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趣事5则:半文钱摘了县太爷的乌纱帽

Posted 乌纱帽

篇首语: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民间趣事5则:半文钱摘了县太爷的乌纱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民间趣事5则:半文钱摘了县太爷的乌纱帽

光叙不行

清末,山东临清(今河北省临西县)某村,有个叫罗竹林的庄稼人,足智多谋,经常智斗地主,方圆百里闻名。一次,罗竹林在地主谷大肚家当长工。谷大肚是一个吝啬鬼,为了使长工少吃饭菜,每顿吃饭时总要同长工们“叙叙闲话”。有一天吃饭时,谷大肚“叙”起了光绪与道光两个皇帝。正当谷大肚准备唾沫横飞时,罗竹林忙说:“光绪的老爷爷是道光,依我看,光叙(绪)不行,还是倒(道)光好!”说完,就把桌上的几碟菜全倒进了几个长工的碗里让他们吃个大饱。谷大肚哭笑不得。

欧阳修过关

欧阳修未仕时,四处奔波求学。一天傍晚来到一座城下,城门已关。他对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权放学生进去。” 守城的老兵说:“我出一对联给你,对得出就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早再进。” 老兵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接上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兵说:“你不对出来,就不放你进去!” 欧阳修说:“我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开了城门。

推广白话文

黄侃曾与胡适同在北大讲学,他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有一次,他在讲课中说到文言文的艺术,便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某年清明,湖南省代省长何应钦在岳麓山扫其母之墓。随后各家报馆便接到通知,要在报上发“何代省长昨日在岳麓山扫其母之墓”的新闻,于是各家报馆便遵命照办。不过有家报馆为推广白话文,把标题改成了“何代省长昨日在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摘了你的乌纱帽

清朝乾隆时期,在湖北枝县有一民间神人叫杜老幺,行为古怪却聪明异常,经常把那些欺压百姓、腐败无能的官员耍得团团转。可就有一些大老爷不信这个邪,偏要会会这位“神人”,但结果都是被整得很惨。有一次,一糊涂县太爷看杜老幺坐在树下啃山芋,便向其吼道:“杜老幺!看你穷得叮当响,名声还不小呢!远近四方都说你心窍足得很,本县倒想试试你的功夫!你敢跟本县打官司么?” 杜老幺本懒得理这位县太爷,便只顾自己吃着山芋回答:“我吃山芋没事干啊?我哪里敢跟大老爷打官司呢?”可这位县太爷以为杜老幺怕了他,便非要杜老幺答应和他打官司,并立下狠话,要是杜老幺赢了官司,就把他乌纱帽给摘了,要是赢不了,以后就得为他做事。杜老幺想这位爷还真以为自己不得了,便冷笑一声道:“打官司得到荆州府,我半文钱都没有,怎敢上路呢?” 老爷听罢得意地直笑:“半文钱?你有半文钱就敢上路?” 杜老幺答:“那当然了!有了钱啥也难不住我,半文足矣!” 于是县太爷拍拍胸脯道:“本县给你半文钱!”便吩咐手下,“来人哪!给老幺斩个半文钱来!” 杜老幺接过半文钱就走。两个人一走走到荆州府,到了荆州府杜老幺便状告县太爷“身为百姓父母官,目无王法好大胆,乾隆通宝劈两半,不断也得先撤官!” 这样一告,那县太爷的乌纱帽当时就被摘啦!

吴邦殿借茶

明朝万历年间,潮州枫溪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文人吴邦殿,官拜通政参议和尚宝卿等要职,而且他为人诙谐幽默,善于制谜猜谜。一次,他居家时茶囊羞涩,想向邻居要点茶叶解茶瘾,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于是他就叫一个仆人头戴草帽,脚趿木屐,到邻居家讨一包东西。仆人问他要讨什么,他对仆人说:“不用言明,你去便知。” 仆人便莫名其妙地到邻居家照他家主人的话对邻居说了。邻居大笑,让他带回一包茶叶。原来,这是一则哑谜,仆人是个“人”字,头戴草帽是草字顶,脚趿木屐是人字下面一个木字,合成便是一个“茶”字,绝妙至极!

相关参考

“乌纱帽”价几何?揭秘秦汉时期卖官价格

...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为“卖纱帽”。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缴粟千石拜爵一级”

请问古代官僚带乌纱帽的起源

请问古代官僚带乌纱帽的起源吗?看电视剧在演宋朝的官场,动不动就说要摘下人家的乌纱到底当官的戴乌纱帽的起源为何呢?乌纱帽的起源︰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

历史秘闻 请问古代官僚带乌纱帽的起源

请问古代官僚带乌纱帽的起源吗?看电视剧在演宋朝的官场,动不动就说要摘下人家的乌纱到底当官的戴乌纱帽的起源为何呢?乌纱帽的起源︰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

揭秘中国民间5大神奇法术真的能起死回生?

...,下面小编就来揭秘中国民间5大神奇法术。1.点石成金术古代神话中有神仙把石子转变为金银,用来蒙蔽那些贪财的坏人的传说。西方也有将阳光埋藏于地下,念几句咒语,收获金子的趣事;更有炼金术士骗人钱财的故事。如果...

民间俗语“桃三杏四梨五年”,后面半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

在古代人看来,没文化的人都是俗人。而在现代社会当中,谁又不是个俗人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们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虽然生活圈子很窄,什么社交娱乐基本上都是村口闲谈。在这些闲谈当中,大家交流自己的种植经

历史新知 古代皇宫早朝趣事

   皇帝通过早朝听政,决断国家大事,历代都有一定的制度。宋代规定五日一朝,明初则每日都有早期,清初逢五视朝。早朝一般都在六七点钟,到时候击鼓撞钟奏乐,群臣在礼官的引导下

古代官场也分甜官与苦官 乌纱帽底并非无穷汉

雍正年间,内阁里有个小办事员(供事)蓝某,上班做事很巴结。雍正六年(1728)元宵节晚上,同事们都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在机关里,对月独酌。正喝得带劲,突然有个冠服华丽者闯了进来,蓝某当他是内廷

古代官场也分甜官与苦官 乌纱帽底并非无穷汉

雍正年间,内阁里有个小办事员(供事)蓝某,上班做事很巴结。雍正六年(1728)元宵节晚上,同事们都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在机关里,对月独酌。正喝得带劲,突然有个冠服华丽者闯了进来,蓝某当他是内廷值班官员,...

“乌纱帽”价几何?揭秘秦汉时期卖官价格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

真田六文钱历史

真田六文钱典故冥河买渡田家家徽的名字叫:六文钱纹(六连钱纹)六钱为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间、天上流传于中国的真田家徽的来历如下:六连钱的意义与佛教有关。本来,信州滋野氏流的武将家如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