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青文胜为民请命

Posted 百姓

篇首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青文胜为民请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为民请命

明朝万历年间,洞庭湖畔的龙阳县(今湖南汉寿县)经常闹水灾,粮食连年歉收,老百姓实在无力缴纳繁重的租税,一年到头,多半日子靠吃糠咽菜度过,生活苦不堪言。而当地的官府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非但灾年不减免租税,反而乘机敲诈勒索,四出催租的差役如狼似虎,残酷地鞭打交不出租税的百姓,被毒打致死的人不计其数。老百姓纷纷远走他乡,去没闹灾的地方寻求活路。

这时,青文胜新任龙阳典史,是知县下掌管缉捕和监狱的官。他很同情老百姓不幸的处境。每每见到被毒打致死或饥饿而死的百姓,他总是落下伤心的眼泪。

青文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也是个苦孩子,什么农活都干过,所以他了解父老乡亲们生活的艰辛。后来,他进乡里的私塾上学,读书很勤奋,也很有自己的志向。

有一天,青文胜和小伙伴们谈论各自的志向。有的说:“我想当大财主,家里粮食满仓,再也不怕饿肚子了。”有的说:“我想当个大官,要什么有什么,身边还有一群差役,走到哪里,百姓都敬我、怕我。”小伙伴们七嘴八舌,说着自己未来的理想。当大家都说完了,青文胜坐在一旁沉思了一会儿,动情地说:“穷苦百姓的日子太难过了,他们多可怜呀!要是我读了书,做了官,一定好好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做几件好事,这就是我的志向。”

这年龙阳的灾情越来越严重,到处是哀鸣声声,老百姓只能吃到树皮野草,死于荒郊野外的人,数不胜数。青文胜实在心痛难忍,就壮着胆,去向知县要求,暂缓催租。

知县听了青文胜的叙说,忍不住仰头大笑。他仿佛不认识青文胜这个人似的,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阵,说:“朝廷规定了本县每年要交的田租,今年县里受了灾,朝廷并未减免,如果不催租,你让我拿什么上交?”

青文胜接上话茬,忙说:“大人何不上报灾情,恳求朝廷减免百姓的田赋?”

知县瞪着眼说:“你一个小小的典史官,懂什么?向朝廷递呈奏章,要求减免赋税,弄不好我会丢官丧命的,你说的倒轻巧。”

青文胜嘴里嘟哝了一声,轻轻说:“当官不与民做主,怎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官?大人不减免租税,百姓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知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冷冰冰地说:“你就别瞎操心了!我也想当个好父母官,朝廷不下令减免租税,我有什么办法?”

青文胜回到家里,长吁短叹,寝食不安。妻子见他满脸愁容,心事重重,问道:“你这两天老是唉声叹气的,到底出了什么事,这样令你发愁?”

青文胜便把自己请求知县暂停催租、知县胆小,不愿管闲事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妻子,并感叹道:“我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官吏,但拿了国家的俸禄,不为百姓说话办事,我的心不安呀!”

妻子见他为此事忧愁,便建议说:“我知道你的心里装着龙阳县的百姓,你很想替他们说话,减轻他们的痛苦。既然这样,你整天坐在家里叹息也没用,不如亲自进京为民请命,也许还有点希望。”

青文胜一听,非常高兴,妻子的一番话驱散了他心头的乌云。他倏地站起身,说:“此话有理!我马上就动身,去向朝廷告急。我走之后,你要多多保重身体!”妻子抽噎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道:“你只管放心去吧,只希望你一切顺利,给龙阳百姓带回福音!”

青文胜秉烛连夜写好了奏章。第二天,他特意挑选了一匹健壮的快马,带上路费和行李,出发去京城了。龙阳到京城有数千里远,当时的交通很不发达,青文胜一路上晓行夜宿,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京城。

青文胜不顾旅途劳累,一到京城,找好一家客店,就直奔宫门,他想早点让朝廷知道龙阳的灾情和龙阳百姓的疾苦。

那紫禁城,巍峨肃穆,戒备森严。通政院内置放着一面大鼓,叫登闻鼓。是告御状用的。百姓有谏议之言或冤抑之情,允许击鼓上达。青文胜手捧着奏章,双眼望着这面登闻鼓,望着望着,他好像看见了家乡百姓受煎熬的情景,好像听见了他们的痛苦呻吟。顿时,他身上的一股热血沸腾起来,拿起鼓槌就“咚、咚、咚”地击打起来。

守候登闻鼓的官吏慢腾腾地走过来,冷冰冰地问道:“你击鼓有何冤情,快快道来!”

青文胜俯伏在地,手捧奏章,将它递给了守鼓官。

守鼓官装模作样地扫了奏章一眼,冷冷地注视着立起的青文胜,说:“还带来了什么?”

