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34年7-8月德意关系危机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人有知识,则有力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34年7-8月德意关系危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34年7-8月德意关系危机
1934年7-8月德意关系危机
1934年6月,希特勒出访意大利,德意两国的法西斯首领实现了首次会晤。但德意两国在奥地利问题上的矛盾在这次会唔中也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两位领导人曾就奥地利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意大利一贯坚持反对德奥合并的计划,特别是墨索里尼与反对德奥合并的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保持着极为密切的私人关系,都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特勒回国后不久,1934年7月25日,在德国阴谋策划和直接参与下,奥地利纳粹分子发动暴乱,冲进总理府,击毙了陶尔斐斯总理。此事件极大地激怒了墨索里尼。意大利当局当即下令4万军队开赴意奥交界地区的勃伦纳山口,准备与企图占领奥地利的德国军队决战一场。德意关系顿时剑拔弩张。希特勒在重新考虑了国际反应、特别是意大利的压力之后,命令德国新闻机关以官方名义对陶尔斐斯进行了一番赞赏,并解释说此事件与德国政府无关,纯属奥地利内部纠纷所致。德意关系危机暂告平息,但意大利依然不相信德国,故于1935年4月与法国和英国共同结成了对付德国的所谓“斯特莱莎阵线”。
相关参考
1930年3月-1934年4月第二次不合作运动1930年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波及印度,反英斗争再起。1928年西门调查团访印遭到抵制
历史百科 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72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签订两国关系基础条约
1972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签订两国关系基础条约1972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政府的代表在柏林签订《关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关系基础条约》,简称《基础条约》。19
1934年苏联与罗、匈、捷、保、阿、卢、比等国建交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德国、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苏联针对新形势,调整了外交战略和政策措施,提出要利
历史百科 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事件”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事件”1949年第一次柏林危机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柏林也被一分为二。东柏林是民主德国的首都,西柏林仍为美、英、法三国直接占领。东西柏林分裂后,边界线仍然开放。但由于东西
多行不义必自毙——德意志第三帝国灭亡德意志第三帝国是希特勒建立的罪恶帝国。1934年8月,兴登堡病死,希特勒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将德国总统的职务与总理的职务合二为一,称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个帝国
1926—1927年英苏关系危机1926年至1927年,英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此次危机的起因是1926年英国工人大罢工。1926年5月,英国工人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罢工运动。早在罢工举行之前的19
1972年11月8日东西德之间关系基础条约签署该条约全称为《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的条约》,亦简称为《基础条约》。1972年11月8日由东德政府与西德政府在波恩签署,19
1934年3月17日《罗马议定书》签署《罗马议定书》,1934年3月17日意大利与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的一项多边国际协议。议定书规定,意、奥和匈三国建立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意有权在奥
1985年1月美澳新联盟关系危机5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新西兰与美国签订联盟条约,成立了美澳新联盟。在此后的数十年中,美澳新联盟成员关系和谐,使其在西方有“小北约”之称。1984年7月,新西兰工党上台
1938—1939年德波关系危机1938—1939年德波关系危机,其起因是但泽现状及“波兰走廊”的存在。1938年10月,德国要求波兰同意将但泽“归还”德国,并允许德国穿过“波兰走廊”建造一条属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