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的崇祯帝是怎么成为亡国之君的?
篇首语: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励精图治的崇祯帝是怎么成为亡国之君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励精图治的崇祯帝是怎么成为亡国之君的?
明朝中后期的阉党之祸非常严重,到了明熹宗的时候,宦官魏忠贤权势遮天,一手操纵朝廷,形成了明朝最大的阉党集团。
天启七年八月,明熹宗病故,其弟弟朱由检便受命即位,次年改国号为“崇祯”,是为明思宗,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崇祯帝。崇祯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阉党势力。即位之初,这个16岁的少年皇帝雷厉风行地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之后,他趁热打铁,一纸诏书便将魏忠贤贬到凤阳去看坟,一步步逼得魏忠贤自缢。除掉了这个大宦官之后,阉党便树倒猢狲散了。崇祯帝便将二百六十名阉党或处死,或流放,或禁锢终身,一举除掉了这个危害朝野多年的团伙。
但是,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崇祯帝面前。在铲除阉党的时候,崇祯帝主要倚重曾经饱受阉党压迫的文官集团,但是阉党一除,这帮庞大的官僚马上势力膨胀起来,闹起了内讧。
明朝末年,朝廷班子中很大部分官员都来自江南的文人,他们结成了一个官僚集团,称号是“东林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籍贯命名的“浙党”、“齐党”、“宣党”等。
阉党被铲除后,东林党人和其他一些位高权重的党派之间便出现了很大的矛盾,斗争越来越激烈,夹在其中的崇祯帝最为苦恼,眼看着一大群臣子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而且,文官集团的势力太强大,皇帝的权力就受到了很大限制,做什么决断都要召开讨论会,各党派之间往往意见不一,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起义以及抵抗后金袭扰外,大部分心力都用于消弱文官集团的势力。
除了阉党和朋党之争外,崇祯皇帝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战争。万历年间,明朝北方的女真人势力逐渐壮大,并由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公然举旗反明。
面对这一来自北方的强敌,崇祯启用了主战派将领袁崇焕。此人虽然是文官出身,却很熟悉兵法,而且有胆识谋略,曾让后金军队闻风丧胆。天启六年,后金兵渡辽河,女儿哈赤御驾亲征,率军攻打宁远。当时袁崇焕负责守卫宁远,号称“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战无不捷,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最终兵败宁远,不久就病逝。
崇祯七年,崇祯皇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督史,并多次召见袁崇焕,为打消他的顾虑,不惜赐给他尚方宝剑,由此可见崇祯的战斗决心。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即位,继续对明朝发动猛烈攻击,他知道袁崇焕是明朝的不倒长城,宁锦防线太难攻破,便设计绕道蒙古,避开守卫森严的山海关,攻进北京。袁崇焕早已料到这一举,便两次上书崇祯,可惜都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最终,这一令人恐怖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崇祯二年,后金的八旗军兵分两路,分别进攻了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当时,负责镇守的军队军纪废弛,城墙年久失修,根本无法阻止后金的攻打,不几日,后金的军队就打到了遵化,距离京师不到300里。明王朝到了生死存亡之时
这是明朝君臣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反而听信朝内阉党欲孽的诬陷和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的罪名逮捕,并分尸处死。
与此同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日渐浩大,成为明朝灭亡的定时炸弹。崇祯十年,明朝的大将杨嗣昌会兵10万,增加军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主张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将它们各个击破,最后歼灭。这一策略很快就有了效果,张献忠兵败投降,李自成在渭南遭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逃亡
可是,内忧外患相伴而生,崇祯十一年,皇太极的清兵又从青口山。墙子岭两路入关,这个关键时刻,到底是攘外,还是安内,朝廷内部又出现了政策的摇摆。对于两派的意见,崇祯也是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
在各种打击之下,明朝的军队已经完全丧失了士气和战斗力。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终于打进北京,无力回天的崇祯只有逃离皇宫了。他带着贴身的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面对连天战火下满目疮痍的明王朝,他不禁流下了伤感的眼泪。
在生命最后一刻,崇祯只有哀叹,叹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叹自己忙碌一生却于事无补。只有自缢殉国,无奈的做了亡国之君。
相关参考
我们在品读明末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到2小时。又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一个如此勤政的皇
我们在品读明末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到2小时。又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一个如此勤政的皇
我们在品读明末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到2小时。又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一个如此勤政的皇
我们在品读明末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到2小时。又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一个如此勤政的皇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堂》讲说“明亡清兴60年”,当然要说起崇祯。明王朝在崇祯手上败亡的,崇祯当然就是一代昏君。然而,笔者以为,崇祯也可怜,他实在是上演了一出人生悲剧,颇发人深思。朱由检17岁即皇帝位,年
明朝是一个悲情的朝代,而这份悲情大多来自于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希望力挽狂澜,复兴明朝。可是明朝最终还是在崇祯皇帝手中灭亡,朱由检登上煤山,自缢殉国。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呢?如果从人品的角度去评价中国古代的皇帝,崇祯必然能上排行榜,且其排名必然很靠前。崇祯勤政、简朴、仁爱,其当政期间没有后宫干政、没有宦官专权、朝中更没有奸佞当道,那么,这样一
帝王中的劳模 标题即一悖论。按照一般的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康熙干隆。而亡国之君,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是兼具三种特色的
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历史上出现了南明,但是这不属于明朝。崇祯帝从哥哥的手中接过了江山,于是想要力挽狂澜的崇祯帝,成为了亡国之君。明朝末期,明朝的国库已经是空虚了,几乎是拿不出白银的。这时候的
汉献帝是东汉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光绪帝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死后三年清朝便亡国,也可以说是实际上的亡国之君。汉献帝和光绪帝都是傀儡皇帝,崇祯帝虽然不是傀儡,但是拥有实权,偏偏还没有力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