面一把雪

每当我坐在餐桌旁,面对着丰盛饭菜的时候,就常常想起五十年前,在抗美援朝前线那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日子。

我们入朝不久.因为敌机疯狂轰炸运输线和医院驻地,供应困难,在三浦里驻军时,就开始吃冻土豆、压缩饼干和雪加炒面了。

那时,为了躲敌机,白天不能生火做饭。早上吃过早饭,带伤员上山防空时,大家就装上一些煮熟的土豆和炒面,压缩饼干很少,主要留着给伤员吃。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土豆很块就冻成一个"硬石头",啃起来挺费劲,而且冻过的土豆,味道是苦涩的,同志们都不爱吃。就是这种又苦又硬的食品,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比较起来,可口的就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炒面了。吃炒面是有"讲究"的,必须边吃边喝水,否则又噎又呛,根本无法下咽。

大家吃炒面的方法也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有的人把山上积雪舀在搪瓷缸子里,加上炒面,搅拌而食。有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同时吃。我的吃法是:先把积雪攥成一个拳头大小的雪球,吃炒面时,先吃一口雪团,口腔湿润了,炒面自然也就不干巴难咽了。我的战友张玉兰的吃法要算最有特色了,她把炒面、雪攥合在一起,团成较大的雪球,装在棉衣外边的口袋里,这样不会融化,也不会冻得过硬,行军走路时,吃起来特别方便,她美其名曰:"什锦饭团"……。俗话说,饥了吃糠甜如蜜。当饥肠辘辘、口渴难忍,又没有东西可吃的时候,那炒面和雪球可就是美味佳肴了。

凡是到过朝鲜前线的人,谁能忘记那一把炒面一把雪呢?

冰疙瘩土豆:战场上的美食

我们入朝时每人背一个干粮袋,大约有五、六斤的高粱米,等我们到了战场就吃完了。而美军的后方供应饼干、罐头、饮料等等,每个人都饿不着的。一开始我们东西吃完了以后,就靠朝鲜老百姓家里做的饭。等我们到了战场,大部分房子都已经炸毁了,老百姓也跑光了,我们就只能经常挨饿。由于敌人掌握制空权,他们的飞机非常猖狂,见人就打,所以我们后方的运输特别难。我们当时吃不上饭。战士饿了,就抓把雪吃。后来部队指挥员觉得战士老是挨饿就没有办法打仗了,我们的首长急着想办法筹粮。

有一天他带着两个人走到很远的一个山沟里面找到了一家老百姓的房子,人已经跑了。他们在里面翻出了一袋稻草和一袋土豆。当时毛主席强调了,要爱护朝鲜老百姓的一草一木,可是我们出国又没带钱,这怎么办?后来他们就把土豆背走,给那个朝鲜老乡留下了一条军毯和一个缴获的美军鸭绒袋作为抵押。把土豆抱回来以后,首长就到前线去找我这个管后勤的。有了土豆怎么吃呢?又不敢生火,白天不能冒烟,晚上不能见火,因为飞机经常轰炸。到后来没办法,他又带了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一袋子土豆背到那家老百姓家去了,把这袋土豆煮熟了。

可是等这一袋子土豆煮熟了,送到前线阵地以后,土豆全都冻成冰疙瘩了,没法吃。因为路很远啊,天气又那么冷,他们从那个地方煮好了,送到上面去,就都成了冰块了。这个照片你可以看到,这是当时我们军的记者拍的。可是战士们饿啊,怎么办?硬啃,夹在腋下化,化一层啃一点儿,再化,再啃。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就是这样在这个地方打仗的。

相关参考

朝鲜战场上唯一没有派上用场的志愿军王牌部队

16军这支老牌劲旅是当时中国军队里唯一的一支合成军,按毛泽东的指示,军部是按“陆海空联合指挥所”建设的,除了原装的红军老底子主力部队外,还辖有高炮师、铁道兵师,师里都辖有坦克团,原来是准备在克拉克两栖

朝鲜战场秘事:国军女兵这样对志愿军

如果说在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史中,今天韩国的领地上也有一个应该和上甘岭、长津湖一样被纪念的地方,那这个地方,无疑是——铁原。铁原——一个不能忘记的名字这个英语叫做Cheorwon的小城,位于朝鲜半岛的肚

志愿军名扬朝鲜战场的八大血战 盘点

一直以来,对于朝鲜战场的伤亡统计,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政客学者教授文痞流氓们手持板砖各执一词拍的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但不管如何,正是正是这些可敬可爱的将士们,他们奠基了我国世界军事一流强国的地位;维

朝鲜战场上美军战俘思想脆弱 拉肚子不出门

(朝战中的美军战俘,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共产党新闻网,作者:蒋恺,原题:《忆志愿军对美军战俘工作》。接管美军战俘我于1949年3月离开北大参军,1950年6月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后,便随解放军十五兵团机

杨得志初上朝鲜战场就死里逃生,其实他不知道,更危险的还在后面

1951年2月,志愿军第19兵团向抗美援朝战场开进。第19兵团原本属于华北军区,后跟随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作战,兰州一役,第19兵团表现出彩,重创马家军,取得辉煌大捷,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这次第19兵团赴

抗美援朝中的“孤胆英雄”一人活捉63名敌军,斯大林问他怎么做到

在1951年的朝鲜战场上,当时英军王牌部队第29旅格洛斯特营与志愿军某部,在雪马里的地方相遇,双方立即就打了起来,而在我志愿军战士中有一名叫刘光子的战士,在此战中一人一人活捉63名敌军,创下俘敌最高的

冲出来“打闷棍” 朝鲜战场中国空军绝活儿

...双方将士的战斗力。我们可以看到,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来说,这条相持线划在三八线上已经是当时中国军队补给能力的极限。这并不是说当时的补给能力不能及于汉江以南,而是在美军疯狂的空中绞杀下,补给物资根本...

中国5亿军费对阵美国800亿--平局 朝鲜战场

中国进抗美援朝战争时,武器装备比美军差得很远,周恩来向斯大林报告战况时说,志愿军打出一炮,美军可能回敬九炮。美国为朝鲜战争投入800亿美元,比战前军费增加两倍,中国当时刚打完三年多内战,八年抗战,国民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180师为什么会几近覆灭?

志愿军180师几近覆灭的深层原因在朝鲜战争中,我军最为惨重的损失是180师几近被歼。这次战斗导致了战场战略态势的扭转,敌我双方作战方式和战役方向由此产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因而值得我军总结和吸取的经验与教

历史军事 朝鲜战争中美国千方百计隐瞒的秘密

这是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最不愿意暴露的伤疤,这是美国政府千方百计隐瞒的战场秘密,这是一个对志愿军空军飞行员迟到48年的“荣誉”认定。美国隐藏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十五师四十五团一大队二中队飞行员蒋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