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70-1971年《赫鲁晓夫回忆录》在西方出版

Posted 赫鲁晓夫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70-1971年《赫鲁晓夫回忆录》在西方出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70-1971年《赫鲁晓夫回忆录》在西方出版

1970-1971年《赫鲁晓夫回忆录》在西方出版

1970年底和1971年初,《赫鲁晓夫回忆录》分别由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和英国安德烈·多伊奇出版公司出版,很快风行西方。该书根据赫鲁晓夫1967—1970年的谈话录音编辑整理而成,内容庞杂,包括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所经历的各个重要事件,因而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引起世界关注。此书在苏联没有能公开发行。1970年11月16日,赫鲁晓夫本人在苏联当局的压力下发表声明,声称从来没有把任何回忆录或回忆录性质的材料交给任何人。继此书出版后,美国利特尔-希朗出版公司又出版了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续卷《最后的遗言》。目前,赫鲁晓夫谈话录音带如何出现在西方,仍然众说纷纭。这两本书都有中文译本。

相关参考

1954年毛泽东为何反对苏联从旅顺撤军

本文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俄]尼基塔·谢·赫鲁晓夫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民族主义的苗头便发展成为伴有对毛的崇拜的、赤裸裸的民族主义。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印证了我们当初

历史百科 1970—1971年海牙公约及蒙特利尔公约

1970—1971年海牙公约及蒙特利尔公约随着国际航空事业在战后的巨大发展,各国航空业务不断扩大,飞机容量和航行次数也大大增加。但同时空中劫持现象也相应增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63年,在日本

历史百科 1986年《抓间谍者》出版案

1986年《抓间谍者》出版案《抓间谍者》,是赖特写于1985年的一部回忆录。赖特曾经是英国反间谍机构中著名的军事情报5处(简称“军情5处”)的工作人员,退休之后移居澳大利亚。他在回忆录中披露了军情5处

苏联 苏联·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出版

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出版1987年11月在苏联和美国分别用俄、英两种文字同时出版。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所著。本书对斯大林三十年代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政策

赫鲁晓夫是否有“脱鞋敲桌”的政治笑柄?

“美制皮凉鞋”敲桌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谈到“凉鞋敲桌”一事的来龙去脉。当年在离开莫斯科去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之前,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丽请他帮一下忙,要求他“寻找一个机会让佛朗哥政权丢丢脸”,因

赫鲁晓夫是否有“脱鞋敲桌”的政治笑柄?

“美制皮凉鞋”敲桌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谈到“凉鞋敲桌”一事的来龙去脉。当年在离开莫斯科去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之前,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丽请他帮一下忙,要求他“寻找一个机会让佛朗哥政权丢丢脸”,因

英国 英国·1986年《抓间谍者》出版风波

1986年《抓间谍者》出版风波1985年,移居澳大利亚的英国人赖特撰写了一本名为《抓间谍者》的回忆录。赖特移居澳大利亚之前长期在英国反间谍部门军事情报5处(M15)工作,书中披露一些内幕,其中涉及M1

揭秘:赫鲁晓夫的两大政治笑柄是真实存在的吗?

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件事情:一是他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扬言要“埋葬”西方资本主义,后来到1963年11月6日,他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

揭秘:赫鲁晓夫的两大政治笑柄是真实存在的吗?

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件事情:一是他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扬言要“埋葬”西方资本主义,后来到1963年11月6日,他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

历史人物 赫鲁晓夫的两大政治笑柄是真实存在的吗

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件事情:一是他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扬言要“埋葬”西方资本主义,后来到1963年11月6日,他在接见美国资本家时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