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
Posted 协约国
篇首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于1914年7月28日,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英、法、俄、德、奥匈、意、美等包括15亿人口的33个国家先后参战。主战场为欧洲,战火燃及中东、北非、东非、东亚、南美等地。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相继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以德国为代表的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领土和市场,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日趋尖锐,它们相继确定对外战争政策,把国民经济推上军事化轨道,加紧军备竞赛,制订战争计划。到20世纪初,形成了德、奥匈、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在被称为“欧洲的火药库”的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市遇刺身亡。奥匈帝国以该事件为由,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到8月6日,俄、法、英、德、奥匈相互向对方宣战,一场帝国主义的世界战争爆发。
德国和奥匈按照原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制订的速决战计划,首先发起进攻。1914年8月形成两个主要战线:西线从瑞士到北海,长约700公里,德军与比、法、英军激战;东线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约1000公里,俄军与德、奥军相抗衡;塞尔维亚军民沿多瑙河和萨瓦河反抗入侵奥军,形成巴尔干战线。8月,德军主力西线右翼部队占领比利时,进入法国北部。9月,在马恩河一线受到英法联军有力抵抗,德国速决战战略计划被粉碎。在东线,德军在马祖尔湖一线打退俄军进攻,奥匈军队在加里西亚一线受挫。1915年,德军战略重心移至东线,占领波兰和加里西亚,夺回东普鲁士。1916年,俄军迫使奥军撤出东加里西亚。英法联军通过2至6月的凡尔登大会战大量消耗德军实力,实现战略转折,迫使德军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阶段。接着,双方进行了索姆河战役等。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东线俄军因士兵反战情绪而溃败。同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帝国主义战争以沉重打击。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正式退出战争。
除主战场外,还有1915年4月意大利倒向协约国后开辟的意奥战场;保加利亚1915年9月参加同盟国后扩大了的巴尔干战场;英法支持希腊亲协约国势力开辟的巴尔干萨洛尼卡战场;1916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后开辟的罗马尼亚战场;俄土高加索战场;英法与德土对抗的黑海海峡战场、美索不达米亚战场和巴勒斯坦战场;德属东非战场等。在欧洲以外的战场,同盟国方面由于势单力薄,相继失败。日本于1914年11月乘德国无暇东顾之机侵占中国青岛和山东省大部地区,并与澳大利亚合作,占领德属太平洋岛屿。
1916-1917年,由于军事僵持,各交战国经济状况恶化,协约国对同盟国的经济封锁,和平、反战、反资本压迫的革命运动的高涨,德国及俄、英、法政界曾出现谋求单独媾和的潮流,后因利益无法调和而作罢。协约国利用自己的地理和海军优势,不断加强经济和军事封锁。英国舰队继1914年12月在阿根廷的福克兰岛附近歼灭德国太平洋舰队后,于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击溃德国海面舰队。德国为打破海上封锁而于1917年2月开始的“无限制潜艇战”,虽给协约国特别是英国造成严重损失,但到1918年年中被粉碎。
由于长期战争对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同盟国的严重消耗,美国抛弃“孤立主义”于1917年4月向德国宣战,俄国两次革命的胜利,奥匈境内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的高涨,德国1918年11月革命等,同盟国军队在战争最后阶段呈土崩瓦解之势。在1918年9—11月初,保、土、奥匈相继投降后,德方代表于11月11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法军总司令福煦的专列上,签署了停战协定。战争以协约国胜利告终,战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战争中首次使用了潜艇、毒气(1915年伊普尔战役)、坦克(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和飞机。共动员兵力7500万,伤亡失踪者共计37494186人,平民伤亡1500万人以上。物质损耗达2780亿美元。主要交战国的人口和生产直到1925年才恢复到1914年的水平。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俄国革命胜利,奥匈帝国崩溃,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等众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国、朝鲜、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越南、阿富汗、暹罗(泰国)、埃及、阿根廷、智利、巴西等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相关参考
西班牙 西班牙·1982年6月13日—7月11日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塞罗那举行
1982年6月13日—7月11日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塞罗那举行1982年6月13日,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巴塞罗那体育场开幕。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出席了开幕式。本届世界杯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最终,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战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
法国 法国·1900年5月14日—10月28日第二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
1900年5月14日—10月28日第二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1900年5月14日,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10月28日闭幕。来自22个国家或地区的133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女运动员11名
1949年9月5-11日第一次美洲和平大会召开1949年9月5日-11日,第一次美洲和平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拉美劳工联合会、美洲国家民主青年组织、共产党及许多妇女团体和社会活动家是大会的组织者。在22
1918-1919年德国11月革命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使德国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日趋高涨。19
1918年11月重建波兰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俄、德、奥三大帝国的崩溃,波兰人民行动起来,解除德奥占领者的武装,把侵略者赶出国境,开始重建自己的国家。1918年10月28日在克拉科夫成立地方政权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1918年8月,德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国内,反战罢工浪潮席卷各地城市。9月,德国军方正式要求德国政府进行停战谈判。10月4日,成立了以巴登亲王马克斯为帝国宰
1918年11月11日《康边停战协定》签订1918年8月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德国国内外形势恶化,德军在战场上已不再存在取胜的可能。9月,在协约国军队强大攻势的压力下,德国军方正式向德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1956年11月26日—12月8日第十六届奥运会在墨尔本举行
1956年11月26日—12月8日第十六届奥运会在墨尔本举行1956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第十六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这是首次在欧、美两洲以外的地区举行奥运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11月28日去世的名人约有53位,年代最早的是王彪之逝于377年11月28日,如有谬误,敬请包涵。11月28日去世的名人(一)1、377年11月28日——王彪之(立朝正色,辅政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