青文胜不知此话的含意,愣了一会儿,说:“没带什么了,只求您快快上报皇帝,救救我们龙阳百姓!”

守鼓官有气无力地答道:“那好,你回客店等着消息吧!”说罢,一转身就离开了。

青文胜老老实实地在客店等待消息,可是一转眼过去了10多天,朝廷一直无音讯。他等得心焦火躁,一咬牙,又写了一本奏章,还像上回一样,击鼓把奏章递呈了上去。

又过去了10多天,仍是石沉大海,毫无回音。青文胜在客店度日如年,如坐针毡。眼看带的钱就要用光了,他的心情就更加烦躁不安,仿佛有许多只猫爪在抓搔他的心。有一天,一个住客店的人告诉他,击鼓递奏章,得向守鼓官送礼物,没送礼他就会将奏章扔在一边,不上报给皇帝。青文胜恍然大悟,不禁胸中怒火燃烧,破口大骂守鼓官。骂完后,他不胜感叹地说:“我如果不能请朝廷减免租税,还有何脸面回去见家乡父老?! ”

这夜,青文胜又写了一本奏章,暗暗下定决心:就是舍身,也要替家乡百姓办件好事。第二天清晨,青文胜怀揣着奏章,神情庄严地来到通政院。他愤然击响了登闻鼓,一声声沉闷的鼓声回荡在院内。为了引起皇帝重视,青文胜从容不迫地拿出一条白带子,系在登闻鼓的支架上,上吊自杀了。

值勤的守鼓官见青文胜击鼓后自杀,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立即捡起他身边的奏章和遗书,一并上报给了皇帝。

明神宗听说龙阳县典史青文胜为民舍身,震惊万分,内心深受感动,连称道:“百姓的好父母官!”不久,明神宗下诏,减免龙阳县田租2.4万余石,并将这个减免数固定下来。

龙阳百姓减轻租税后,仿佛卸去了身上的一副重担,日子比过去好些了。他们非常感激为民请命而舍身的青文胜,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主动集资修建了祭祀的祠堂。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为民请命,卫飒率民凿山开路五百里

卫飒(约前10~60),字子产,东汉河内郡修武县(今获嘉县)人,曾任桂阳郡太守。>卫飒少年时家境贫寒,志向远大,跟随老师学习时,常常没有粮食吃,就给人做佣工来维持生活。由于他勤奋好学,青年时代即显露才

为民请命,不畏权势,身处乱世敢仗义执言,人生巅峰之际遇害

我退至山海关,日亦逼至山海关。设我退至北平,退至上海,而日人仍节节进逼,我将始终退让,好不抵抗耶?上述这段时评就是出自《申报》,准确的说是史量才所带领的《申报》。这段时评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而史量才

一个为民请命的英雄,为什么屡遭背叛,死后成为万鬼之首

上古时期,有两个羿。一个叫羿,一个叫后羿。后是一种尊称,可以称国君,也可以称为部落首领。(可以参见孔颖达孔颖达《五经正义》「”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穷为国号,以有配之。后,君也。穷国之君曰羿,羿是有穷君之

精通8国语言,一生为民请命,却被骂作汉奸,蔡元培是他学生

他是晚清人,却精通8国语言,还成了神学博士。他一生经历5位皇帝,见证了6任民国领导的更替。他的一生都在救国。然而,这样的人,却被国人骂作卖国贼,以至于母亲至死都不肯原谅他。他一生的功绩足以让每个人敬佩

历史秘闻 精通8国语言,一生为民请命,却被骂作汉奸,蔡元培是他学生

他是晚清人,却精通8国语言,还成了神学博士。他一生经历5位皇帝,见证了6任民国领导的更替。他的一生都在救国。然而,这样的人,却被国人骂作卖国贼,以至于母亲至死都不肯原谅他。他一生的功绩足以让每个人敬佩

历史人物 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周为民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周为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平泉镇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历史lishixinzhi.com)主要成就:曾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职务:广州军区善后办政委周为民个人履历周为民,汉族,

汉朝历史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自古以来,天降大灾后,在如何禳灾祛难,转危为安这件大事上,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执政的过失,祈求上天消去惩罚,解救万民。然而,在东汉时

汉朝历史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为民舍命的清官--谅辅简介  自古以来,天降大灾后,在如何禳灾祛难,转危为安这件大事上,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执政的过失,祈求上天消去惩罚,解救万民。然而,在东汉时

畜生,我要为民除害

翻开历史篇章,我们可是发现。其中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舍生忘死,保卫自己的祖国。将自己的家人孩子都抛在了一边,只为保卫祖国这一大家。比如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却最后死在了叛国奸臣秦

畜生,我要为民除害

翻开历史篇章,我们可是发现。其中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舍生忘死,保卫自己的祖国。将自己的家人孩子都抛在了一边,只为保卫祖国这一大家。比如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却最后死在了叛国奸臣秦