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执法有失公平?为何斩马谡却放纵法正?

Posted 诸葛亮 马谡 法正

篇首语:别在该厚脸皮的年纪里过度在意自尊,别在该努力的年纪怨天尤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执法有失公平?为何斩马谡却放纵法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执法有失公平?为何斩马谡却放纵法正?

军纪严明,的确是保持一支军队旺盛战斗力和优良作风的根本保障。但在乱世多战的背景下,将帅频征于沙场,孰能无过?谋士累算于阵前,岂能无遗?再加之人才竞争激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故而军中极刑的实施并不能完全拘于俗理,束于常规,对于尊者、名将必须适度而刑。相比于曹操,诸葛亮则施刑太重,屡对手下重臣痛下杀手。马谡丢失街亭,罪责不可谓不大,但马谡主观上并没有像许褚那样有玩忽职守的故意,并且街亭之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诸葛亮用人失策,将一名从末经过实战磨砺的谋士派到了生死攸关的一线担当大任。因此,马谡即使有过,但决不应该将其处以极刑。

遗计杀魏延,这更是典型的“未有其恶,先定其罪”的先入为主做法。就因为人家魏延长着一个反骨,就认定魏延久后必反,完全是以貌取人的肤浅做法。倘若不是心存偏见,能够量才而用,以魏延之能,早在孔明病逝前就成为蜀国的领军人物了,何至沦落到与杨仪争权的凄惨地步?即使魏延有诸般不是,日后也的确会反,但考虑到魏延的劳苦功高,最终夺去军权,给一清职养老即可,何苦定要杀之?诸葛亮在魏延的使用问题上,既想利用魏延的骁勇,又不愿给魏延合理的待遇,明显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策略。谁是魏延都得反!至于李严、陈式、包括被刘备迁怒的刘封,诸葛亮都应该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或者建议刘备),毕竟这些人都是蜀国可堪重用的柱石之臣,对他们的严刑就等于对蜀国的自宫。

诸葛亮的严刑铁律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双重标准,使法度军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比如对于法正,有人向孔明告状:“孝直太横,宜稍斥之。”诸葛亮“因竟不问”,一笑置之,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宽宏大量,丝毫没有其一贯循章守纪的铁面无私;比如华容道私放曹操的关羽,其罪责犹在马谡之上,且同样立有军令状,诸葛亮对之亦是网开一面,只是象征性地作出了欲斩之势,最后连象征性的处罚都没有,根本没有坚决维护法不避亲、军中无戏言的军法之威。

以曹操之尊,触犯法纪尚且要割发代首,关羽、法正之流岂能凌驾于法外而毫无处置?刘备当时虽在世,但诸葛亮只要秉公坚持,二人焉能不受罪责?对关羽、法正如此之宽,对李严、马谡又如此之苛,法有两种,纪有两端,虽似严明,实则寒心。貌似铁面无私、以法治军的诸葛亮,实际上仍旧没有走出法为我用,律为吾掌的人治桎梏。因而,孔明的严刑铁律不但未能令诸将心悦诚服,相反更徒增各人的心寒之意。因为在这世上,最戳人心者不在寡而在不均。

相关参考

诸葛亮执法有失公平

军纪严明,的确是保持一支军队旺盛战斗力和优良作风的根本保障。但在乱世多战的背景下,将帅频征于沙场,孰能无过?谋士累算于阵前,岂能无遗?再加之人才竞争激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故而军中极刑的实施并不能完

蜀汉不会这么早退出三国舞台 若法正还在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铁面无私,却不知他身为蜀郡太守因为小小的恩怨就打死打伤数人。甚至诸葛亮还替他向刘备辩解:“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

蜀汉不会这么早退出三国舞台 若法正还在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铁面无私,却不知他身为蜀郡太守因为小小的恩怨就打死打伤数人。甚至诸葛亮还替他向刘备辩解:“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

关羽、马谡都违反了诸葛亮的军令,为何诸葛亮不斩关羽而斩马谡

但凡提起三国必定提到诸葛亮,因为整部《三国演义》的中后期几乎就是靠诸葛亮撑起来的,可以说这本书如果少了诸葛亮,也许就索然无味,尤其是蜀汉的诸葛亮与曹魏的司马懿之间的各种相互比较,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生

诸葛亮为何执意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为何执意挥泪斩马谡?真正目的太狠了,赵云都后怕导语: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统治者,经过几年的修生养息蜀汉渐渐恢复国力,此时诸葛亮也已经平定了南中的叛乱,趁着魏国内乱之际他请示刘禅北伐,刘禅

历史秘闻 诸葛亮为何非要斩马谡,马谡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

诸葛亮为何非要斩马谡,马谡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马谡从小就饱读兵书,对于兵法谋略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在当时的同僚中可谓出类拔萃。正是由于这样,诸葛亮才十分的看重他,经常召他来

历史秘闻 诸葛亮为何非要斩马谡,马谡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

诸葛亮为何非要斩马谡,马谡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马谡从小就饱读兵书,对于兵法谋略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在当时的同僚中可谓出类拔萃。正是由于这样,诸葛亮才十分的看重他,经常召他来

政治谋略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马谡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马谡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后,精心治理蜀国,同时训练兵马,准备完成统一大业。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给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率军北伐曹魏。诸葛亮令将军赵云、邓芝充当

不斩败将马谡却杀魏延

诸葛亮屡出昏招:不斩败将马谡却杀魏延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只能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二百零六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

三国历史 不斩败将马谡却杀魏延

诸葛亮屡出昏招:不斩败将马谡却杀魏延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只能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二百零六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