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
Posted 协约国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国 德国·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国 德国·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
1918年8月,德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国内,反战罢工浪潮席卷各地城市。9月,德国军方正式要求德国政府进行停战谈判。10月4日,成立了以巴登亲王马克斯为帝国宰相的有社会民主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出面求和。同一天,巴登亲王致书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以威尔逊的“十四点”为和平条件的基础,达成停战协定。经过多方妥协,协约国最后提出以德国停止潜艇战,德军退出占领区和废除威廉二世的皇位为先决条件,否则不进行谈判。德国政府表示愿意接受谈判的先决条件,但军方部分首领企图负隅顽抗。11月4日,基尔军港水兵发动起义夺取城市政权,德国“十一月革命”开始了。到11月8日,全德大多数城市的政权已掌握在工兵苏维埃手中。当革命运动遍及全国的时候,以中央党领袖埃尔兹贝格为首的德国全权代表于10月8日凌晨到达协约国总司令部所在地贡比涅森林。协约国总司令福煦将军极为苛刻的对德国提出了停战条件,要求:德军在15天内自所有占领的土地上撤退;德国交出5000门大炮,30000挺机关枪、全部海军和空军、5000台火车头,150000辆车厢,5000辆汽车;对德国继续封锁;莱茵河左岸的工厂、铁路完整地交给协约国;在全德实施军事管制,等等。1918年11月11日晨5时,停战协定签字。协定规定,6小时后停止陆上和空中的军事行动。当天11时,101响礼轰然发出一声声巨响,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此结束了。德国最终以战败国的身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参考
1918年11月同盟国彻底瓦解1918年11月11日,在极为不利的战场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双重压力之下,德国被迫向协约国集团求和,签订了《康边停战协定》。这标志着同盟国集团的彻底瓦解。同盟国系指第一次世界
1936年7月11日德奥“君子协定”签订德奥“君子协定”,亦称《德奥协定》,法西斯德国伪称“尊重”奥地利主权而与奥地利缔结的一项双边协定。由德国和奥地利两国政府于1936年7月11日正式签署。协定重申
1918年11月9日威廉二世退位1918年11月9日,在斯巴达克派和中派的号召下,德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举行了总罢工和武装起义。霍亨索伦王朝被推翻,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帝国总理马克斯·巴登亲王被迫辞职
1918-1919年德国11月革命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使德国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日趋高涨。19
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4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
1918年11月基尔港水兵起义1918年10月,德国已开始与协约国议和。可是顽固坚持战争政策的海军部却制定了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下令远洋舰队出海与英国海军决战,如果不能取胜,就“光荣沉没”。10月18
历史百科 1936年11月25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签署
1936年11月25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签署1936年8月,日本五相会议制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为了寻求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的支持,日本广田内阁决定进一步加强与德国的勾结。同年11月25日
1918年2—3月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谈判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奥匈帝国等进行的和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为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协约国拒
德国 德国·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德国统一十点计划”
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德国统一十点计划”1989年11月28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在联邦议会上提出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邦联性结构的德国统一计划。其内容包括:1、联邦政府准备在人道主义
1987年9月7-11日昂纳克访问联邦德国1987年9月7-11日,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应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邀请,正式访问联邦德国。访问期间,昂纳克同科尔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会谈。中心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